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政协提案 > 2024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 11- 04 15: 12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黄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余姚茶文化和打响“余姚茶叶”金字招牌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目前,我们围绕全省“三茶”(即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开展相应的措施与政策,您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三茶”融合需求,有助于我们今后做好实质性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余姚市茶产业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拥有茶园面积6.37万亩,居宁波茶叶面积首位;2023全年辖区内生产总量为4189吨,总产值达38020万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幅3.4%和3.6%。其中,名优茶产量835吨,产值26630万元。以余姚瀑布仙茗为公共区域品牌为引领,从品质优化提升、品牌行业管理为重点,积极打造余姚瀑布仙茗的品质化形象与市场化消费,每年组织茶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宁波市国际茶文化节、浙江省绿茶博览会、省农博会、省森博会、宁波市食品博览会等,2023年余姚瀑布仙茗区域品牌评价值为9.97亿元,在全国数百个名茶中赋予一定的市场名气。

     二、茶叶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茶文化五进活动。自2020年以来,每年进行5.21国际茶日系列活动,由市茶文化促进会组织,鼓励茶叶企业参与该活动,分别开展了全民饮茶活动和五进(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党校和校园、进企业)活动,助推余姚茶叶的品质宣传,让更多市民参与及养成饮茶习惯。

    (二)茶文化雅集活动。采用多渠道方式进行相关活动举办,分别为每年5月中旬的余姚全民饮茶活动日和3月下旬的“神奇大岚”茶文化旅游节(包括无我茶会)等,聚集了一定余姚茶文化爱好者的参与,以此为载体,拓展高山云雾茶、茶文化遗迹等方面宣传,积极支持该活动,牵头举办每年余姚瀑布仙茗斗茶大赛,营造文化与产业相联姻的“茶”氛围。

(三)茶叶加工销售标准化。1998年出资制定《余姚瀑布仙茗系列标准》(包括苗木与繁育技术、栽培技术、茶厂条件、鲜叶与加工技术和商品茶),2018年沿用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对农业主体发展壮大上,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改造,对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各类农业设施设备和改造提升投入(具体范围另行发布),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其中列入补助范围的单项设备投资2万元及以上),余姚本级财政按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补助,最高补助200万元;宁波市级技改补助按照相应政策执行。

(四)茶树良种选育及繁育推广。余姚拥有全国独树一帜的珍稀白化茶资源。已在三七市建立了中国唯一的珍稀白化茶种质资源库,拥有黄色系、白色系、复色系和红色系等众多特有的种质资源,余姚瀑布仙茗“三色”品牌已初具知名度。作为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并予以政策资金、技术服务上支持。目前,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及实效,黄金芽、御金香等品种近年来发挥了高质量作用。

  三、下步打算

   (一)营造品牌文化。结合本市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茶文化促进功德,以浙东红色革命体验为主线,拓展其旅游内涵,引入道士山、羊额岭、升仙桥、姚江源至十九洞天丹山赤水道教养生休闲线,以瀑布仙茗茶为载体物弘扬余姚茶文化,营造出道教特色的农家乐茶旅游胜地。通过多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后,结合“研学”主题编制一本以余姚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为基础的灵活性教材,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发挥此方面的平台与作用。

 (二)加强政策扶持。制订《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现代农业部分实施细则》(余农〔2023〕162号),以高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域样板为追求,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夯实农业基本盘,还需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更细致地对茶叶产业种植、加工、基地与品牌宣传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推进区块式茶园改造与新技术(即遮阳网辅助培育技术)管抚的政策兑现。

   (三)推动科技兴茶。重点围绕品牌品质与特色、茶园绿色与生态、加工数字化与连续化等方面环节,不断壮大发展品牌“三色”特色、生态茶园、彩色茶园、数字化管理加工的茶叶根基,逐步架构起新生经营主体为主的有机联合体。扎实推进基地生态化、加工规模化、产业集聚化,促进茶园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区域内茶产业发展工作的支持。

    分管领导:俞红权

    承 办 人:李  明

    联系电话:62830523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8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