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图片信息
非遗文化走进农博会
发布日期: 2024- 01- 29 08: 31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梁弄大糕、乌馒头、手鞠球……在今年的农博会上,有一个特殊区域——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互动展区,1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一步是筛粉,将粉放入筛子后轻轻地左右前后筛筛筛……”昨天,在农博会1号展馆梁弄大糕展位前,非遗传承人梅宇波在为学生们介绍大糕制作过程。梁弄大糕是我市著名的点心,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梅宇波的耐心演示和指导下,学生们认真完成筛粉、雕空、加馅、盖粉、加印、切糕、上蒸等步骤,一板板梁弄大糕做得有模有样。

“我吃过很多次梁弄大糕,但动手制作还是第一次,看似简单的梁弄大糕,没想到有这么多步骤,每个过程都要细心,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生钱增恩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一起探秘梁弄大糕制作技艺。

除了非遗课堂,手鞠球、编织钩针、徐家糖坊、陆埠豆酥糖等传统非遗项目也走进了农博会。在众多非遗展位中,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同款五彩斑斓的非遗技艺手鞠球,以其色彩艳丽的图案、幸福好运的寓意成了农博会上一道独特风景。

“手鞠球是蹴鞠的衍生品,形状以球体按照几何等分,古代的手鞠球内一般装上茶叶,放在枕边起到安神促眠的作用。过年时既可以做成冰糖葫芦的形象,也可以做成汤圆等形象,里面加入艾草、薰衣草、茉莉花等香料。加入的东西里有一样是不能少的,那就是稻谷,寓意护佑的意思。”手工艺人楼佳林介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