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索引号: | 002975266/2024-58031 | 内容分类: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4-01-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临山镇 |
2023年度临山镇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依法治市办的精心指导下,余姚市临山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效提升乡镇各领域法治建设水平,全面深化巩固宁波市法治建设示范乡镇成果,全力确保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有力健全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因人事调动,及时调整了我镇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党群、政法书记任副组长,各分管副镇长为成员,切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办线配合抓的良好推进局面。每年初专题研究制定法治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并细化分解由专人负责推进。镇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定期召开法治政府工作例会,对法治政府工作情况,特别是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分析,切实形成了推进合力。同时,建立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结合党委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公务员学法用法轮训等方式,丰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学习内容,不断提升我镇依法行政整体水平。 二是规范执法创新治理。健全《临山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临山镇行政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统筹推动执法监督计划制定、任务交办、疑难协调、责任落实等工作,进一步落细落实协调监督职责、规范协调。不断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大力倡导持证上岗、阳光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证持证率,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迭代升级“141”体系,立足“阿拉一起来”社会治理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引导群众、党员,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深挖网格治理潜力,积极推广好邵家丘三微工作法与网格“三夜”服务工作法,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高质量开展学法用法培训,制定并实施学法计划,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周二夜学”、“学习强国”、主题教育学习、市学法用法轮训为抓手,结合乡镇工作实际,针对全体机关干部、村干部、网格员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学习活动,多方位学习《宪法》、《民法典》、《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工作氛围。同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以3·15消费日、12·4宪法日等为契机,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2023年,开展了“普法进机关、普法进车站、普法进车间、普法进集市、普法进农户、普法进医院、普法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共印发宣传材料7000多份,悬挂横幅标语100余幅。同时,组建专业普法志愿者队伍,下沉到本镇36个网格,把网格作为普法宣传教育的前哨站,把普法宣传教育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四是严格制度依法行政。将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摆在中心位置,推动将法律知识纳入并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浙江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围绕市法治政府建设总体工作布局,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各方面工作,以“乡镇合法性审查系统”作为严格依法行政的重要支撑,建立和完善合法性审核工作制度,发挥专职审查人员、法律顾问、司法所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合法性审查、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建立健全法律顾问、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党务公开等制度,强化基层法治建设,不断推进“一村一顾问”工作责任制,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突出亮点 一是与“非遗”相结合进行普法。组织普法志愿者走进镇初中、小学、社区等场所,开展“画”说宪法宣传活动,形式上包括了自行创作的簸箕画、剪纸画、布贴画、绒线画等,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既有关于法治文化的古今经典、又有普法宣传的名言警句;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上民俗文化体验课,如用刻刀在树叶上进行精雕细琢,将“亚运精神”和“法治精神”进行融合。 二是“分兑物”道德变现,拓宽服务“广度”。依托邵家丘村道德积分超市,将少数民族学子及其家庭纳入道德积分群体。吸引家长、学子加入“背篓普法队”开展“文明有礼‘最名邑’”公益活动,制定8项兑换标准、10条计分标准,以志愿时长兑换道德积分、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减少家庭支出。 三、2024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教育,优化环境,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以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青少年、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本地实际,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满意的和谐氛围。镇村干部深入村(居)、中小学校,发动村(居)干部、党代表、村民代表,强化宣传引导。把扫黑除恶、反电诈、反邪教、禁毒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制定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用好“明明普法队”“临山背篓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规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全镇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以临山老街为载体,结合临山卫城文化宣传政策法规与法律知识,深化巩固法治一条街氛围营造。 二是加强联动,高效运转,推进队伍建设上精准施策。一方面,提升法治素养,补齐人才短板,鼓励干部参加执法资格考试,提高持证率。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第三方法律顾问职能,为重大决策、重要合同提供专业意见,完善合法性审查流程,规避法律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将法治建设融入微网格,吸收原微网格员力量,实现法治工作阵地前移,形成“网格+法治”的模式进行微普法、微管控,实现精准法治建设。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考核范围,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机关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加强监督,注重落实,规范依法行政工作行为。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和备案审查制度,严格按照文件办线起草—会议讨论—党政办审核—领导会签、签发—印发终审的程序进行发文,确保规范性文件内容依法制定、不出纰漏、合法有效,并做好规范性文件及时公布、报备和清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专人进行收文和发文,对于可以公开的相关文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公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制度、案卷评查制度,推进执法证持证率。切实加强行政监督,将其作为目标考评、干部考核的重要途径和评判标准,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做好重大行政行为报备工作,明确责任,规范行政行为。由镇纪委牵头开展评议,通过对各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测评,公开举报电话,群众民主评议等方式进行督查。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虚心听取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善和规范行政行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