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病虫情报
索引号: 734276233/2023-78197 内容分类: 病虫情报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日期: 2023-09-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晚稻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情况

1、褐飞虱:灯诱:阳明点9月18日出现虫峰,诱虫量为23只。田间:田块间虫量差异极大,部分田块虫卵量很高,且短翅型成虫比例上升明显,尤其是单季杂交稻及嘉禾218等早熟品种。9月21-22日调查,单季稻平均虫量17.1万只/亩(0-115.8),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8万只平均卵量136.1万粒/亩(0-235.2去年同期为21.7万粒连晚平均虫量0.9万只/亩(0-5.4平均卵量41.6万粒/亩(0-105.8去年同期为2.2万粒短翅型成虫占总虫量的10.4%当前适温高湿天气非常有利于稻飞虱增殖为害,且褐飞虱具有短期爆发特性,田间虫量将进一步增加,非常容易出现倒伏冒穿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治工作

2、二化螟:灯诱:三七市点9月19-21日出现蛾峰,诱蛾量为358只,牟山点9月16-18日出现蛾峰,诱蛾量为135只。性诱:三七市点9月19日出现蛾峰,诱虫量为25.3只/诱捕器;马渚点9月17日、9月21日出现蛾峰,诱虫量分别为21、25只。田间:个别失治漏治田块残留虫量较高。预计9月27日左右田间四代二化螟将出现卵孵高峰。

3、稻纵卷叶螟:灯诱:朗霞点9月17-21日诱蛾1120只,性诱:朗霞点9月21日出现蛾峰,诱虫量为11.7只/诱捕器,预计9月27日左右田间将出现卵孵高峰,对连作晚稻有一定影响。

二、防治意见:

防治对象与策略单季稻主治褐飞虱,挑治二化螟;连晚主治褐飞虱,挑治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预防穗期综合症;老病区、已发病田块、感病品种继续防治白叶枯病。

防治时间9月26-29日。

防治药剂:

褐飞虱①10%三氟苯嘧啶16毫升/亩;②60%吡蚜酮16克/亩。虫量高的田块推荐使用三氟苯嘧啶或者吡蚜酮混配适量烯啶虫胺,防治时务必用足药液量,杂交稻药液量50公斤/亩以上,确保药液到达水稻基部,药后及时检查防效并做好补治。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①10%阿维•甲虫肼100毫升/亩;②25%乙基多杀菌素12克/亩;③34%乙多•甲氧虫30毫升/亩。前期二化螟重发田块残留虫量高,虫龄乱,防治时应混配适量阿维菌素或甲维盐以提高药效

穗期综合症30%苯甲•丙环唑25毫升/亩

上述药剂各任选一种,兑水45公斤以上,均匀喷雾。杂交稻生物量大,施药时必须增加药液量。

防治白叶枯病可加入40%噻唑锌悬浮剂60毫升20%噻菌铜悬浮剂100-130毫升3%噻霉酮微乳剂60-100毫升/亩

连晚避开中午扬花时间喷药,注意用药安全。

及时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的回收,杜绝乱扔乱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