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工作进展
乡村π计划在500米高的四明山上喝咖啡,是种什么体验?
发布日期: 2023- 07- 28 22: 26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四明山镇

“想喝奶茶咖啡,最近的店离四明山镇30多公里,配送费两百多元……”

乡村π计划——乡风文明大调研的“北溪并流”小分队来到海拔500米的四明山腹地——余姚北溪村。住在山里的第三天(7月26日),“00后”大学生想喝奶茶,打开外卖平台,傻眼了。

“我们村新开了一家咖啡店,带你们去看看。”北溪村工作人员卢皖娜,热情邀请大学生打卡村里的咖啡馆,记者也一探究竟。 

开在盘山公路旁的“网红”咖啡馆 

网红咖啡馆——北溪2号,靠近浒溪线,离路旁的北溪村碑牌不过300米。驾车停留10分钟,就能喝上一杯现磨的咖啡。

这座白色、集装箱式的建筑,在山水间格外显眼。门前一条小溪,和一座建于清代的单孔石拱桥,为咖啡馆增加文艺气息。咖啡馆不大,但分外精致,全透明玻璃幕墙,让你享受咖啡的同时,饱览四明美景。

这座建于海拔428米的咖啡馆,今年7月开业,是四明山首家农场咖啡馆。之所以称为“农场咖啡”,是因为咖啡馆所在的位置,是北溪村面积最大、最平整的一块农田。

“我们想把这块地打造成‘开心农场’,市民可以认领一块地,或认领瓜果蔬菜,春种夏播秋收冬藏,四季六时,平常由村民打理,周末到农场采摘游。”北溪2号咖啡馆店长小希说。

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位于四明山腹地,村子三山环绕、一溪中流,有600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四明山发展苗木经济,北溪村民八成以上做苗木生意,很是红火。随着老龄人口增加,苗木经济下滑,这种传统的种植业难以为继。村镇开始寻找新的支柱产业,好山好水好风光,再加上旅游消费火热,位于浒溪线旁、四明山腹地的北溪村转型发展文旅产业。

在余姚市四明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宁波甬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北溪村联合开发月亮湾项目,利用北溪村依山傍水的资源禀赋,打造融合亲子漂流、高山自行车、轻奢帐篷酒店为一体的文旅项目。 

开业不到一个月被《奔跑吧少年》带火 

今年7月开张的北溪2号咖啡馆正是项目落地的成果之一。咖啡馆开张不到一个月,因为浙江卫视《奔跑吧少年》在北溪村的取景拍摄,着实在社交媒体上火了一把,成了四明山镇新晋网红打卡点。

在北溪2号,点上一杯咖啡,青山绿水做背景,海拔428米的四明山做地标,与积善桥合影,在咖啡馆里放空,随手一拍就颇有意境,这样的打卡照在小红书、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

“只要有人进店,都要点上一杯。大家对盘山公路旁的咖啡馆很好奇,想尝尝味道是不是和城里的咖啡不一样。”小希说,周末人多时一天卖上五六十杯,“不过,毕竟是在四明山上,平常人流量不多,村民不喝咖啡,一天卖出一两杯是常事。”

“北溪村文旅项目8月份投用,以后越来越多的市民到北溪,咖啡馆的生意也会好。”29岁的小希和22岁的小周做搭档,经营着这家咖啡馆,平常租住在北溪村,一个月休息四天,可以下山进城。

“这么多年,只看到年轻人出去,没看到后辈进山的。”

“村里开了咖啡馆,有人来打听,还有的停车去买咖啡,上周我女儿带着外孙女回来,在咖啡馆坐了半天,说下次要带朋友来……”

村民欣喜发现,山里的咖啡馆带来了人气。更多的村民注意到村里的大动作,月亮湾施工现场,帐篷酒店建起来了,高山自行车滑道架起来了,亲水平台空间正在打造……毗邻月亮湾的村民黄巧红,注意到村里的变化,从梁弄镇搬回来,重新装修四层小楼,准备开门迎客,做民宿生意。 

师生“脑洞”大开:如何让年轻人到山里喝咖啡 

26日下午,“00后”大学生穿过高山农场,远远看到山野间的白色咖啡屋,兴奋地拿起手机拍个不停。美式咖啡、燕麦拿铁、青柠气泡水……住在山里的第三天,大学生尝到熟悉的味道。

手捧咖啡,与朋友碰杯,和山水合影,在积善桥上打卡……在海拔500米的四明山,也能文艺得如此有腔调。大学生发起了朋友圈,为四明山首家农场咖啡馆——北溪2号“打call”。

这几天,师生调研乡村“共富”,讨论最热烈的是如何吸引年轻人到四明山来。业态布局、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如何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潮流?

“可以借鉴安吉的做法,他们在乡村公共空间的打造上很有特色,硬件上缩小城乡差距。文化这一块,他们把音乐会,艺术展,体育赛事放到乡下,做成一个生态圈,形成良性循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老师马啉研究的是空间设计,她关注的是从人居环境和文化潮流入手,让古村更有吸引力。

“我们走访了村里的文昌阁、天兴庙,还有上百年的村屋,探访了竹文化,可以从北溪村的文化入手,凝练特色,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文化上的支撑。”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副院长王军伟说。

眼下,北溪村的文旅产业刚刚起步,四明山镇也在探索系统长效的共富路径,让更多人感受到北溪村的山水人文魅力,带动旅游产业效益的提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