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工作进展
四明山区域群众吃上“生态饭”!
发布日期: 2023- 06- 08 11: 07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四明山镇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推动“八八战略”在余姚结出丰硕成果。本平台推出“‘八八战略’在余姚”栏目,生动反映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20年间四明大地出现的翻天覆地变化。

四明山镇唐田村地处高山,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当地大多数村民从事花木生产,逐步脱贫致富。近几年,该村对无序开发种植花木喊“停”,向绿水青山要“生产力”,串联幸福水库、“网红打卡地”栖霞坑古道、黄金古道、金钱松古树林、北美冬青等特色资源,以点带面拓宽“旅游兴农”新发展路径。“黄金古道在网上‘刷屏’,‘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红村’走进人们视野,在为村庄带来人气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尝到甜头的唐田村干部群众难抑心中激动。

唐田村的嬗变是我市深入贯彻实施“八八战略”的缩影。20年来,我市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以“森林余姚”建设任务为主线,一手抓绿化造林,一手抓生态保护,通过国土绿化扩容增量、土地整治提档升级、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等举措,着力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老区共富“新样板”、绿色文化“会客厅”,以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余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打造“绿色浙江”提供了有力生态支撑。

与此同时,我市聚焦四明山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成立市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多个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通力合作,擦亮“运动四明”“红色四明”“绿色四明”等系列旅游“金名片”,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2018年5月成功创建四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四明山区域先后获评全国气候休闲胜地、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并列入省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

如何守好生态底线、发展绿色经济?四明山区域乡镇(街道)纷纷行动,各显神通。四明山镇依托原地下战备基地打造702度假山庄,在岩下山“空心村”引入“忘忧谷”民宿,围绕狮子湖畔的闲置地块建造慕溪谷度假酒店,利用原游客服务中心用房引入悠然居客栈,在老区公所地块打造壹叶枫宿院等等,成功构筑起“森林民宿、村落民宿、文化民宿”三大民宿体系。梁弄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将生态整治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对四明湖水库生态核心区域展开生态修复,强力推进“护水乐水”计划,关停搬迁工业企业47家,腾退土地用于发展生态型产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同时,该镇近20年来推广种植樱桃、桑果、蓝莓等小水果,面积达1.5万亩,年产值超1.5亿元,使更多农民走上共同富裕路。大岚镇有2万余亩茶园,通过高标准建设茶叶基地、高档次打造名优茶、高品位注入茶文化、高质量开拓新市场等途径,着力写好农文旅结合文章,让“叶子”变成了“票子”。鹿亭乡围绕山区一二三产联动发展,鼓励当地群众大力发展“双丝”(粉丝、笋丝)经济,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近几年,梨洲街道、陆埠镇、河姆渡镇、大隐镇等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引导当地更多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截至2022年底,四明山区域共有民宿115家,从业人员2300余人;正常经营的农家乐122家,其中农旅融合示范点4家,从业人员1200人左右。

为加快把四明山区域打造为“阳明故里、智汇余姚”的大花园、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的大景区、老区人民共同富裕的大平台,为宁波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城乡幸福共富之都贡献更大余姚力量,今年年初我市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四明山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前不久又举行2023余姚四明山旅游发展大会,决定今后三年将投入超50亿元资金,全面提升四明山区域旅游环境和配套承载能力。根据最新发展规划,四明山区域将重点建设四明湖旅游门户片区、红色旅游未来乡村片区、环东岗山森林休闲片区、南黄山地运动度假片区、四明山生态风景片区、河姆渡文化休闲片区、郊野慢活乡村旅游片区等“七大功能片区”,总面积546平方公里,涉及8个山区乡镇(街道)、11个可开发特色村庄。会议期间,四明山区域12个重大文旅项目签约,涉及康养运动、民宿酒店、体育赛事、基础设施等领域,总投资额近百亿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