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人大建议 > 2023
关于市人大十八届二次会议第19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 06- 16 10: 58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市发展和改革局

张一鸣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优化电力稳价保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本市经济发展和电力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有关部门研究,现对您提出的提案答复如下:

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是今年浙江省十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保障民生基本需求的重要支撑。

2022年,全社会最高负荷240万千瓦,我市“迎峰度夏”期间共开展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29天,我市按照上级要求做好需求侧响应,向2871家工业负荷用户发出邀约,引导客户主动“削峰填谷”,日均响应17万千瓦,响应企业共获省级补贴1576万元,保障了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和电网安全运行。2023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段,预计余姚电网最高负荷达275万千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31亿千瓦时,预计全省存在350-400万千瓦负荷缺口,余姚将承担17-18万千瓦左右负荷缺口,整体供用电形势呈现紧平衡。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从“项目保障、负荷管控、调峰移峰、节电宣传、政策支持”等方面落细落实各项电力保供措施,“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全力保障我市高峰时段能源安全供应,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能需求。

一、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和储备,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150MW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市政府、发改局多次召开协调会,组织市资规、水利、舜农等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集中式光伏项目用地用海保障问题,目前项目已完成海域出让前公示,力争年底前建成并网,为今年“迎峰度冬”贡献15万千瓦出力,缓解电网压力。

二是加快支撑性电源项目建设与储备。推进中海油150万千瓦气电项目建设,督促业主单位做好电力接入、供气条件论证等前期工作,力争项目2024年开工建设;确保世茂能源三期项目2023年建成投产;做好大岚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规并同步推进前期工作;开展风电项目谋划,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进一步提升电力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布局新型电网工程,优化网架建设。做好浙江省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宁绍(余姚)特高压交流站建设前期工作,计划今年完成可研,该站点的建立将在满足区域负荷需求的基础上,汇集宁波沿海核电,浙西南抽蓄和浙东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引入省外电源,为清洁能源入浙、入甬、入姚打好基础;进一步建设绿色、智能、高效的现代智慧电网,应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和高效利用。

二、优化电力调度手段,提升电网负荷精准管控能力

一是应用数字化手段,实施空调负荷科学管理。充分调研分析非生产用电现状,建立由市节能办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为管理主体的空调负荷管理机制,印发《余姚市空调用电负荷管理工作方案》,明确首批401个公共建筑单位参与空调负荷监测,下一步将启动企业非生产性空调负荷监测,预计6月底前,建立柔性负荷可控能力4.25万千万以上。负荷紧张期间,一键启动调峰响应,微感、无感调节各单位空调设定温度,确保负荷“千瓦可控、度电可调”。

二是做好需求侧响应,引导企业错避峰生产。做足常态储备六轮17.75万千瓦、全时段需求响应方案,目前,全市已有1590家大工业用户在“国网”APP完成协议签订,主动响应错峰生产。 提前排摸2023年度拟开展设备检修企业名单,做好点对点指导错峰检修,引导企业合理安排检修计划至夏季用电高峰期,为电网减负。

三是科学合理启用有序用电方案。按历史最高负荷30%编制2023年有序用电方案,遵循安全稳定、有保有限、注重预防的原则,按照度亩均评价结果等指标,力保工业增加值和出口贡献大、产业链关键节点等重点企业正常用电,突出保民生、保订单,做实做细保供稳价方案。

四是提升可中断负荷能力控制能力。深入分析各行业负荷特性,充分挖掘企业可中断负荷潜力,在尖峰负荷和极端天气下,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目前,已完成500家企业31万千瓦资源池建设,预计在夏季用电高峰前建设可中断负荷资源池34万千瓦。

三、充分发挥储能等新能源项目调峰调频能力

一是宁波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服务电网调峰调频。宁波朗辰50MW/100MWh独立储能电站于今年4月建成投产,总投资约2.6亿元,今年夏天,将作为全省首批电网侧储能项目率先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服务,有效补充高峰时段电网负荷缺口,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用户侧储能项目助力大工业移峰生产。科学引导用户侧储能发展,推进相关政策落地,以试点示范带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投运领克汽车、山阳特殊钢、更大集团等大工业用户侧储能项目5个,储能总容量6.25MW。特别是山阳等35千伏专线大工业用户,以储能方式移峰生产,对高峰时段电网负荷压力起到有效缓解作用。

三是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整县规模化开发,特别是工业企业光伏项目建设。电力负荷紧张期间,全市793家工业企业可利用屋顶光伏自发自用,在减轻电网压力的同时不间断支持工业生产,持续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余姚市目前建成的最大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领克汽车21MW“光伏+储能”项目,年发电约2000万千瓦时,约占企业总用电量的1/3。一季度,我市新增分布式装机2.74万千瓦,累计光伏装机容量47.57万千瓦,预计全年新增工业分布式光伏装机8万千瓦以上。

四、优化电力市场化交易服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一是提高电力市场化交易占比,扩大批发用户范围,2023年直接参与交易企业电量占工商业用电总量比例提高到86%以上。二是深入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业务辅导,设立电力市场化交易咨询服务点,主动服务工商企业做好电费分析,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准确预测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合理选择容量电费收取模式,引导企业灵活用电方式、降低用电成本。

五、倡导全社会节电,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做好供需形势宣传,持续开展企业走访,加强节能监管,组织开展公共机构、商业、文化旅游、交通、建筑、居民等重点领域的绿色创建,践行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率先垂范,工业企业节电增效,商业企业科学用电,交通车辆避峰充电,景观照明适度用电,社区家庭节约用电的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六、优化政策支持

参考省内多地的做法,结合我市新三年高质量发展政策的优化调整,积极推进节能改造、光伏、储能、错峰让电等内容纳入激励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主动参与新能源建设、能效提升、错峰让电的积极性,加大对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电力保供稳价的支持力度。

以上是我们对您建议对答复。感谢您对我市电力保供稳价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责任领导:茅文杰,联系电话:62730320

承 办 人:卢  丹,联系电话:62703010

余姚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4月27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