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索引号: | 00297540X/2023-64742 | 内容分类: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发布日期: | 2023-04-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三七市镇 |
三七市镇2022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 |
2022年,三七市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推进全镇各项工作,确保法治工作规范化,保障全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依法执政 一是做好组织保障。调整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落实综治办、党政办为主要责任单位,负责日常工作,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全国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市法制办的年度工作要求,整理汇编镇政府负责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时补充新颁布的法律依据。 二是夯实大局领导。我镇高度重视法治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保障和促进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做,充分发挥镇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及工、青、妇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同级人大、政府以及工、青、妇等组织依法依章履行职能、服务党委工作大局、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重视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的发挥。 三是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法治建设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四是健全民主决策。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等涉及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决策,坚持做到先论证、后决策,先规划、后实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了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全覆盖。 (二)强化依法治理,完善民主法制 一是巩固提升职能优势。突出亮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与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体运作,实现“一站式联合接待,一揽子调处纠纷,一条龙服务群众”。紧跟热点,针对台风、疫情等影响,通过法律政策开展受灾援助、助企帮困对接援助。治理难点,实施各办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月度联席会议。 二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社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司法、信访、公安、劳保中心共同配合参与的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和为贵”调解工作室作用,除调解村居矛盾纠纷外,老娘舅协助镇派出所化解疑难矛盾纠纷多起,社会效果显著。研究出台《关于建立信访问题“四环”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信访源头治理闭环、初次信访调处闭环、重复信访化解闭环、信访积案攻坚闭环等“四环”管理机制。在省“民呼我为”平台上共受理各类信访533件(其中12345电话件402件,网上信访131件),群众满意率100%为全市最高,重复信访率3.73%为全市最低,并阶段性实现了四级信访机构“零登记”。 三是落实审计审查。做好合同、文件、工程等合法性审查,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强化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通过对工程合同的监督,把好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合同关,保证工程有序进行,重点调研剖析工程拆分、招投标和追加工程量等问题。 (三)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氛围 一是丰富宣传形式。大力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利用法治宣传月、法治宣传日等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等形式,积极开展了进村入户宣传活动,以法治宣传教育来营造和谐文明的环境,强化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做好平安宣传阵地建设,促进提高平安“三率”。结合各类普法宣传主题,累计悬挂横幅近百条,在镇银行、卫生院、超市、企业等30多个宣传点,进行电子屏滚动宣传,并联合派出所、安监等部门开展设摊宣传。 二是强化执法培训。以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载体,利用各种会议组织领导干部、全体镇干部和各部门单位领导进行集中法制学习。同时,还组织计生、林业、安监、环保等具体执法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并实现行政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二、明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夯实责任担当。一是发挥好基层组织的“雁阵效应”。开展党员干部夜学夜访、结对帮扶,真正走入群众家中排忧解难,夯实党员的锋领根基,重点解决群众“不知道找谁,找不到谁”的困难,推动主题教育全面走深、走实。抓好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网建设,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二是发挥好村规民约的“约束效应”。真正将党风廉政、家风文明、邻里守望等纳入村规民约,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真正实现基层自治的制度保障。三是发挥好村民说事的“平台效应”。说事不仅要每月固定日子坐下来“集中说”,还要主动倾听“上门说”,更要创新形式“灵活说”,线上线下结合,体现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村民参与说事的积极性。真正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落到实处。四是要发挥好志愿服务的“助推效应”。继续建强我镇“37°爱”等志愿服务队伍,推广清单化志愿服务,规范志愿服务的积分制度,全面实现“以积分换服务”的志愿服务“私人定制”,确保营造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氛围。 (二)深入推进基层普法。一是要做到普法宣传全覆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现代法律法规在乡村地区的多维普及。积极帮助农民等乡村治理主体认识现代社会的法律法规,并降低其运用法律手段的成本。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夺金鼎等活动,依托学校、企业、村居等场所开展科普讲座等活动,普及基本法。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社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司法、信访、公安、劳保中心共同配合参与的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机制,并坚持要求涉法信访走法律途径。二是要做到依规履职全覆盖。营造齐抓共管的干事氛围,引导干部自觉依规做事,村民自觉依法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彻底运行在阳光下。对重大事项、重大工程进行在做到先论证、后决策,先规划、后实施的基础上,加强开展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做到健全法规全覆盖。发挥基层网格“141”治理体系,将约束规则升级为现代法律法规,或者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而借助传统行动规则减轻法律法规的下沉难度。四是要做到服务一线全覆盖。结合村民说事“民情家访”和“包片联户”环节,组织工作室人员就信访事项、邻里纠纷等方面内容开展常态化民情走访,主动排摸矛盾纠纷隐患和信访苗头。同时,设置“申请法律援助流程、矛盾调解流程、信息民情联络渠道”等“和为贵”调解工作主要事项,通过镇村干部的走亲惠民,推动农村群众知晓“和为贵”的调解方式。 (三)强化推进“三治融合”。一是要选优配强“领头雁”。以“书记项目大展示”、“中层讲堂”等内容媒介,加强教育实践培训,更新基层治理理念,让基层“领头雁”们提高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动员全镇机关干部积极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学习,争为依法行政提供人员基础,从而有效推动“三治融合”。二是要强调调解重实效。强化商会、工会、“8718”平台运用,对因偶发的工程项目欠薪、企业停产停业而引发的群体性矛盾,会同派出所、综治办、便民服务中心等单位,主动走访建筑工地、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排摸到存在矛盾纠纷苗头的,立即介入并按照司法程序进行处置。三是要加强“融合”体系建设。坚持并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大力开展 “平安家庭”、“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把“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古训,讲到会上、挂到嘴上、记在心上,让浅显易懂的做人处世之道,融入弘扬人间美德、倡导文明新风之中,从而大大增强基层普法的效果,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新风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