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540X/2023-79219 | 内容分类: | 公告公示 |
主题分类: | 土地,城市规划 | 发布日期: | 2023-11-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三七市镇 |
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庄规划公示 | |
一、规划主要内容1、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3-2035年,其中:近期2023-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二六市行政村村域范围内的城镇开发边界外区域,总面积为5.98平方公里。 3、目标定位3.1发展定位总体定位:“三产融合共同富裕乡村样板” 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门户交通为优势,以品质生活为保障。依托优秀资源禀赋,配套公服设施建设,加快农文旅三产融合,承接机器人小镇功能外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二六市村成为邻里友好,安居乐业,充满魅力的共同富裕乡村样板。 形象定位:“多彩田园,古韵二六” 3.2发展目标坚持产业联动,强化旅游带动,以乡村振兴为动能,以历史人文为内涵,围绕二六市村文旅产业推动、古韵文化弘扬、治理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二六市村发展目标为:“翠屏山公园美丽节点、姚东古文明展示窗口、三七高品质门户客厅”。 4、国土空间用地布局4.1生态用地布局(1)林地规划 规划范围内基期林地137.95公顷,规划林地面积145.28公顷,较基期年增加7.33公顷。 规划对于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整治林地减少0.21公顷,建设用地复垦林地增加7.54公顷。 (2)陆地水域规划 规划范围内基期陆地水域20.49公顷,规划陆地水域面积20.44公顷,较基期年减少0.05公顷,主要用于村庄道路扩宽,桥梁建设。 5.2农用地布局(1)耕地规划 规划范围内基期耕地213.83公顷,规划耕地面积220.8公顷,较基期年增加6.96公顷。 规划对于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整治新增耕地2.59公顷,规划占用耕地0.94公顷,建设用地复垦5.31公顷。 (2)园地规划 规划范围内基期园地47.60公顷,规划园地面积47.18公顷,较基期年减少0.42公顷。 规划对于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整治减少1.55公顷,规划占用0.06公顷,建设用地复垦新增1.19公顷。 5.3建设用地布局本次规划建设空间168.56公顷,较基期年减少13.82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65.47公顷,占比38.84%;农村产业用地21.83公顷,占比12.95%;农业设施建设用地8.04公顷;村庄留白用地31.04公顷,占比18.41%。 6、土地综合整治与修复6.1生态修复本规划共涉及各类生态修复规模0.31公顷,主要为零星的矿山修复0.31公顷。 6.2农用地整治(1)“非粮非农化”整治 根据立地条件和产业基础,“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蔬菜、特色水果等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二六市村规划“非粮非农化”整治5.37公顷,坚决遏制“非粮化”“非农化”趋势。 (2)耕地功能潜力恢复 通过对原本是耕地,后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开发后重新恢复耕地潜力并与周边耕地集中连片,且耕地质量相当。二六市村规划实施耕地功能潜力恢复62.54公顷。 6.3建设用地整治新增道路一条450米,拓宽硬化道路2条共1300米,存量利用0.15公顷,建设用地复垦14.73公顷。 7、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布局7.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构建二六市村“行政村层级(乡村便民中心)—自然村层级(乡村邻里中心)”两级体系的乡村社区生活圈,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全民覆盖、普惠共享,满足未来乡村基层治理、村民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1)1个行政村级邻里中心 依托二六市行政村自身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行政村层级邻里中心,服务半径为800-1000m,步行时间约15分钟。 (2)2个自然村级邻里中心 对于分布较远,无法共享行政村生活圈的自然村,构建自然村层级生活圈。规划构建2个自然村级邻里中心,服务半径为300-500m,步行时间约5-10分钟。 7.2交通设施规划(1)对外交通 S307省道(甬余线) 为二六市村的主要对外道路,规划加强沿线景观风貌整治及建筑控制,修复路面,增加沿线绿化种植,打造美丽乡村公路。 (2)城镇道路 主要位于机器人小镇区块,红线宽度为16-36米,打通与二大线、307省道之间的联系通道,提升小镇与外部交通衔接水平,保障产业平台高效运转。 (3)村庄内部道路 连接各村之间的主要道路,有效加强各村之间的联系,路面宽度为5-8米;新增二六市村-相岙村道路一条,增强二六市东部与相岙村的联系。 村庄内部通车的重要道路,路面宽度为4-6米;拓宽小学南边道路及二六市文创园道路,满足通车等基本需求。 (4)停车位 村庄内规划10处停车场,结合停车场布置充电桩,总面积约7500平方米,车位约300个,道路沿线车位约150个,充电桩约45个,基本满足规划停车需求。 (5)公交站点 合理配置乡村的公交站点,依据生活圈布局和产业布局,完善乡村公共交通系统,形成步行交通与公交的友好换乘;实现二六市村一站式公交换乘,结合农居点和游客集散点布局设置公交站点。 (6)绿道 绿道沿二大线和省道为主建乡村休闲绿道,串联各自然村,凝练各村文化景观特色。由“机耕路”+“田”的方式组成田间野趣绿道,并依托高标准示范田、休闲田园风光构建不同体验观感的田园步行道。 (7)驿站 规划结合绿道设置驿站,依托公交车站,打造公交车站与驿站功能一体化的公交驿站。 8、产业发展结构规划形成“一带+四片”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带:以307省道为主线的产业联动带; 四片:以古村游憩、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古韵文化体验片区;以特色种植、配套公服为特色的活力乡村休闲片区;以户外拓展、自然研学为特色的自然教育探索片区;以工旅融合、创客基地为特色的集聚产业共富片区。 9、近期建设规划近期优先解决村庄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任务,重点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类、乡村产业类、基础设施保障类、土地整治修复类项目。 (1)农村居民点建设类 规划建设农村居民点8.28公顷,引导零散农居点集聚,满足村民建房需求。 (2)乡村产业类 规划建设二六市文创园、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建设稻香二六种植设施建设项目,为二六市文旅发展添砖加瓦。 (3)基础设施保障类 规划新增一条二六市村至相岙村的道路,加强二六市与周边村庄的联系,拓宽硬化内部道路两条,完善升级村庄内部路网等级结构,对卫生室、朱家山自然村老年活动室、官桥自然村老年活动室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公服设施配套。 (4)土地整治修复类 近期拟对二六市零星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包括边坡治理及生态复绿,共0.76公顷;对规划范围内的集中连片且耕地质量较好或者有提升空间的耕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共53.36公顷,主要分布在村庄的西部。 二、主要图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