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部门资讯
[宁波余姚]“知信、用信、守信”从我做起——余姚市临山镇中心小学诚信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 2022- 09- 28 13: 33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市发改局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小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应“追求真理做真人,涵养一片向真之心。”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不乏知信、守信之人。宋濂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日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同学们,了解了古代先贤的诚信故事,我们是不是更应做到诚实守信,从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呢?今天,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也向全校发出了“诚信”倡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不妨继续开展诚信学习活动。你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收集方式,收集有关诚信的名人故事、名言、谚语俗语等,或是读一读有关于诚信的书籍。读完后,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线上诚信主题故事会”,把你搜集到的内容讲给你的同学或是朋友听。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天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将诚信扎根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人人都争做一名具有诚信美德的合格小公民吧!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