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热点回应
文明养犬,您做到了吗?
发布日期: 2022- 07- 20 09: 01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文明养犬,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之一。相对来说,由于夏季皮肤裸露面积大,更容易发生被犬只咬伤和抓伤的情况。据市疾控中心统计,我市第二季度发生犬伤5036起,特别是6月份,比1月份增长了80%。文明养犬,您做到了吗?日前,记者陆续走访了一些城区公园和小区,管中窥豹,对我市夏季不文明养犬等问题展开调查。

遛狗不牵绳,“铲屎官不铲屎”

记者走访所到之处,见到的遛狗人群,有的没有给狗拴上狗绳,有的拴了狗绳却不牵绳,任狗到处撒欢,很少有人能够自觉地做到规范地牵好狗绳。

当天傍晚7点左右,记者刚走进下菱新村小区,就看到三只颜色不一的小狗随意地在小区绿地边上奔来跑去,狗主人跟随其后,并没有牵狗绳。当记者上前询问为何不牵狗绳时,该狗主人称是马上就要回去,言下之意“片刻工夫”用不着牵狗绳。

在小区另一边,一名年轻女子站在小区的通道上,两只未戴犬牌且没被牵狗绳的小狗在她周围嗅来嗅去。看到记者,该女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表示狗绳狗牌就在家里,她会马上拿下来给狗戴好。

随着夜色加深,出门遛狗的人越来越多,在兰墅公园里,不牵狗绳者比比皆是。采访时记者看到,一只中型棕色犬,在公园步道附近“放飞自我”,东嗅嗅西闻闻,脖子上拴有狗绳,附近却找不到它的主人。

在公园另一角,一位爱犬人士所看管的三只狗中,一只没有牵绳。这位爱犬人士称,三只狗实在牵不过来,而且这只没牵的狗“比较乖,不咬人”。

“我家狗很乖,不咬人”,似乎成为不牵狗绳的“完美理由”。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位不牵绳遛狗的大妈也是说了相同的话。“知道啊,就是要拴狗绳的嘛,但平时不常出来的,而且这狗很乖,不咬人的。”该大妈说。

另外,除了不牵绳之外,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所有遛狗人士,都没有随身携带铲屎工具,大型犬只牵绳不戴嘴套现象也较为普遍。

养狗扰民现象仍有发生

相对“铲屎官不铲屎”的问题,人们对狗叫声扰民、狗咬人等现象更为深恶痛绝。记者调查走访当晚,就有两名居民向记者表示自己正深受其扰。

其中一名居民家住下菱新村,这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妈告诉记者,他们小区里曾有一只狗“凶名在外”,已经发生了五六起咬人事件。另外,这只狗的主人也在喂养不知数量的流浪犬,常有狗叫声扰民,邻里不堪其扰,曾多次投诉,问题到现在还没彻底解决。记者联系下菱社区求证此事,社区干部向记者表示,确有此事。“这几只狗不是他家养的,是流浪犬,他经常喂养它们,喂着喂着就不肯走了。咬人的狗目前好像已经处理掉了,剩下的狗我们也多次联系主管部门来处理,流浪狗太能跑了,连网都兜不住。”该社区干部说。

就在这次采访后,该社区干部再次联系记者称,目前在该居民家只看到了一只没有拴绳的无证狗,已经联系包片民警处理。

另一名居民赵大妈家住富巷新村北小区。据赵大妈称,自从她家楼上养了一只大型犬后,她的日子就不安生了。“这只狗毛估估25公斤重,每天夜里跑来跑去,还会叫,老小区隔音差,我们楼下的都睡不好觉。”赵大妈说。

记者联系富巷社区求证此事。据社区干部称,赵大妈的确向社区投诉过多次,但社区不是职能部门,无法作出具体的处理,只能劝导。另外,赵大妈家楼上的是出租房,社区已经联系房东进行妥善处理。

职能部门:养犬管理常态化

据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253只有证犬只。根据《宁波市养犬管理条例》,我市对全市养犬行为分区域进行规范和管理,其中规定,重点管理区内犬只佩戴有效犬牌,一般管理区内犬只佩戴有效免疫牌;个人养犬的,重点管理区内,犬只在居住场所内饲养;一般管理区内,烈性犬圈养或者拴养,其他犬只提倡拴养。单位养犬的,在单位内圈养或者拴养,非因免疫、诊疗需要,禁止外出;犬只死亡后,将犬尸送至农业农村部门公布的无害化处理场所,不得随意掩埋或者丢弃;犬只吠叫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时,采取使用止吠器等有效措施即时制止;重点管理区域内以犬链有效管控犬只,大型犬的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5米,其他犬只的犬链长度不得超过2米,为大型犬佩戴嘴套以及即时清理犬只排泄物等。

为进一步规范养犬管理,我市公安、城管部门联合出台养犬管理常态化举措,在每周二、四晚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协同市公安局在城区街道开展联勤执法,组织执法队员与民警在市民遛犬较为集中的时段和区域开展专项行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城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教育劝导不牵犬绳行为2063起、不戴嘴套行为407起,办理犬类行政执法案件100起,处罚金额2000元,捕捉流浪犬700余只。公安机关今年已累计处罚“未按规定办理犬只准养登记案”43起,其中在6月份便处罚16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