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街道位于余姚市中心城区东北部,辖区总面积45.5平方公里,从2001年成立至今短短16年,凤山从一个仅有5万多人口、财政收入仅0.62亿元的小街道,发展成为一座人口超十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8.79亿元,集商贸、工业、文化、金融于一体的现代都市。 地理位置:凤山街道地处宁绍平原,因境内有凤山而得名。位于余姚城区的东北部,东与丈亭镇接壤,南隔姚江与梨洲街道相望,西临中江,北与低塘街道、慈溪市毗邻。 街道简史:所辖区域,宋至清分属余姚县冶山、烛溪等乡。清后分属北城、冶山、屯溪等乡。城区部分先后属北城、阳明镇、阳明区、余姚镇管辖。1950年分属城北区双河、高风、屯山、胜归4个乡和慈溪县蜀山乡。1956年四乡合并为双河、胜归两乡。1958年属环城公社。1961年为双河、高风、蜀山、胜归公社。1966年双河、高风、蜀山三公社合并为双河公社。1970年胜归公社属城北公社。1983年改为双河、城北乡,属环城区。1992年两乡并入余姚镇。2001年9月,设置东北街道。2005年,更名为凤山街道。 人口构成:常住人口111065人,其中户籍人口55439人,流动人口55626人。 气候条件: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气候条件优越。 自然资源:东部属平原丘陵带,河道纵横,物产丰富。姚江穿境而过。有耕地520.87公顷,以水稻种植为主,还种植油菜、豆类、瓜果和各种蔬菜等。山林587.3公顷,特产杨梅,种植面积一万余亩,是年产1万吨的优质杨梅基地,还出产茶叶、毛竹、蕃薯等经济作物。 功能定位:区域内依地貌及功能等因素,可分为四部分:老城区,萧甬铁路以南,有新建路、阳明东路,为商贸、居住集聚地;北部,私营企业星罗棋布,各类商贸服务、私营企业4000余家,并汇聚了“中国塑料城、中国轻工模具城、五金灯具城、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和中国慧聪家电城”;中部为城东新区:五彩城、余姚市人民医院、四季东城、东江丽景等新兴商业、居住小区;东部为工业园区:以塑料模具、仪器仪表、电源电器、吸塑包装、机械五金等行业为骨干的主导产业群。 村(社区) 永丰村、五星村、胜一村、皇山桥村、剑江村、蜀山村、同光村、九垒山村、双河村、穴湖村、凤山社区、子陵社区、季卫桥社区、酱园街社区、东江社区、东城社区、阳明东路居委、包家居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