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人大建议 > 2021-2022
关于尽快出台支持光学电子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2- 12- 12 09: 49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号:1801263
会议名称市人大十八届一次会议登记时间2022-01-21状态闭会期间
案号262案别建议类别二、财经、金融类
性质当年代表团阳明街道
领衔人吴进宇附议人
案由关于尽快出台支持光学电子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内容建议及办法光学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重点产业链之一,也是《余姚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的产业链,还是我市目前产业集聚度最高、产链能级最强、产值规模最大的产业。按照培育目标,到2025年,将力争实现光学镜头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00亿,智能光电小镇产值突破800亿,智能光电配套产业园初具规模,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培育单项冠军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在光学领域优势明显,已形成了以舜宇集团为龙头、多家中小企业为其配套的光电信息产业链,在光学镜片、镜头、光电模组、感知模块上具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手机镜头和手机摄像模组方面的综合实力较强。车载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手机摄像镜头与手机摄像模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同时,聚焦光电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格局打造的智能光电小镇实现巨大蝶变,四年来累计完成投资86.03亿元,其中光电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2.02亿元,实施重大产业投资项目11个,“优、特、强”的产业集群培育为小镇发展能级的提升注入了坚实力量,2021年小镇实现总产出超过180亿元。目前仅有舜宇集团一家企业入驻小镇,另有27家光电产业链企业在小镇周边落户,通过产业链协同生产,加快可替代、可柔性生产的产品进入到本地本行业的配套链当中,推动形成产业链闭环。 此外,依托舜宇龙头企业领军优势和小镇要素资源引聚效应,围绕关键技术自主化、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目标,坚持在科研投入、技术攻关尤其是在“卡脖子”技术突破上下功夫,2020年小镇科技研发投入12.2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27%,达到全省领先水平。陆续攻克了光电模组mob/moc精密封装、自由曲面设计及检测、红外硫系玻璃、模组AA(主动校准)组装设备开发等一系列“卡脖子”技术。舜宇三维激光测震仪项目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部分光电生产工艺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处于先进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空间及人才资源要素受限。土地与人才是影响、制约光学电子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关键的两项资要素。围绕光电产业链开展排摸,预测用地需求在1000余亩,许多省内外光电产业链关联企业以及本地配套企业都有规模扩张及集群入驻发展要求。同时,企业反映最强烈的人才需求,尤其是缺少技术研发人员及高技能应用人才,受限我市教育资源发展大环境,人才培养、引才留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 二是基础产业发展有待提升。目前,我市光电信息产业链原材料供应端的零配件企业中,能提供高精密度、高附加值的基本都在市外,本地除个别能提供高精尖的配件,其余大多停留在提供初级产品的阶段,比如吸塑件、简单治工具等,且大多处于低端、无序、散乱的发展状态,有实力、规模、技术水平的企业极为缺乏,进而影响到整个基础产业的工艺水平、研发能力偏低,特别是精密机械加工、模具加工等方面实力。 三是政策导向力度有待提升。尽管我市针对舜宇集团发展需求出台了“一企一策”专项扶持政策,特别是保障智能光电小镇建设上,在土地出让、项目申报、环评审批、金融贷款等诸多环节,都实行特事特办,确保了小镇项目快速建设、快见成效。但像舜宇及其附属的配套企业,不可能没有别的地方觊觎。个别省市针对光电产业项目引进甚至围绕项目建设进度、地方财政贡献、供应商成长等诸多指标设置了优厚的奖励。对此,我们必须制定出台专项政策,确保将更大光电产业“千亿”级蛋糕留住。 三、相关建议 建议聚焦光电产业链培育目标,充分增强政策导向性,整合优化现有各项政策扶持渠道和方式,着眼土地、人才、金融、能源等关键资源要素,出台一揽子专项政策,精准对接光电产业发展需求,在资源要素、技术改造、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梯队培育、质量品牌培育以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主办单位市委政研室面商次数2
答复内容(吴进宇代表)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62号建议的答复(最终稿)(20220505162132).doc
面商人单位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一般干部
办理协商形式座谈会,登门走访
采纳情况采纳
对建议
答复工作
满意对建议
办理措施
满意
反馈意见项目负责部门对此项目已进行登门走访,面对面进行了相互交流,推进进程了解。 对项目答复工作及办理措施满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