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建议及办法 | 我国是胃肠癌的高发大国,在高发肿瘤中,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第五。2020年我市结直肠癌发病排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排恶性肿瘤第5位。结肠癌和很多癌症一样具有隐匿性,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到患者发现不适就诊时,基本已经到了晚期,生存率不足10%。临床上,95%的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肠道息肉发展为恶性肿瘤,一般需要5-10年左右的时间,如若能在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进行切除处理,后期患者生存率能达到95%。
2020年,浙江省政府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浙江省50-74周岁户籍居民提供筛查服务,我市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面向全市余姚户籍50-74周岁的居民开展了结直肠癌的筛查。2020年共完成大便潜血试验筛查40980人,阳性2974人次,共完成问卷调查40996份,评估出高风险的有3360人,筛查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6013人,筛查阳性率为14.67%,完成结肠镜检查2259例,检出结直肠癌18例(0.80%)、癌前病变109例(4.83%)、腺瘤性息肉等良性病变1270例(56.22%),阳性病例检出率为61.84%。
2021年共完成大便潜血试验筛查20632人,阳性1204人次,共完成问卷调查20632份,评估出高风险的有1629人,筛查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652人,筛查阳性率为12.85%,完成结肠镜检查1011例,在定点医院结肠镜检查中,检出结直肠癌3例(0.3%)、进展期腺瘤以上病变检出60例(5.93%)、腺瘤以上病变检出293例(28.98%),非腺瘤性良性以上病变检出592人,阳性病例检出率58.56%。
2次的筛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市已完成大便潜血试验筛查61612人,筛出阳性4148人,完成结肠镜检查3240例,检出阳性病例1862人,阳性率达57.47%,这就意味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人群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检查出了腺瘤息肉、肠癌等病变。所以粪便潜血试验对于结直肠癌的初筛尤为重要。
对初筛阳性者进行主动随访,督促其及时完成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是筛查肠道疾病最为直接的方式!对肠道息肉、肿瘤都能尽早发现,还可同时取活检进行检测。大量临床数据表明,肠镜筛查的敏感性能达到90%以上。
结直肠癌筛查需要政府的支持:
1、继续推进对我市50岁以上的户籍居民进行粪便潜血试验筛查。我市50岁以上建档人口共有352524人,仍有290909人未进行筛查,提议预计在3-5年内完成50岁以上所有户籍居民的结直肠癌初筛,平均每年要完成58181人,其中2支采便管的费用为7.5元,需要资金436357元/年,5年共需2181785元。
2、结直肠癌筛查是目前早期发现癌症的方法之一,结直肠癌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效果较好的肿瘤,为节约医保成本、缓急就医矛盾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为提高初筛阳性居民对结肠镜检查的依从率,建议实行结肠镜免费筛查,提议预计在3-5年内,每年完成2000例,结肠镜检查费用400元/例(已含导泻药),3年共需要1980000元,希望得到财政的支持。
3、加大宣传、提高依从性。50岁以上人群的肠镜检查率还是普遍较低,目前老百姓缺乏定期检查的意识,有不少筛查出高危的人群,由于害怕肠镜检查对身体带来的不适而放弃检查,特别是潜血阴性问卷高风险的人群,因此我们还是要加大科学防癌的宣传、解除百姓对肠镜检查对身体伤害的误区,以提高潜血阴性问卷高风险居民对结肠镜检查的依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