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体制改革
索引号: 002972778/2021-50879 内容分类: 体制改革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2021-02-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市发展和改革局
全力推进“道德银行”3.0版建设 让道德更有含金量 让“德者”有“得”

“原来通过‘道德银行’微信小程序用道德积分也可以贷款,而且额度高、贷款利率比普通银行低,手续简便,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三七市镇的村民张许楠因企业发展急需一笔资金购入原材料,通过“道德银行”微信小程序测算,她的道德贷款额度有70多万元,利率只有5.25%,这额度完全满足张许楠的需求,而且利率也远低于预期。道德贷款的及时发放,让张许楠顺利地交付了货款。

存入的是道德,取出的是贷款。近年来,余姚市坚持把“道德银行”作为深化文明实践、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载体,全力推动道德与“信贷”联姻、和“礼遇”挂钩,营造了“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浓厚氛围。“道德银行”微信小程序则是2020年8月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大数据局、余姚农商银行共同打造的“道德银行”3.0版。

“道德银行”是余姚市2012年推出的一项推动“道德”与“信贷”联姻,深化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创新举措,以道德担保信贷,以信贷反哺道德。作为“道德银行”的发源地,当年临山镇邵家丘村首批7户农户以道德担保,共获得100万元信用贷款,引发轰动,还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重点宣传报道。

2012年到2017年可以说是“道德银行”的“初始版”,它从道德评价量化入手,以“遵纪守法行为文明”“热心公益支持发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等4大项15条细则以及3个“一票否决”项目为评分依据,每户农户每季度进行遵德守纪方面的自评和互评,道德积分高于80分,未发生过刑事案件、信用不良等情况,并且创业项目通过审核的农户,可以获得最高5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以解决其生产生活的燃眉之需。

“道德银行”推出后,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传统美德,全市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各级好人不断产生。2017年,在深入调研、总结成效的基础上,余姚市推出“道德银行”2.0升级版,“道德绿卡”应运而生。

余姚市实施三级联动,将“道德银行”覆盖市所有乡镇(街道)的村(社区),通过扩面提升,形成以“道德银行”为平台、道德评议为基础、好人评选为抓手、道德绿卡为载体、道德激励为手段的新时代道德建设工作新模式。将“道德绿卡”作为“道德银行”关爱礼遇的身份凭证,对行政村(社区)级好人、乡镇(街道)级好人、市级及以上好人分别授予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道德绿卡”。持卡者除了享受银行优惠贷款外,还享受300多项社会关爱礼遇,为好人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服务,激发广大群众“崇尚道德、践行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弘扬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社会氛围。

时任省委书记车俊,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现任浙江省省长郑栅洁,时任副省长、现任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等都作出过重要批示。还被央视新闻联播、《学习时报》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由于传统的道德评议主要依靠线下途径,存在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主观性强等问题,“道德银行”受众面、普惠面还不够广。为此,2020年4月以来,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大数据局和余姚农商银行共同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道德银行”移动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于2020年8月顺利上线,简称“道德银行”3.0版。依托微信小程序和余姚市大数据,实现道德评议智能化、移动化,使道德评议更加便捷,进一步扩大了“道德银行”覆盖面,也成为余姚市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一个重要抓手。“道德银行”3.0版建设入选数字中国50强用户满意创新奖,荣获2020年宁波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截至2020年12月底,“道德银行”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26万户、贷款金额34.82亿元,向各类好人发放“道德绿卡”2016张,为支持农民创业致富、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注入了强劲道德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底,“道德银行”已覆盖全市21个乡镇、街道,303个行政村(社区),已完成评议家庭户数20.39万户,评议人数达52.99万人。“道德银行”3.0版上线以来,已有10421人签约,其中4672户用信,签约金额20亿元,贷款金额5.99亿元。

“道德银行”3.0版依托村社评价、数据共享,实现了对公民道德的360°全方位评议,用“智治”构建起一个“好人有好报”的诚信体系,真正融合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理念。如今,“道德银行”既是余姚市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宁波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有力举措。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