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余姚 > 旅游风采 > 旅游资讯
深坑岙,我的香泉湾
发布日期: 2020-08-24 08:28 浏览次数: 字体:[ ]

香泉湾是我市比较有名的度假山庄,在鹿亭乡境内。一听这名字,我的眼前就豁然展现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图景。一开始,我以为这个名字出自宋苏轼《西江月》的“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后经知情人点拨,才知道它源于唐陆龟蒙《四明山诗·鹿亭》的“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现在,熟知香泉湾的人越来越多,但除当地人外,恐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叫“深坑岙”了。

“深坑”既是这里一条壑底小溪的俗称,又是上游一个村庄的名称,“岙”指的则是下游的幽谷深坳,两者组合起来便是“深坑岙”。这里也是姚南山区唯一驻扎部队的地方。

我的老家就在深坑岙附近,那军营在我心中充满了神秘色彩。我们村外嫁的一名妇女早年曾在军营的食堂做过帮工,她的两个儿子来外婆家时,常讲起军营里的见闻。

听他们的故事,我觉得喂鸡鸭、养猪这些农村孩子习以为常的小事也变得特别了。他们说,他们母亲喂鸡鸭时,只要用锅铲的柄敲几下搪瓷面盆,那些鸡鸭就像士兵听见了集结号,迅速聚过来。

我还从他们嘴里知道,深坑岙陡峭的石壁下凿有一个巨大的岩洞,洞里“潜伏”着飞机,一旦有危险,“潜伏”着的飞机立即冲出洞,飞向空中。虽然大人们对岩洞里有飞机的事情半信半疑,但我们这些孩子对此深信不疑,有时候看见天空中有飞机经过,就觉得它来自深坑岙或去往深坑岙。所以,小时候,我的愿望之一就是去深坑岙的岩洞里看一看飞机。

读中学时,我多次和同学骑着自行车翻过“狗头颈”,去深坑岙摘映山红。我曾特意爬上陡坡,抱着毛竹,搜寻飞机的踪迹。山脚确实有个巨大的岩洞,可惜铁门紧闭,什么也看不见。

见洞口的大小似乎容不下整架飞机进入,除非拆卸后搬入,但洞外没有跑道,我猜测洞里没有飞机。铁门上“严禁烟火”的红字倒让我觉得岩洞是藏枪支弹药的仓库。为此,我问过父亲:“洞中所藏何物?”但父亲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肯透露。

父亲和深坑岙颇有渊源,早年挂在家里墙壁上的那些奖状便是证明。父亲年轻时在深坑岙的军营劳动过,表现优异,屡获嘉奖。这些奖状被父亲视若珍宝,但保管不善,有的被虫蛀了,有的残缺了,有的被年幼的我毁了,幸存的只剩下一张“国防建设施工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二等奖”,还有一本比香烟盒略小的《毛主席语录》,扉页上写着“奖给五好职工赵祖铨”的漂亮行书,那是父亲1968年12月31日获得的奖励。

在深坑岙的军营劳动是父亲最引以为豪的经历。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正处于青春期的父亲有幸结识了部队的一位领导。那位领导来自大城市,写得一手好字,擅长拉二胡,对忠厚勤快、能识文断字的父亲很赏识。他调走前,送了父亲一支钢笔。父亲当小队保管员时,上衣口袋总插着那支钢笔,显得格外神气。

父亲谈起这位领导时的眼神久久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眼神流露出深深的感恩之情,他一直记得对方对他这个山区青年的知遇之恩。受父亲的影响,我对深坑岙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每次坐车经过,总有种亲切感。

后来,驻扎的部队撤走了;后来,老旧的营房修葺一新,改造成独具特色的度假山庄,并有了一个充满芬芳的名字……

最近两年,每每路过香泉湾,路边总是排满了旅游大巴和小轿车,形形色色的游人或攀岩,或赏景,或拍照,或漫步溪畔,或品尝美食,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

有几次,我特意下车去香泉湾逛了逛,看了看余秋雨的题字,听了听动听的泉水声,观赏了树上的铁皮石斛,眺望了葱茏的翠竹,还闭上眼,感受这里清新的空气。

香泉湾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了,原来的“深坑岙”之名被“遗忘”了,但这样的“遗忘”代表时代的进步,也展现了家乡人探索乡村振兴、迈向小康社会的幸福密码!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