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周国荣:见“疫”勇为显本色
发布日期: 2020- 02- 23 08: 28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疫情当下,一群有爱、有担当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默默奉献,让志愿红成了战“疫”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余姚好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周国荣,就是“志愿红”里的那一抹亮色。

1月26日上午,拥有28年党龄的周国荣来到其所在的凤山街道酱园街社区,向社区党委书记曹宏萍请缨。

此刻,曹宏萍正为缺帮手而犯愁。酱园街社区共有7个小区近3500户居民,自1月25日以来,社区已对各小区逐步实施封闭管理,单靠1男9女共10名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严重不足。

当天,周国荣如愿以偿,成为社区里头一个穿上红色背心的战“役”志愿者,开始协助社区及小区物业人员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和住户信息排查等。

“有一天,敲门排查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最后实在爬不动楼梯了,才决定收兵。”周国荣回忆说,两天时间,他和另外一名志愿者共清查、登记了近300户居民,记不清爬了多少楼梯,那两天“微信步数”每天都超2万步。经过努力,舜江名苑小区共排查出20户居民曾往返温州等重点区域,社区立即按照要求对他们采取严格的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在协助社区做好志愿工作的同时,周国荣着重帮小区建起了防疫先锋志愿队,聚集更多党员志愿者的力量共同战“疫”。

“2月7日建起防疫先锋志愿队微信群,到今天共129名志愿者入群,有党员、有群众,还有学生,大家很积极。”周国荣说,他个人也由当初的值守志愿者“转型”为防疫先锋志愿队队长。

舜江名苑东、西两个小区共2400户居民,原来开放8个大门。为了便于管理,目前只开放了3个门。“3个大门的值守志愿者,要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以及发放、检查出入通行证。因此,每个班至少要安排8名志愿者。”周国荣说,志愿者每天“三班倒”,上午班是8点到11点半,下午班是1点到5点半,晚班是5点半到9点。

周国荣每天陪值守的志愿者到最后一班岗结束,回到家约9点半。“现在晚上一到家,女儿已经习惯了给我当‘助手’。”周国荣哈哈一笑说,“每晚到家后,我要安排后两天的值班志愿者,若有人因事缺岗,就要打电话联系替班志愿者,落实好人员后,我就在纸上写排班表。因为用电脑我是‘门外汉’,所以,每次群里发布的排班表都是出自做教师的女儿之手。”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