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杰史丹宁:再多付出也值得 | |||||
| |||||
“真的太感谢了,多亏了你们,我们的检查点终于有电了!”1月31日,在杭甬高速公路余姚道口,高速交警丁文广紧紧握住杨敏杰的手。 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我市公安、交通和卫生健康部门在杭甬高速余姚道口设立体温检测点,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过往车辆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但是,这几天的严寒,将工作人员冻得瑟瑟发抖,穿着防护服和厚厚的棉衣也嫌冷。为保障工作人员不被冻伤,为来姚人员测好体温筑牢防控第一防线,1月31日上午,高速公路指挥部紧急向电力部门求助,要求为体温检测点供电,让工作人员取暖。 市供电公司24小时应急抢修值班室接到高速公路指挥部求助电话后,迅速指派公司业务管理室营销所长杨敏杰组织供电工作。杨敏杰当即召集公司红船共产党员服务小分队成员,赶赴现场查勘并制订供电方案。虽然阳光灿烂,但冬日的寒风依然刺骨,电力工人冒着严寒分工合作,争分夺秒接通电线,不到两个小时,高速道口疫情检查点就通电了。 “作为党员,这个时候就要冲在一线,践行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初心和使命。”杨敏杰说。他是市供电公司吹响党员保电“集结号”时,第一个主动请缨抗击疫情的党员,整个春节假期,他只休息了一天,“比起妻子,我这些算不了什么,在隔离病房工作,不但辛苦还有极大的风险。” 杨敏杰的爱人史丹宁,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也是党员。她自1月28日执行任务开始,就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夫妻俩只能偶尔通过电话或视频互报平安。 史丹宁所在的隔离病房,由4位医生和7位护士负责治疗和护理患者,24小时两班倒,值班期间他们必须一直穿着防护服,随时观察患者情况,连水都不敢喝一口,为的是尽量不上厕所。因为上厕所就得脱下防护服,既麻烦又要浪费衣服。电话里,史丹宁说:“我很牵挂孩子,还有工作着的丈夫,但也只能在吃饭时,给5岁的孩子打个电话,给丈夫发一条‘我很好,加油’的微信……” “虽然这个春节,我们一家没有团聚,但为了抗击疫病,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有意义的。”杨敏杰坚定地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