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大民生信息 > 福利救助 > 城乡低保
破解老年群体“医养结合松、养老困扰多”问题的进展情况

1.实施医养融合工程。一是开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今年以来2家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护理中心,3家新建医务室;二是推进“家院互融”工程。全市开展“家院互融”养老机构22家,占比57.8%,千名老人医疗护理为主、兼顾长期护理照护的医疗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床位数达到3.8张;三是推动居家养老与医疗服务融合。全市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绿色通道占比90%,老年群体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5%,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7.5%。              

2.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一是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指导开展余姚星衡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养老项目600张床位建设,项目主体结构都已完工。二是推进9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丈亭镇等3家已开门运营。三七市镇等4家正处于设备采购阶段,预计10月底完工。梨洲街道和四明山镇二个街镇正处于装修施工阶段。三是加快实施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今年共有2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AAA评定,完成16家的考核目标。申报AA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55家,10月下旬开始对AA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等级评定,能达到通过38家的任务目标。

3.实施养老服务保障工程。一是实施“爱心车轮”等老年送餐车项目。2020年宁波市民生实事工程要求新增12辆爱心送餐车做好助餐助老等服务,目前已提车10辆,剩余2辆预计11月完成。二是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基本服务。截止目前,我市居家养老3小时上门服务已服务老年人6286人, 30、45小时上门服务已服务老年人53人。三是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设施改造。完成全市113户重点优抚和低保失能、高龄老年人的适老化改造,圆满达成省民生实事项目任务目标。

4.实施养老服务创新工程。一是启动“滴滴”智慧养老平台试点。APP服务平台已基本开发完成,已在阳明街道的舜水社区、新城市社区开展试点,新增两个农村社区试点正在衔接。二是推进养老服务单位公建民营进程。陆埠镇老年人服务中心、丈亭镇老年人服务中心、泗门老年公寓完成公建民营。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按要求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运营率10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会化、市场化运营率已达50%。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