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2719/2019-00285 | 主题分类: | 科技 |
文件编号: | 余科〔2019〕11号 | 生成日期: | 2019-06-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市科技局 |
余姚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保密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 |
各科室,生产力促进中心: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宁波市委和余姚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压实保密工作主体责任,严格依法依规治密,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十二项保密工作制度》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落实保密宣传教育制度。保密分管负责人、保密员及其他涉密人员要开展保密教育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保密形势讲座;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保密宣传培训活动。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年度保密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集中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创新保密宣传教育方式和手段,采取报告讲座、展板展览、技术演示等形式,运用网站、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增强保密教育实效。 二、落实定密工作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事项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开展定密工作。如年产生国家秘密事项6项以上,要主动向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或上级机关申请定密权,及时修订本单位定密事项范围。法定定密责任人可根据工作需要指定定密责任人,明确定密权限和责任,报市保密局备案;定密责任人要依据国家秘密事项范围,确定文件资料的密级等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严格按照规范定密流程和审批程序办理,并做好书面记录。每年向市保密局上报本单位定密工作情况,包括定密统计、审批表和密级文件等。 三、落实重要文件资料保密管理制度。单位形成的需报送到相关单位的秘密级和其他内部重要文件资料,应由保密员人工送至相关单位。重要文件资料由保密员负责签收,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等手续。绝密级文件资料的传阅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指定阅文室或密封后由保密员送至领导办公室供领导轮阅,阅毕收回;机密级、秘密级和其他内部重要文件资料使用专用文件夹由保密员送至办公室,由保密员负责做好送阅、清退工作。绝密级文件资料带出单位,须经主要负责人批准,指定专人负责、两人同行,并采取绝对可靠的保密措施;机密级(含)以下重要文件资料带出单位,需经分管领导批准。绝密级文件资料严禁复制、摘录,机密级、秘密级文件、内部重要文件资料复制要经单位分管负责人批准,视同原件管理。重要文件资料销毁须按涉密载体销毁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四、落实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加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对集中存放涉密文件资料等重点保密要害部位要做好保密安全措施,人员进出实行出入审批制度。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对本单位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自查每年不少于2次。 五、落实重要会议保密管理制度。重要会议是指会议议题、内容和文件资料泄露后可能会对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不利或负面影响的会议。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重要会议场所应设置保密纪律提醒标识,放置手机屏蔽存放柜,参会人员不得将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带入会场;会场内安装和使用手机信号屏蔽设备。保密员做好涉密和重要文件资料登记、编号、发放工作,加强会议期间人员管理,严禁无关人员出入会场。涉密会议新闻报道,须经保密工作分管负责人审查批准。 六、落实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制度。按照涉密载体销毁全覆盖要求,涉密载体销毁要全部送交市涉密载体销毁中心;经鉴定不需留存的涉密文件资料,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的废旧计算机和各类移动数据存储设备,处理过涉密信息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废旧传真机、复印机等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必须全部纳入销毁范围。公开发行的废旧报刊杂志一律由市涉密载体销毁中心上门统一收购,不得向市涉密载体销毁中心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出售。按照涉密载体销毁分类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密”与“非密”分级销毁规定,待销涉密载体必须经清点登记、领导审批后送市保密局集中送销。 七、落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加强对涉密计算机的使用管理,根据工作需要配置涉密计算机,明确涉密计算机使用人和管理员工作职责,落实涉密敏感信息必须在涉密计算机处理、存储的规定,解决需而不配、配而不用、用而不管的问题。涉密计算机要按照所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管理,根据国家保密要求和标准配备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涉密计算机维修应由本单位技术人员维修,确需请外来人员维修时,涉密专用计算机由供货商提供售后服务,其余类型涉密计算机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具有涉密资质单位提供售后服务。涉密计算机报废由单位登记、审批后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核销,不得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退出使用或报废的涉密计算机赠送、出售、丢弃或改作他用。 八、落实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保密管理制度。根据存储国家秘密的最高密级确定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密级。绝密级国家秘密信息必须存储在绝密级专用U盘或移动硬盘中,做到专盘专用,严格控制使用范围;高密级信息不得存储到低密级移动存储介质内。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由实际使用人按需向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申请,统一登记、编号,粘贴标签,建立管理台账。绝密级移动存储介质必须由保密员保管、专柜存放、专册登记;其他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存放在保密文件柜中。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的,须报单位分管保密负责人批准,履行登记手续,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且只许存储与本次外出工作相关的涉密信息。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非涉密计算机和其他非涉密设备上使用。严格控制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复制涉密信息,确因工作需要的,须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并履行登记手续。绝密级信息严禁复制至移动存储介质,确因工作需要复制本单位产生的绝密级信息的,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九、落实重要敏感信息报送保密管理制度。重要敏感信息是指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信息和机关单位不宜对外公开或公开后会造成工作被动、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内部资料、工作秘密及突发事件、重要舆情等信息。重要敏感信息起草、处理应在涉密计算机上进行,严禁在连接互联网和其他公共网络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重要敏感信息报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局办公室负责人是涉密信息、敏感信息报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承办人是直接责任人,按层级负责、逐级审阅把关。重要敏感信息报送应明确专人负责,采用涉密网络、机要传递、密码传真和专人传送等方式报送,禁止通过互联网、手机、普通信件、快递等方式传输。要加强对重要敏感信息撰写人员、报送人员的保密宣传教育和提醒,严格遵守信息报送要求。重要敏感信息撰写人员、报送人员应严格执行保密管理规定,不得擅自扩大信息知悉范围。 十、落实涉密人员管理制度。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准确确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并针对不同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局办公室要会同保密工作机构对涉密人员进行上岗前审查和培训,并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强化在岗管理,将涉密人员保密教育管理纳入本单位人员日常管理之中,保证每年不少于4个学时的保密专题教育培训;落实在岗涉密人员复审工作,核心涉密岗位人员每年复查1次,重要涉密岗位人员每2年复查1次,一般涉密岗位人员每3年复查1次;岗位发生变动时,对相关涉密人员等级及时进行调整;涉密人员出国(境)按照管理权限,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加强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督促离岗、离职涉密人员及时清退所持有的全部涉密载体(涉密信息设备),签订保密承诺书,告知其承担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义务。 十一、落实局办公室保密管理制度。局办公室按照职责,做好保密审查、保密提醒、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工作,督促保密联络员增强保密意识、掌握保密常识、严守保密纪律。从严控制在岗期间联络员因私出国(境),确需因私出国(境)的,需经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后,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组织参加市保密局举办的保密教育培训班。联络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严格核查、督促其清退所持有的涉密载体。 十二、落实聘用人员保密管理制度。单位是聘用人员保密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按照“谁聘用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保密教育管理职责,对在涉密岗位工作的聘用人员进行保密审查、上岗保密培训、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和在岗监督管理。要将聘用人员教育纳入本单位保密教育培训范围,加强对聘用人员的保密培训教育;每年至少对聘用人员开展1次集中保密教育,及时进行保密提醒。涉密岗位或可能接触国家秘密的聘用人员因私出国(境)的,要由局办公室进行审查批准,出发前开展保密提醒谈话,返回后了解相关情况并收缴护照统一保管。 余姚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6月1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