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44998301/2019-00664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文件编号: | 余旅〔2019〕2号 | 生成日期: | 2019-01-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余姚市旅游局关于印发2018年度工作总结的通知 | |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余姚市旅游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总结,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余姚市旅游局 2019年1月10日 余姚市旅游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适应旅游经济新常态,顺应全域旅游发展新趋势,扎实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全市旅游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201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469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135.65亿元(同比增长17%),并成功获评“中欧绿色旅游城市”称号。 一、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余姚旅游产品体系 (一)突出高位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最高规格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暨推进全域旅游动员会,凝聚全市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发展共识。制定印发《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余姚市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实施方案》《余姚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编制完成具有全域旅游理念的《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提供规划引领。举办全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专题培训班。指导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如《大岚镇旅游风情小镇创建专项规划》《鹿亭乡全域旅游规划》等镇村规划、景区创A专项规划等。 (二)加强项目建设,集聚发展动力。大力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旅游精品项目,全力构筑以重点旅游项目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重点聚焦以下项目:一是梁弄四明山旅游门户区改造提升项目。自2017年起陆续完成重点建设项目9个,实际投资约5.2亿元。二是“山水绿活”旅游度假区项目。项目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行规划,总面积2000亩,总投资32亿元,分三期实施。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重点建设阳明心谷、绿活时光小镇、戏水谷滨水公园、福运谷生态公园、竹海谷探险公园等主体项目。三是智能光电小镇项目。项目规划面积3.0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16平方公里,联动发展智能光电商贸与文化旅游业态。2018年实际投资约15亿元,其中,小镇主体项目舜宇新基地一期完成90%,二期正在桩基阶段。此外,海吉星国际商贸物流园项目完成70%。 四是机器人小镇项目。围绕机器人产业等智能经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制引领区、机器人高端人才集聚区、机器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展示区。2018年实际投资约7.5亿元,目前城市会客厅酒店项目装修已基本完成,为下一步验收和运营做足准备。五是国家登山步道示范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200万元,2018年在完成一期项目建设招投标基础上,启动六个主出入口形象提升及标识设置等工程。除此之外,全面开展“厕所革命”。2018年,我市新(改)建旅游厕所15座,其中3A级旅游厕所4座,超额完成宁波市民生实事工程下达指标。同时,抓实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做好天下玉苑改造提升项目、河姆渡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阳明古镇项目与蓝城集团签订框架协议并制订概念性设计方案。 (三)加强创先争优,提升发展品质。四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正式获批设立。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阳明温泉山庄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已通过景观质量评估。大岚镇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鹿亭乡成功创建成为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冠村、大俞村被评为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横坎头村被授予首批“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称号,戚海农庄、大俞村户外游步道成功创建成为宁波市休闲旅游基地,丹山赤水景区通过省级生态旅游区复核。同时,积极开展村庄景区化工作。201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32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4个。 二、积极创新宣传营销,着力加强余姚旅游形象推广 (一)节庆活动有特色,扩大旅游影响力。2018年重点举办“新春余姚行‘旺’事皆顺心”春节系列活动、2018余姚四明山旅游节、2018中国余姚杨梅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共计40多项子活动。其中四明山旅游节“花开四明”篇“闻香识余姚 寻美到四明”——余姚旅游走进南塘活动、“枫动四明”篇“金秋话重阳 感恩渚上行”、丹山赤水柿子节等活动亮点突出、反响热烈。2018中国余姚杨梅节活动推出摄影大赛、电视真人秀、诗歌朗诵大赛、十大杨梅基地评选等线上线下十项活动,吸引30多家媒体报道,进一步扩大余姚旅游知名度。与此同时,利用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策划推出“红色四明山 难忘横坎头”红色主题活动、《一封来自革命老区的邀请函》、招募梁弄红色电台“小主播”、联合宁波电台交通广播推出电台主播“走革命基地、学革命传统、录专题节目”等一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将红色旅游打造成为余姚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新亮点。 (二)旅游营销增实效,推进客源市场开拓。积极参加2018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2018甬舟瓯旅游惠民推广活动、宁波旅游推广年、2018宁波·尼斯国际嘉年华等旅游推介活动,并注重创新营销,如在2018宁波国际旅游展中策划“参与余姚红色旅游知识问答送梁弄大糕”活动,集聚人气。精心选择合作媒体,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分众媒体和自媒体,扩大余姚旅游知名度。做好“余姚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出网络互动节目,全年共发布图文信息 132条,余姚梁弄红色电台60期,总阅读量上涨3.2倍,粉丝量上涨32%左右。改版升级“余姚旅游资讯网”,使网页布局更加合理,旅游资讯更加丰富,信息流通更加畅通。积极对接上海、杭州长三角入境旅游企业,有效引进境外客源。 (三)惠民力度新提升,共享旅游发展成果。2018年,根据市场情况对旅游企业奖励政策进行调整,新增入境旅游和旅游节庆等奖励,并与5家电商平台、24家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从备案登记的团队数据来看,2018年团队景区游览接待272317人次,团队住宿接待房间15698间,住宿同比增长29.8%。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认真做好现场咨询和电话咨询接待工作,全年接待来访人数3960人次,来访批数1904批,来电2130个。继续开展“幸福家乡欢乐游”活动,推出余姚高层次人才市民旅游卡,得到高度好评。全年五家收费景区累计接待市民和优秀外来务工人员85012人次。 三、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切实助力余姚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年接待乡村旅游人数达78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7.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22.9%和21%。 (一)项目驱动,夯实产业基础。一方面,引进品牌化、特色化项目。积极对接品牌连锁民宿企业,吸引品牌项目、特色民宿落户。“大乐之野”“树蛙部落”“壹周•稻田里度假客栈”等精品民宿建成开业,广受好评。游心棠溪、鸿禧山庄、无铭山庄、岩下山(忘忧谷)精品民宿建设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打造美丽休闲乡村、集聚式民宿。将民宿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强村富民。2018年,梁弄镇后陈村成功创建“宁波农家乐客栈(民宿)集聚村”,大岚镇成功创建“宁波民宿经济集聚区”,四明山镇成功创建“产业融合示范区”、鹿亭乡成功创建“美丽田园景观区”、四明山镇大山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二)规范管理,促进提质升档。一是强化行业规范。挂牌成立“余姚市民宿行业协会”,推动全市民宿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已吸纳30家民宿入会。同时,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余姚市民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草案)》,进一步推进民宿管理,促进产业发展。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指导戚海农庄和香泉湾山庄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悠悠农场和渚上农庄成功创建“浙江省果蔬采摘基地”。“树蛙部落”成功创建白金宿级民宿,“壹周•稻田里”成功创建金宿级民宿,“大乐之野”和“小隐•东湾”成功创建银宿级民宿。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引进一批具有文化创意能力的精英型投资者、设计师参与特色农家乐、民宿建设和经营。同时,每年组织民宿业主参加各类民宿考察研讨班,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2018年,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3个,培训民宿业主67名。 (三)创新发展,做好融合文章。首次在余姚市农博会搭建“农旅融合展示区”,组织我市戚海庄园、大乐之野、树蛙部落和锦谷园等4家民宿参展。组织参加2018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博览会、第十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展会。在《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姚时光”上,做好农家乐和民宿旅游活动宣传。在全市主要景区(点)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发放2018年新版《余姚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指南》。有效运营“美丽四明山”、省民宿管理系统等农旅平台,推行“互联网+农家乐(民宿)”营销模式。同时,成功申报“四明山古村寻幽避暑之旅”和“第十三届中国四明山红枫樱花节”加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品牌推荐和乡村旅游农事节庆活动推荐。 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着力提升余姚旅游产业品质 (一)抓好品牌创建,提升行业品质。一是做好行业评佳评优工作。余姚市河姆渡旅行社被评为2017年度宁波市十佳旅行社,余姚寰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被评为2017年度宁波市优秀旅行社。宁波太平洋大酒店和余姚辰茂河姆渡酒店被评为2017年度宁波市十佳星级饭店,余姚宾馆被评为2017年度宁波市优秀星级饭店,三碧酒店余姚胜山店被评为2017年度宁波市十佳花级酒店。二是做好各类创建工作。辰茂玉兰酒店被授予“五花级”酒店称号,香泉湾山庄被授予“四花级酒店”称号,琴岛国际大酒店成功申报银树叶级绿色饭店,大江南旅行社顺利通过旅行社管理与服务规范化验收。此外,我市河姆渡国际旅行社等4家旅行社顺利通过旅行社等级复评,阳明温泉山庄等5家绿色饭店顺利通过复核验收,太平洋大酒店顺利通过五星级饭店复核验收。三是开展低星级饭店复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一星、二星级饭店管理,维护星级饭店品质,市星评委对全市低星级饭店进行了复评,帝苑酒店和龙都宾馆顺利达标,南苑宾馆暂缓通过,新皇潮酒店和花园酒店取消星级称号。 (二)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重点开展了余姚市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利剑行动-1”,累计检查星级饭店3家次,旅行社及网点38家次,景区1家次,出动检查人员89人次。同时,严格执行行政约谈和行政执法。提交整改报告企业4家,行政约谈企业1家,行政处罚企业2家,罚款共计2000元。二是做好文明旅游宣传工作。成立余姚市文明旅游专业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了以“礼仪待宾客”“排队守秩序”“岗位学雷锋”“旅游讲公德”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文明旅游,展示文明城市风采。积极向上申报宁波市文明旅游金字招牌,河姆渡国际旅行社被评为“金口碑旅行社”,太平洋大酒店被评为“金钥匙服务酒店”,王阳明故居被评为“金茶花景区”,鹿亭乡中村被评为“金葵花景区村庄”,文保所方敏被评为“金星级旅游志愿者”。三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2018年,全市旅游业营业额增速高于用电量的增速比差为15.558%。四星级及以上星级饭店的万元营业额综合能耗为0.096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14.439%。四星级及以上星级饭店单位面积综合能耗为21.948千克标煤/平方米,同比下降0.431%。 (三)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通知》,主要负责人与各分管领导、局属单位、涉旅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基本实现全覆盖。组织召开全市旅游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消防安全演练、游泳场所和漂流企业培训会、全市涉旅企业全体投诉受理人员培训等,提高涉旅企业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印制《旅游安全管理办法》500余册,借助市安委办宣传平台分发给群众,提高旅游者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持续做好台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时的旅游行业安全监管和保障工作。据统计,全年共开展综合性安全检查7次,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20人次,检查单位210家次。 (四)及时处理各类投诉建议。为游客投诉提供24小时投诉电话、来信来访、网络平台投诉等多种投诉渠道,并在各大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公布市旅游局投诉电话。电话投诉24小时专人接听,来信来访专人接待解释。对确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旅游企业做好调解工作,对游客过度维权的行为做好解释工作。结合我市旅游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审判实践,与市法院共同制定《关于加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余旅字〔2018〕22号)。2018年,市旅游质监所共接到各类旅游咨询投诉71起,受理有效投诉44起,结案44起,办结率与准确率均为100%,涉及补偿、赔偿及挽回游客损失费用共计37431元,未向宁波市旅游局申请动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游客满意度1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