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002975450/2018-00177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文件编号: 河政〔2018〕53号 生成日期: 2018-10-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河姆渡镇
关于印发《河姆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机关各办(所、中心)、企事业单位:

现将《河姆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河姆渡镇人民政府

2018年8月20日

河姆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和美丽家园建设,创建宁波市卫生乡镇,加快浙东特色名镇建设进程,紧紧围绕新集镇建设总体规划,深入实施农村环卫保洁,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作,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结合全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原则,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工作全覆盖,初步形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置运行体系。

二、实施范围

全镇范围内所有村、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相关单位企业(银行、饭店、超市、农贸市场、商铺等)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结合农村实际,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环卫设施建设,选择经济适用、科学合理的有机垃圾处理模式。

(二)源头分类,操作简便。提倡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制定通俗易懂、容易记忆的分类方法,方便群众操作,实现可循环利用。

(三)先试后推,分步实施。选择村庄环境秀美、环卫设施配套齐全、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村为试点,积极开展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做好以点带面,逐步全面推进。

(四)宣传发动,全民参与。多部门联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积极动员村民,开展评比活动,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主要任务

(一)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根据我镇实际,现阶段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针对易腐垃圾,实行家用分类垃圾桶升级,住户将家中的易腐垃圾分类出来,投放至相应的易腐垃圾桶,并装运至镇易腐垃圾中转处置站处理。

针对可回收垃圾,分两种类型回收。一是针对高价值再生资源(废旧金属、废旧家用电器、废纸等),由村民暂存家中或自主投放至资源回收箱,统一对接余姚市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平台回收,也可以自主投放至可回收物回收桶。建立垃圾智能分类绿色积分管理系统的行政村还可使用可回收物智能回收采集设备对收集的可回收物进行扫码称重和数据采集,获取村民投放信息,再结合相应回收价格及分类情况,换算成绿色积分,充值到村民绿色积分账户内;也可通过拨打余姚市再生资源公共回收服务平台热线电话62771117通知再生资源回收站上门回收,或每月安排时间定时上门回收。二是针对低价值再生资源(玻璃类、衣物类、泡沫类等),以“布局合理、标识醒目、绿色环保、管理规范、交售便利”为原则,通过余姚市再生资源公共回收服务平台设置标准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立收集储运分拣处置渠道,定时、定人、定点,有序规范地向村民收购。

针对有害垃圾,由村民自行分类投放至村内设置的有害垃圾集中回收点,再对接相关部门回收。

针对其它垃圾,实行家用分类垃圾桶升级,住户将家中的其他垃圾投放至相应的其他垃圾桶。每日定时由清运员定点收运、分装清运,并装运至镇垃圾压缩站处理

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垃圾智能分类绿色积分管理系统,给每户注册绿色积分账户,通过垃圾分类住户可获取积分奖励,积分可到村内设立的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用品。建立上门考评体系,定时由考评员上门检查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

分类垃圾回收处置流程规范表

分类垃圾

运营流程

易腐垃圾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其它垃圾


分类投放

定点投放至易腐垃圾桶

户暂存待收或定点投放

定点投放至有害垃圾回收桶或箱

定点投放至其它垃圾桶

分类收集

定点定时收集

定点定时收集或回收公司回收

定点定时收集

定点定时收集

分类清运

集中清运

集中收运或上门回收

每月21日集中收运

集中清运

分类处置

易腐垃圾处置点或进镇垃圾压缩站

由余姚市再生资源公共回收服务平台统一回收

暂存镇垃圾压缩站,转运至余姚市有害垃圾收集中心统一处置

进镇垃圾压缩站

(二)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进行配置

1、户用4色分类垃圾桶:采用标准4色垃圾桶模式,分别标注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建立垃圾智能分类绿色积分管理系统的行政村,为每户的垃圾桶加载智能身份芯片卡,卡内写有每户身份信息,便于评分。

2、集中投放4分和2分分类垃圾桶:每个行政村在每个自然村主要路段、广场、村委等地设置生活垃圾示范投放点放置“四桶”,摆放易腐垃圾回收桶、可回收物回收桶、有害垃圾回收桶和其它垃圾回收桶。每个行政村每30户左右设置一个一般投放点,放置“两桶”,即易腐垃圾回收桶、其它垃圾回收桶。

3、各村按余姚市再生资源公共回收服务平台要求,设立再生资源暂存回收站点。

4、在镇垃圾中转站建立20平方有害垃圾暂存房,对有害垃圾密闭防渗存放。

5、鼓励建设垃圾智能分类绿色积分管理系统及积分超市:有条件的行政村可配备一套垃圾智能分类绿色积分管理系统,村民绿色积分账户内的积分可在村设置的绿色积分超市内进行消费,兑换成日常用品及其他商品。行政村设置一个积分超市,可根据便利性、经济性等原则与当地零售店或超市进行合作。

6、镇环卫站在条件成熟时(垃圾精准分类),建设易腐垃圾处置站(阳光堆肥房),将易腐垃圾倒入后进行微生物发酵成肥,用于全镇绿化带施肥。

五、宣传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村民在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全覆盖教育,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认知及参与水平。

、落实学校、幼儿园垃圾分类减量教育实践活动。全镇各中小学和幼儿园进一步加大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开设“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主题班会”活动,并固定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镇中小学要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并为师生学习、掌握、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深入人心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一是发挥媒体优势,开展平台式宣传。利用传统阵地外,充分发挥河姆渡政府网、“古韵河姆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媒体传播效应快、受众面广的优势,开展垃圾减量分类主题宣导活动。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宣传活动。发动志愿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场所对垃圾减量分类进行宣传普及;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开展群众面对面宣传和实操指导,深入开展社会化宣传推广活动;开设“生活垃圾分类巡讲课”,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

、开展“垃圾分类明星户”评选活动。制作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指导手册、环保袋、小扇子、倡议书等宣传品发放至居民家中,在家中设立4色垃圾桶分类示范角,引导村民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各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明星户”评选活动,根据每户人家的垃圾分类情况或积分情况,每年评选一批“垃圾分类明星户”,进行表彰。

、开展社会“垃圾减量,党政先行”专题讲座。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将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纳入职工培训的内容。各行业在各自领域内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加强对环卫、家政服务、餐饮等相关从业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培训。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2018年7月)。召开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指导各村确定因地制宜的实施方案。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分类行动百日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以党员干部带头,倡导勤俭节约办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迅速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2月)。根据试点实施阶段的相关情况,结合全镇面上好的做法和经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推进辖区内行政村垃圾减量分类工作;镇域实现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全覆盖。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对各村垃圾减量分类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提炼有效经验、做法,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各办公室、职责部门、村要高度认识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要按照工作职责,切实抓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社会事务办教文卫线要全面做好全镇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统筹,进一步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职能,确保各项任务的有序顺利开展,各村、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相关单位企业(银行、饭店、超市、农贸市场、商铺)等要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并确保工作的持续性。

(二)强化工作保障,健全保障机制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村要建立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长效机制,跟踪落实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工作持续有效推进。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垃圾减量分类工作,落实保障经费。

(三)强化监督检查,健全监管体系

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考核,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对各村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考评,加强对各村、各单位垃圾减量分类工作进度的监督检查,实行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每季度对全镇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情况检查通报,定期组织工作交流会或现场会,加强各村经验交流,促进全镇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有序推进和完成。

附件:1、河姆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河姆渡镇人民政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附件1:

河姆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为全面改善我镇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切实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稳步推进,经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吴微勋 

副 组 长:王根福  应雪琴

成   员:鲁红霞  郑军传  卢国君  韩银裕  郑  达        徐 存  诸鸿军  唐高勇  翁桦桦  袁根思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教文卫线,王根福兼任办公室主任,应雪琴任办公室副主任,宋惠慧、朱  柯、周立峰、沈利金、孙伟达、罗怀水、虞耀土、倪培华、俞善彪、柯国光、孙旱雨、张  庆、孙利国、孙红军、戴建华、程  洁、沈素飞及镇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行政村村长为办公室成员。 

附件2:

河姆渡镇人民政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全面推进河姆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村环境整治目标,切实改善我镇生态环境,创建优美、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制定本责任书:

一、目标任务

1、大力宣传,规范农户源头分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农户配备4色分类垃圾桶或标贴,引导农户规范开展源头分类,减少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分拣压力。

2、合理布局,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按照“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的总体要求和安全、方便、实惠的原则,依托余姚市再生资源公共回收服务平台,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完善城乡共享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3、配备设施,完善分类体系建设。各行政村每个自然村主要路段、广场、村委等地设置生活垃圾示范投放点放置四桶,摆放放易腐垃圾回收桶、可回收物回收桶、有害垃圾回收桶和其它垃圾回收桶。每个行政村每30户左右设置一个一般投放点,放置“两桶”,即易腐垃圾回收桶、其他垃圾回收桶。因地制宜采用成熟可靠、经济实用、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的垃圾处理技术,提升垃圾处理综合效益,达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的。

4、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定村规民约,或通过与村民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的形式,发动村民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增强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提升乡风文明。

二、目标考核

镇社务办将会同镇督查办组织考核组,不定期对各行政村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每季度通报考核结果,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参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