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虹映:在家门口打造艺术殿堂 | |||||
| |||||
别看余姚娃姜淳亮、史展铭、董奕沁、胡欣妍等,年龄只有八到十岁,可他们闪烁“星光”,曾在电影《大闹东海》《京城81号2》《长征》以及电视剧《锦衣夜行》《凤凰无双》《盲约》等多部影视作品中饰演角色。 毫无例外,这些“星娃”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创业青年马虹映创办的余姚市德艺艺术培训学校的“学生”。 梦想做多才多艺的魅力老师 1991年出生的马虹映,是德艺艺术培训学校的创始人。 小时候,马虹映一直有个舞台梦,表演梦。初中毕业,她终于有了自主的选择能力,说服了父母选择了宁波文艺学校。 进入艺校,她很崇拜专业老师的多才多艺、自我魅力,并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梦想自己也能成为老师一样的人。 艺校的日子很充实。马虹映说,影视表演专业要主攻“声、台、形、表”四个课程,每天练早课、念台词,排练厅挥洒汗水,然后再到教室学习文化课。 在校期间,马虹映经常得到实践和锻炼,曾在老师带领下参加宁波市青少年话剧大赛,作品《雷雨》荣获宁波市一等奖。艺校毕业,马虹映去上海戏剧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表演专业深造。此后,又被重庆大学录取。毕业后,经艺校老师推荐,马虹映去到宁波电视台拍摄《得月街》,也在宁波市青少年宫教学生主持表演和童话剧。 将少儿模特课首次引入余姚 在余姚经历了2013年的那场水灾之后,看到好多患难与共的家庭携手走过水灾的温情画面,作为独女的马虹映在这一年的年底回到了父母身边。“陪伴也是一种幸福。”马虹映说。 在家赋闲不到两个月,马虹映跟父母提出办所艺术培训学校的打算时,母亲摇头,父亲摆手。最终,好不容易做通了父母的工作。 2014年5月8日,马虹映的德艺艺术培训学校挂牌,开设少儿模特、主持表演、舞蹈等课程,其中,少儿模特课程首次引入余姚。 为什么叫“德艺”?马虹映自问自答,因为我的专业老师经常教导“艺术源于生活,做事先做人,学艺先立德”。 马虹映说,原以为做艺术培训并不难。没想到,艺术机构运转起来:前台,外联,内务,排练带队,上课……一切的一切都是她,每天忙得像陀螺。 不过,付出总有收获。从一间教室,十来个学生开始,4年来,马虹映以育德、育艺为根本,专注培养自信、阳光、坚强、勇敢的孩子,洒下了一路金灿灿的脚印。学校拥有5个教学点,学员近800人。“德艺”娃在浙江电视台录制节目近500人次。 在家门口打造艺术殿堂 2014年10月,“德艺”独立承办了第一场大赛——浙江电视台少儿模特大赛余姚赛区。 活动前一天,天公不作美,原本花两万元搭建的室外舞台无法使用。好不容易找到替换场地,舞美说室内要加灯光,灯光还要支付近万元。 赔多少钱已不重要了。于是,连夜舞台搭建,马虹映陪着工人师傅搭建到凌晨两三点钟,并打电话告知家长海选场地变更消息。 次日,海选顺利进行,并在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 就在马虹映想歇口气的时候,有人在某论坛发帖造谣,说比赛“有内幕、赛前没彩排”。 “这真的让我心力交瘁,自己辛苦了那么久,付出那么多,为200个孩子提供了锻炼机会……”马虹映说,因为不知道如何粉碎谣言,好几天下班后就坐在车里,哭很久。 争议,在孩子们走上决赛舞台的那一刻烟消云散。浙江电视台少儿模特大赛余姚赛区获得佳绩:黄清雯夺得冠军、韩昊霖夺得季军、王煜颖获得最佳优秀奖。 马虹映告诉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并更要为此努力。 保护和培养兴趣是天职 近日,德艺少儿艺术学校口才班学生张嘉怡、许丹彤和陈泉忻,参加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中传花少语言能力大赛,一路过关斩将,分别荣获全国语言艺术金银奖。 “每个孩子都拥有艺术的心灵。”马虹映说,她愿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让热爱艺术的孩子们收获梦想的荣耀。“所以,我们坚持艺术课堂教育+实践锻炼表演共同进行。” 马虹映认为,艺术培训是一个美育项目。认识美,感受美,学习美。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性情,积极高尚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艺术给人更多自信和爱。 保护和培养孩子兴趣是老师的天职。马虹映说:“德艺”专业老师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兴趣培养。 如今,“德艺”已成为北京市音乐舞蹈学校余姚唯一指定教学点,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考级会员单位,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专业考级单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