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276X/2018-00501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文件编号: | 余教〔2018〕85号 | 生成日期: | 2018-08-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市教育局 |
余姚市教育局关于成立中小学德育工作 “两中心一基地”的通知 | |
各直属学校(单位)、乡镇(街道)教辅室、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省“德育三十条”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余姚市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整体部署,为全面对接和推进“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余姚教育综合改革,经研究,决定成立余姚市德育发展研究指导中心、余姚市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余姚市学科德育教研基地。德育工作“两中心一基地”在余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一、目的意义 为了适应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教育局决定成立中小学德育工作“两中心一基地”,相关机构秉持“研究与指导并重,发展与创新并举”的指导思想,全面搭建一体化的德育工作平台,打造一流的德育思想智库、一流的德育工作队伍、一流的学科德育课程体系,发挥规范管理、创新研究、业务指导和成果推广的职能,推动余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职责 (一)余姚市德育发展研究指导中心 1.决策咨询。根据国家、省、市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要求,研究制订我市中小学德育发展规划,构建我市中小学德育发展指导体系,为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政策指导和专业咨询; 2.德育研究。统筹规划全市学校德育研究和课题管理;开展德育学术交流活动,承办或协办有关德育会议、论坛;搜集整理全市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完善数据库建设,丰富德育资源内容,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典型案例,整体提升全市德育工作水平; 3.工作指导。指导各乡镇(街道)、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活动机构等构建特色品牌德育,开展相关特色德育活动; 4.业务培训。整体规划全市德育干部专项培训;安排全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交流工作;指导全市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探索家校联动有效模式,协助做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数字资源库建设工作。 (二)余姚市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 1.指导全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含学生成长导师等德育队伍,下同)建设,制订班主任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统筹管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培养培训工作; 2.组织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领域的学术研究与经验交流活动,开展班主任及德育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指导各乡镇(街道)及学校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3.组织实施班主任专业发展序列打造,搭建班主任专业成长平台,开展班主任专业序列评选,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制订相关考评管理办法,指导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 (三)余姚市学科德育教研基地 1.设计完善学科德育指导细则,加快学科德育系统化建设,完善学科德育研究发展框架和路径; 2.探索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构建包含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学科德育理论体系; 3.开发德育精品课程,建立德育精品课程资源库,指导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建设,推进资源基地课程开发; 4.指导全市学科德育科研,组织开展相关学科德育教科研活动。 三、组织机构 (一)德育发展研究指导中心(机构设在市教科所) 德育发展研究指导中心主任由市教科所所长担任,副主任由1—2名副所长担任。中心工作人员配置实行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配备兼职德育研究员1名,兼职人员由指导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聘用。 (二)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机构设在市教师进修学校) 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由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分管班主任工作的副校长担任。中心工作人员配置实行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由教师进修学校统筹安排,其中专兼职人员不少于1名,兼职人员由指导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聘用。 (三)学科德育教研基地(机构设在市教研室) 学科德育教研基地主任由教研室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教研室副主任、职成教教研室副主任各1名担任。基地工作人员配置实行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配备兼职德育教研员1名,兼职人员由基地根据工作需要聘用。 四、经费保障 市教育局按年度向“两中心一基地”下达项目任务,按任务提供必要的专项资金支持,专项划拨到市教科所、市教育局教研室、市教师进修学校账户,专款专用。 余姚市教育局 2018年8月29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