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公文 > 余政办发 > 2016
索引号: 002972698/2016-19096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文件编号: 余政办发﹝2016﹞51号 生成日期: 2016-08-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市政府办公室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余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7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余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    录
  

前  言……………………………………………………………………………1
  一、余姚气象事业发展现状  …………………………………………………2
  (一)主要成就  …………………………………………………………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面临的发展形势与需求  …………………………………………………7
  (一)面临的发展形势    ………………………………………………  7
  (二)主要社会需求  ……………………………………………………8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0
  (三)发展目标    ………………………………………………………11
  四、主要任务      ……………………………………………………………  11
  五、重点工程    ………………………………………………………………14
  (一)余姚市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    ………………………14
  (二)气象科普基地工程    ……………………………………………21
  (三)农村气象保障工程    ……………………………………………22
  (四)项目投资安排  …………………………………………………  23                                                    
  六、保障措施    ………………………………………………………………24
  (一)进一步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    ………………………………24
  (二)加大对气象事业的公共投入    …………………………………24
  (三)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    ………………………………………24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25
  (五)加强党的建设,发展气象文化,提升气象文明程度…………25
  前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贯彻落实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各项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余姚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创新突破、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把握好气象事业发展方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努力实现气象事业的大发展。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编制和实施好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于加快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及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积极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应对资源压力、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为我市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打造现代化创新型山水城市”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规划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苦干意见》(国发〔2006〕3号)、《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通知》(甬政发〔2012〕75号)、《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16年—2020年,规划范围为余姚市行政区域。
  一、余姚市气象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气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市气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科学管理为支撑,面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需求,积极推进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市的气象事业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气象服务为防灾减灾、保障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主要成就
  通过“十二五”的建设(到2015年末),我市已初步形成设施先进、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服务高效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监测设施的先进性得到提升,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有所提高,气象信息发布手段不断扩大,市民获取气象信息渠道更为广泛、时效更为快捷,气象科普教育进一步普及规范,使我市气象事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1.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重点区域(行业)气象服务等系统进一步完善,气象延伸服务得到加强。
  (1)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农村气象监测设施建设。乡镇中尺度自动站达到42个,其中涉及农业的监测站点17个;建成临山农业园区(滨海农业先导区)小气候观测站,尝试通过观测、科研,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气象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效益。二是开展农村气象信息传播设施建设。通过面向全市行政村(社区)安装气象预警广播、气象LED显示屏,提高气象信息接收覆盖面,至2015年底覆盖率达100%。三是积极开展为农服务。开展我市重要作物杨梅、水稻的全生育期气象服务工作,及时发布各类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农业气象月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到2015年底农村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服务中心、农业种植养殖大户等共500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使为农气象服务受众面扩大到2300余人。
  (2)开展重点区域(行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强化气象延伸服务。一是开展多灾种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建成和升级涉及城市、交通、生态环境、雨雪冰冻的监测站点17个,同时还建有5个能见度站、1个大气成分(灰霾)观测站、3个负离子站、5个大气电场站、1个闪电定位站、1个太阳辐射站、11个雪深观测站等生态气象监测设施。二是开发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产品。增加了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城市积涝、道路结冰和灰霾天气预警;开展铁轨温度和能见度等观测项目为高铁建设和开通提供专项气象服务;加快生态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在余姚市气象局挂牌成立宁波生态气象中心,承担全宁波市生态气象预报专业服务,包括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生态气象网站维护,生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以及其它涉及生态气象服务的相关工作。三是积极实施以农业抗旱、森林防火、水库增水和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五年共增雨7次,发射火箭弹42枚,完成了人工影响天气常态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提升人影作业的装备水平。
  2.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系统建设,提高对台风、高温等气象灾害以及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及预警能力。
  (1)余姚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工程建设情况。一是完成余姚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改善和加强了我市国家气象站的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其中新建新型自动气象站2套,于2014年6月初开始进行常规业务运行,加装辐射观测站1套。二是余姚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二期工程(预计投资1470万元)于2014年3月正式立项,截止2015年12月底已完成前期工作并正式开工。
  (2)开展气象监测预报及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密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监测站点的布设,2015年末达到18个。二是积极推进气象预报业务建设工作,完成了县级预报服务平台升级改造,预报时空精度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率比2010年提高3%左右。中期气象预报时效延长到10天。建成了高速信息传输网络、高清视频天气会商和气象数据处理系统。三是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全网(市域内所有手机用户)发布能力建设。通过软件的升级、平台的改造,初步实现最快能在30分钟内进行全网预警信息发布的能力。
  3.推进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1)推进乡镇、村等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气象设施建设。除上述气象监测和传播设施外,中国气象频道正式落地余姚(余姚数字电视64频道),同时也开通了预警广播,播出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和气象科普知识等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市民获取气象信息的能力。二是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局每年投入5~10万元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五年来,气象科普宣传现场受众超15000人次。
  (2)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一是开展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完成全部21个乡镇(街道)和30个行政村(社区)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和“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村)”创建;同时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组建330多名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开发区)均有1名以上的气象协理员,每个行政村(社区)有1名气象信息员,并加强气象协理员信息员考核管理,出台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考核办法等,每年组织召开1-2次气象信息员和协理员工作会议,重点就做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及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进行部署。二是完成乡村气象服务站建设。按照  “五有”标准在村、社区开展了“乡村气象服务站”建设,到2014年底所有村、社区已全部完成。三是提升政府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政府层面,专门发文成立余姚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及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气象灾害防御的应急指挥、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修订、完善了《余姚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余政办发〔2012〕125号)和《余姚市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余政办发〔2015〕4号)等相关规章,同时也印发了《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余政办发〔2012〕124号),就进一步推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作出了规定。同时在乡镇(街道、开发区)和部门层面,有2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和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提升各地、各部门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发挥了作用。另外,建立多部门气象观测数据及相关监测信息汇交共享网络、共享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目前已与公安局实现视频监控共享,已与水利局实现水文、雨量信息共享,与住建、民政部门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城区积涝气象预警服务和基层气象综合防灾体系建设,与国土局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工作,与环保部门做好空气质量预报和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农林局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专家会商和灾害调查,联合组建人工增雨作业队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总的来说气象事业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我市防灾减灾需求不断增长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有待加强。特殊天气和灾害性天气,气象监测数据与预报、预测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市仅有地面气象观测,缺少垂直气象探测;仅有常规气象要素观测,缺少针对性的生态环境监测、农业气象专业监测。
  2.气象预报预测能力亟需提高。社会公众和各行各业对气象预报预测的期望越来越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气象资料加工处理和共享供给等综合业务能力不强,需要加快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
  3.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气象保障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需要不断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均等化。气象服务产品单一,灾害性天气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不够,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对余姚市域,缺少系统性的气象灾害风险分析。
  4.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高速发展的余姚经济社会需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气象防灾减灾规划不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市、乡镇(街道)、村网格化气象信息传播机制、灾害性天气应急准备和组织机制、部门联动和协调机制仍需完善。
  5.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和气象为农服务缺乏专业人员,这与余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也制约了我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
  二、面临的发展形势与需求
  (一)面临的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更是给我市带来了发展新动力、新空间。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还在深入发展,全球能源、资源版图和地缘政治环境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国内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中高速、中高端、新动力、新矛盾”为特征的新常态。从余姚本地看,我市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建设,已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将紧紧围绕余姚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这一主线条,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六大升级”战略,更加注重推进经济转型,更加注重提升城乡品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更加注重建设文化强市,为此,我们也应准确把握及时谋划,结合本地实际,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的气象事业。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国家和社会对气象的需求越来越高。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未来5年是关键时期,为此我们余姚气象要紧跟中国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和宁波市气象局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气象事业发展的业务布局和功能定位,认真落实好气象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努力使气象服务能基本满足我市防灾减灾需求不断增长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主要社会需求
  1.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
  我市地处浙东宁绍平原,受海洋、平原和山地等地形地势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经常会受到台风、暴雨、高温、干旱、雷电、低温冷害、雨雪冰冻、浓雾以及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别是2013年“菲特”台风给我市带来了较严重的灾害,为此我市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较高,同时关注民生、注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是全社会的热点问题,做好对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减轻其带来的损失是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准确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加速向互联网化、移动化、智慧化方向推进,“互联网+”引发经济社会结构、组织形式、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气象作为基础性科技型事业,必然要求气象现代化的推进,要符合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要能够适应信息化的工作要求和满足信息化的服务需求。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智慧气象平台建设,提升气象信息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能力。
  3.气象服务专业化的需求。
  社会各行各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也要求我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特别在气象为农服务方面,气象部门应切实履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气象保障职责,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气象事业有机统一起来。在气象为“三农”服务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需求:
  (1)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因误报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2)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宣传,扩大农村气象信息的覆盖面,让更多农民受益;
  (3)完善农业发展保障体系,提高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水平;
  (4)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4.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以及余姚市委市政府分别做出“五水共治”、“美丽浙江”、“  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  、“  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战略部署,要求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风险,也要求我们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业务能力建设和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县域突发暴雨精细化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切实增强基层气象现代化水平和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为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余姚市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依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气象改革,不断增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气象创新活力,提高气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防灾减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安康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面向需求,服务引领。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余姚市“十三五”期间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以需求牵引服务、以服务引领事业发展。
  2.科学发展,争创一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转变事业发展方式,提升“四个能力”,使我市气象事业发展与余姚经济发展的地位相适应。
  3.依靠科技,人才强业。加快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气象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和创新能力与现代气象业务的需求基本适应。气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台站气象设施实现标准化、现代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基本满足气象业务服务要求。
  具体指标: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6%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以上。气象监测、预报覆盖到乡(镇),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6%,突发暴雨、局地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时间提前32分钟。24小时天气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探测环境得到稳定有效保护。
  四、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内,将通过重点开展以下七项工作来提升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带动气象现代化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一)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做好观测设备的更新维护,开展能见度、天气现象和固态降水等自动化观测系统建设,加密区域自动观测站网,达到重点区域间隔4.5千米的密度;增加微波辐射计等气象垂直探测系统建设;升级完善业务专线和4G无线通信为基础的业务运行保障网络,搭建气象信息系统和资源服务系统;完成市(县)级气象计量检定标校系统,开展气象仪器的本地化检定标校,提升气象观测准确度和稳定运行能力。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应对极端天气,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保障城乡运行安全。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技术支撑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系统。完成“县域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建设任务,完善强对流天气特别是暴雨天气的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建立本市高影响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系统。
  (三)气象服务现代农业。
  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性、多时效、多目标、定量化的现代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系统和多元化、多时效、精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评价、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提升我市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专业专项气象保障服务。
  开展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的气象环境评价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升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加强与环保、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合作,进一步提高宁波生态气象中心服务能力,联合开展全市主要公路、山区的能见度、暴雨(雪)、结冰、路面状况等的观测预报服务;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落区预报;引进卫星遥感产品自动生成技术,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开展森林覆盖率、水体覆盖率、植被叶面指数、蓝藻监测;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网,开展四明山和余姚(或扩大到宁波)城区负氧离子对比监测;建立网格式气候数据资料库和气候模型,开展气候变化对余姚(或扩大到宁波)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开发主要湖泊、河流蓝藻水华气象预测指数;评估山区绿化率和禁止秸秆焚烧对城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五)建设气象科普基地。
  建设以气象等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教育基地,加大气象及其灾害防御等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市民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六)进一步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1.规范和发展乡镇(街道)、村(社区)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促进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和社会化。为全部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配置智能终端、气象工具包。
  2.搭建县(市)级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联动平台,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农林(海洋)、水利、交通运输、旅游、电力、卫生、安监、信息、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行业领域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局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预警联动情况,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中的重要事项。
  3.强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对接,建立用户参与的气象服务产品形成机制,推进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由单一的气象信息服务向面向基层的综合化服务发展,提高气象服务智能化水平。
  (七)“一流气象台站”建设。
  按照《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改善我市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台站综合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省局标准,建成探测环境较好、运行稳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较高、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气象台站。全面提升我市气象现代化基础支撑能力。
  五、重点工程
  (一)余姚市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
  在余姚市内加密气象观测网络,为气象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同时,本项目根据《浙江省县域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建设(指导)方案》要求,建立形成完善、高效的县级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推进浙江省县域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的加快建成,为“五水共治”提供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项目的实施也是提升余姚气象综合业务水平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更好地助推余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建设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观测系统,二是县级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具体如下:
  1.观测系统。
  观测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区域内自动观测系统的更新和建设,以及装备维修平台、微波辐射计系统和雨量标校系统的建设。
  (1)自动观测系统的更新和建设。做好观测设备的更新维护,开展能见度、天气现象和固态降水等自动化观测系统建设。拟在区域内城区、热门旅游景区、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新增1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点,通过优化布局和加密建设,以完善区域内气象监测网络。新增4要素(风速、风向、气温、雨量)和6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自动气象观测站各5套。
  (2)新建装备维修平台。为满足日益增多的区域自动站的日常维护工作需要,拟建设一个机动性较强的现场维护和应急维修平台(与雨量标校系统结合建设),其建设内容主要为配备常规的装备维护维修设备,包括钳形表、直流稳压电源、常用维修工具、巡检车等。
  (3)新建雨量标校系统。由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在大量降水后存在较大的性能漂移,需进行维护调整,为此需配置一套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校准器维护调整设备用于对雨量传感器进行标校,具体包括1套移动计量巡检系统(车载设备主要针对降水、温度和风速传感器的现场检测)、1套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标准信号源。同时,在余姚市气象局内按照标校实验室标准对现有部分功能用房进行内部改造,改造面积约50平方米。
  (4)新建低空探测系统——微波辐射计。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尺度天气的全天候监测,在余姚城区新增一套微波辐射计,以增强对台风、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系统的应急观测能力,为提高预报预警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2.县级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为增强对余姚市范围内暴雨的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按照《浙江省县域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建设(指导)方案》要求,构建形成一套完善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包括突发暴雨监测系统、精细化暴雨预报系统、暴雨次生灾害风险预警系统、预报预警检验系统、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支撑系统、智慧气象及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具体各系统建设内容如下:
  (1)突发暴雨监测系统。
  系统由暴雨监测系统、气象资料质量控制系统及气象数字化显示系统等3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的建设内容如下:
  A、暴雨监测系统。
  主要为软件系统的开发建设,为自动站实况暴雨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满足实况暴雨、城市积涝暴雨的监测预警需求。
  B、气象资料质量控制系统。
  主要为气象资料质量控制系统软件的建设,以实现原始观测资料采集和上传、台站元数据采集和汇交、省级疑误数据报警信息处理、疑误数据信息确认和反馈。
  C、气象数字化显示系统。
  主要负责对省级下发的预报和服务产品进行应用、修订和反馈。
  (2)精细化暴雨预报系统。
  系统包括0-12h短时临近预警系统、12-360h精细化暴雨预报系统、15-30d延伸期预报系统等3个子系统。
  (3)暴雨次生灾害风险预警系统。
  暴雨次生灾害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乡村暴雨风险预警、城市积涝预警、暴雨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等3个子系统。
  A、乡村暴雨风险预警系统。
  针对暴雨引发的乡村次生灾害包括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地质灾害等,建立次生灾害的分析和预报模型,由短时临近和中短期预报系统提供的降水格点产品和面雨量预报产品利用不同的预报模型,计算引发次生灾害的风险。
  本项目主要根据省级开发的预警产品制作针对性强的服务产品,并建立快速发送机制。同时,对次生灾害个例进行收集、上传,并通过次生灾害个例库不断检验修订本地临界雨量阈值,达到逐步提高次生灾害风险预报准确率的目的。
  B、城市积涝预警系统。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余姚市城市气象灾害进行普查、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准确可靠的余姚市城市内涝预警模型。通过相关软件的开发建立余姚市城市积涝的监测、预报、预警、灾害风险评估一体化的系统,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快速提供准确的防洪排涝减灾对策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重现期等级的暴雨过程进行积涝灾害模拟,客观表达余姚市暴雨特征,提供余姚市室外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为余姚市合理规划和预防灾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C、暴雨次生灾害风险评估。
  对暴雨次生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灾害相关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灾情数据库和历史灾害案例资料库,并建立灾情统计分析系统。余姚市级系统主要依托省市级系统所建立的灾情数据库、历史灾害案例资料库和灾情统计分析系统,对发生在本地的暴雨过程进行次生灾害类型的灾情查询、统计,同时检验评价每次风险预警产品,包括检验灾害风险的预估能力,检验灾害风险预警的准确率、预警提前时间量和预警服务效果,并将作为灾害案例存入数据库。
  (4)预报预警检验系统。
  主要为余姚市预报预警产品检验系统的开发,加强预警产品的检验,包括预警信号的检验以及客观或主观订正的次生灾害风险预警产品的检验,如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等预警产品以及县域面雨量产品的检验。
  (5)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支撑系统。
  主要分为基础网络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和数据环境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A、基础网络系统建设。
  (a)建设市、县两级广域网不同运营商双链路、双路由设备的MSTP数据网络,并互为冗余热备,以满足资料传输、接收、电视会商等高时效、高可靠性的需求;
  (b)优化网络传输、县级局域网结构,按照业务相关性,调整业务、办公、互联网访问等业务功能的网络接入,减少传输环节,实现系统间高效数据交换,提高局域网的数据交换性能,从而提升信息传输时效性;
  (c)升级核心网络设备,提升广域网带宽,市县间链路带宽不低于20Mbps,提升宽带网的传输能力。
  B、数据通信系统建设。
  依托省内气象广域网,直接向省级中心传输各类观探测资料、传输精细化预报订正产品,接收国家级下发的各类观测资料和产品,接收省级和地市级下发的各类预报产品,与本地域行业部门之间传输和交换资料。在本地实现省局和宁波市气象局发布的气象服务信息的数据展现、数据检索下载、数据推送/获取。
  C、环境场地支撑系统。
  建立机房基础设施系统为本工程县级气象部门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提供运行的场所。
  (6)智慧气象。
  做好暴雨精细化的预报预警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依托上级部门的气象云平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一云一网一系统”,提升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化水平。
  A、“云”计算。
  依托气象云、对接政务云、有序发展私有云,构建结构稳定、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云系统。升级云计算环境下信息网络,构建云存储,在满足余姚市气象业务所需的数据进行短期存储和管理的前提下,结合大数据管理分析技术,升级精准化信息数据处理、产品加工系统。
  B、全媒体预警信息发布网。
  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进气象信息融入社会公共信息发布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通信以及移动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高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覆盖面。建立基于用户位置和预报请求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键式”全媒体全网快速发布系统。
  同时完善暴雨预警信息服务发布系统,主要开发短信、微博、微信发布系统软件,在全市302个社区(村)、1个气象局接待大厅、3个车站、2个行政服务中心、5个医院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共计设立270套气象信息液晶屏终端服务系统,并对服务平台软件进行开发,进一步拓展以暴雨预警信息为重点的综合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C、气象灾害移动分析系统。
  依托上级部门的气象云平台,应用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开发应对包括暴雨在内的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移动预报分析系统,为移动用户做好暴雨等灾害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7)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能力,需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设  HYPERLINK  l  "_Toc300215817"  电子沙盘气象应用和高清视频互动会商系统。
  HYPERLINK  l  "_Toc300215817"  电子沙盘气象应用子系统:用高程数据建立电子沙盘表面模型,并对高程数据、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在三维场景中建立了渲染过的余姚电子沙盘模型,实现电子沙盘的集成显示、基本地图操作、各类气象监测资料、预报服务产品的叠加显示、属性查询,提供直观形象的三维显示平台。
  高清视频互动会商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市级、县级和乡镇(街道、部门)三级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的视频会商,可以使用多种通信方式与各方进行视频通话,现场指挥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全方位高效有序的指挥和调度。
  (二)气象科普基地工程
  建设以气象等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教育基地,加大气象及其灾害防御等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市民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分三个内容,具体如下:
  1.山地气象科普步道。
  为提高全体市民的科普知识,及防御气象等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考虑在新建的气象观测场(黄山)周围,建设以气象为主题的具有休闲、健身和科普教育功能的“气象科普步道”。主要是在道路、标志等各类设施上烙上气象科技内容,将气象科技、科普等知识融入公园的自然景观中,实现方式以植被、雕塑、景观为主。
  2.室外气象科普展区。
  主要考虑在气象局业务楼周围建设,旨在塑造气象文化气息,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如常用的气象知识和天气符号,并以图片、雕塑、石刻等实现。同时,建设一些人工影响天气模型,如人工增雨,人造彩虹等。
  3.室内气象科普馆。
  室内部分主要突显现代气象科技发展成果,模拟和体验典型气候事件,展现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的影响等,主要通过图片、文字、影像、声光电、实景等手段,多方位多角度地向人们传达各种气象灾害科普知识,过程力求趣味性、参与性和知识性。
  (三)农村气象保障工程
  1.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健全基层气象灾害三级防御体系,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创新乡镇(街道)、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与服务保障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基层组织和公民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2.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资金扶持项目。
  (1)农业气象监测体系。建设农田小气候和土壤墒情监测点各2套,开展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2)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普查。加强与农林部门的合作,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普查工作。
  (3)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开展余姚市农业气候区划研究,为我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4)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建立针对我市主要农、林、渔产品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预报系统,建立一套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气象预警指标,及时为农户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对于气象条件变化及时作出预警,为农户提供气象保障,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四)项目投资安排
  余姚市气象十三五规划工程项目总投资3618万元,由余姚市级财政和上级气象部门共同出资。  HYPERLINK  "十二五规划PPT余姚气象十二五规划送审稿(附表).XLS"    "_parent"  其中:
  1.余姚市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建设1498万元。
  包含两项内容:(1)观测系统建设;(2)县级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2.气象科普基地建设1800万元。
  包含三项内容:(1)山地气象科普步道;(2)室外气象科普展区;(3)室内气象科普馆。
  3 农村气象保障工程项目资金320万元。
  包含二项内容:  (1)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2)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资金扶持项目。
  项目建设时间为2016年—2020年。
  六、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
  积极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强化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坚持需求牵引、规划切入、项目带动的原则,推进余姚气象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气象服务功能。
  (二)加大对气象事业的公共投入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要按照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纳入政府规划和各级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政府对气象发展投资的主体作用,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为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财力支撑,实现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
  贯彻落实和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透明、高效、规范、公正地履行气象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强化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预报发布、人工影响天气、施放气球、防雷减灾等管理工作。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中防雷相关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防雷行政执法,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率。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加大对自主创新、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气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气象业务和科技骨干队伍,建设具有过硬政治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管理能力的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队伍,形成能够应对服务需求和竞争要求的气象科技服务队伍,使气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余姚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加快科研和业务体制创新,推动科研业务结合,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深化与国土、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业务、项目合作和交流,促进社会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五)加强党的建设,发展气象文化,提升气象文明程度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两学一做”等活动,重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政风行风建设。继续发展先进的气象文化,弘扬气象人精神,为气象事业发展凝心聚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气象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下载相关附件:余政办发〔2016〕51号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gd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