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744998301/2016-00122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文件编号: 余旅〔2016〕4号 生成日期: 2016-01-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余姚市旅游局2015年度工作总结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文化旅游休闲胜地和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宁波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积极适应旅游经济新常态,顺应发展大趋势,把握发展大方向,以更大力度推动旅游业加快转型提升发展。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13%。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余姚旅游产品体系。
  (一)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启动并完成《余姚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余姚四明山第一高峰青虎湾岗旅游概念策划。参与牟山镇、临山镇、四明山镇等总体规划论证,鹿亭乡白鹿村、河姆渡镇罗江村等规划评审,为有关镇、村的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推出总投资约132.8亿元人民币的旅游招商项目12个,推出民宿招商项目14个。重点做好凤凰山庄和天下玉苑招商工作。由市主要领导带队赴京洽谈旅游投资项目,吸引投资商来我市考察调研。其中,总投资6亿元的凤凰山庄开发为“太阳城”养老养生项目顺利签约,并完成项目注册,各项报批手续正在进行中。全年累计接待来姚考察投资商10余批。四明山镇滑雪场、大隐勾践岭文化旅游区及民宿等项目招商进展顺利。
  (三)项目建设,集聚发展动力。总投资900万元的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陈列布展提升工程已完工。总投资750万元的“唐诗之路”项目已完成部分节点建设。总投资500万元的四明山3个观景平台项目已进入规划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总投资2000万元的香泉湾二期民宿项目和总投资700万元的姚江源乡村客栈已经完工并对外营业。总投资1.2亿元的四明山地质公园创建国家级地质公园相关配套设施,正在积极推进中。总投资72万元的上王岗古道和总投资300万元的陆埠镇兰山村休闲广场项目,预计2016年初完工。总投资1900万元的河姆渡4D影院已完工。总投资2675.2万元的牟山湖休闲度假区高速公路两侧600米范围段,已基本完工。同时,启动河姆渡遗址三期开发项目,扎实推进鹿亭中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建设。
  (四)品牌创建,提升发展品质。指导阳明温泉山庄创建3A级旅游景区前期工作,指导燕窝古道创建休闲旅游基地工作。推进各A级景区做好改造提升工作,跟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四明山森林公园、四明山地质公园、浙东小九寨和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等景区首批签署“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承诺书。
  二、积极创新宣传营销,着力加强一流的余姚旅游形象推广。
  (一)创新拓展各种宣传平台。继续加大与华东各类媒体的合作力度。突破常规,电商合作平台从2014的2家增至5家。与新华网、人民网、浙江在线等知名网站进行线上合作,开发、运行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与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大号进行合作。在上海正广和饮料瓶上打上余姚旅游广告。开拓了车载电视广告和上海小区户外灯箱平台。继续与《阿拉旅游》、《中国自驾游》等杂志合作,利用屋顶广告、LED屏等户外平台。制作了2只余姚旅游形象宣传片、余姚杨梅旅游推介PPT,更新了余姚旅游折页,筹备出版《姚味》书籍。
  (二)加大旅游客源地营销力度。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旅交会,以及宁波旅游江苏、福建、湖北推广活动,参加人员和成效均居宁波各县市区前列。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上海、苏州、杭州、温州的旅行社来姚考察踩线,并签约合作。围绕高铁游、大桥游、山海游,开展旅游推介促销,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在继续巩固上海、宁波一级市场的基础上,有效拓展了南京、苏州、无锡、杭嘉湖、金温台二级市场。成功撬动了杭州市场,余姚成为西博会的分会场。整合资源,精心规划了一批不同季节的旅游线路,并适时推出捆绑产品。鼓励旅游企业抱团出击,抢占市场份额。
  (三)办好节庆和特色主题活动。整合我市节庆资源,把所有的节庆合并成四明山旅游节和中国余姚杨梅节两大节庆,并力求活动与商业实效相结合。全年共策划举办了“羊年寻福到余姚”、中国余姚杨梅节、四明山旅游节之“春之律”、“夏之恋”和“秋之韵”五大系列40多项节庆主题活动。其中推出的“做一天小战士”、“四明七彩跑”等子活动,反响热烈,亮点纷呈。
  (四)调整旅游奖励扶持政策。把原来的景区奖励仅对市外旅行社,住宿奖励仅对市内旅行社,调整为对景区、住宿奖励的全方位开放。为适应自驾自助游新的旅游形态,加大与电商合作。继续实施城区团队餐和智慧旅游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引导企业增加智慧旅游建设的投入。大部分旅游企业已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推出了微信公众号,部分企业还直接搭建了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不少企业则以各种形式与携程、同程、驴妈妈等国内知名旅游电商平台合作,抢占指尖市场。
  三、努力做强农家乐,着力培育一流的余姚乡村旅游新业态。
  (一)继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全年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共接待游客438万人,同比增长22.68%;直接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20.05%。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经营户245家,包括山庄、农庄35家,星级农家乐146家。其中二星99家,三星40家,四星4家,五星3家。接待床位2674张,餐位20370个,直接从业人员4135人,分别比去年增加473张、730个和287人。农家乐整体投资规模达40860万元,比去年增加1030万元。
  (二)积极推动行业品牌创建。大力开展农家乐品牌上等级创建。九龙湾乡村庄园创建成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推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香泉湾山庄创建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园区);大岚柿林村被评为2015中国最美乡村;宁波香泉湾创建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身旅游示范基地;梁弄百果园评选为浙江省首届果蔬采摘基地。新增2家宁波市农家乐示范点、6家三星级农家乐、7家二星级农家乐。毛剑平等5名农家乐业主被推荐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我市旅游商品创意设计作品“杨梅瓷盘”获得2015省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三)大力开展产业规范提升工作。建立创建项目公示制度。全面落实农家乐星级规范管理。加强安全经营监管,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经营责任事故。组织农家乐业主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派员参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局长培训班,组织香泉湾山庄参加星级示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园区)创建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参加宁波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全省首批果蔬采摘基地发布会暨采摘旅游培训。组织9名经营业主进高校培训、3个乡镇(街道)的业主参加应急救护培训、60余名业主参加四明山区域乡村旅游培训班。举办全市重点旅游发展村乡村旅游培训班,组织部分业主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活动,提高农家乐从业人员素质。
  (四)全力做好信息服务和宣传推介工作。制作完成《余姚农家乐乡村旅游指南》,参加宁波市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提升项目座谈会。组织8家农家乐和农庄加入宁波农家乐营销联盟。邀请媒体对有特色的农家乐进行采访报道。组织余姚旅游商品及农副特产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义乌)旅游商品博览会、2015中国(宁波)休闲博览会、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博览会。组织四明湖开元山庄参加2015宁波市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成功举办四明山樱花红枫节、“神奇大岚”茶文化节、梁弄樱桃节、余姚杨梅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开展“寻找浙江乐活乡村”专题宣传和 “国庆去哪儿玩”专项推介活动,组织4家企业参加万达旅游嘉年华活动。
  四、切实加强行业管理监督,着力提升一流的余姚旅游产业素质。
  (一)认真开展行业评星创优。太平洋大酒店被评为2014年度宁波市十佳星级饭店,河姆渡国际旅行社、春秋国际旅行社、宁波国际旅行社分别被评选为2014年度宁波市十佳和优秀旅行社。辰茂河姆渡酒店创建成为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太平洋大酒店通过国家星评委的五星复评,余姚宾馆、中塑石浦大酒店、琴岛大酒店正在积极准备国家星评委对饭店的复评复核工作。余姚寰球国际旅行社创建成为省三星级品质旅行社,浙东杭州湾国际旅行社成为姚城第三家具备出境资质的国际旅行社。河姆渡、春秋、中青旅太平洋、名邦顺利通过星级品质旅行社的复核复评工作。全面开展第二轮《宁波市旅行社管理与服务规范》推广工作,指导大世界、寰球、中青旅太平洋等3家旅行社做好创建工作。三碧酒店积极争创五花级酒店,山里湾乡村庄园争创第一批宁波市特色客栈。成功引进品牌主题酒店ZMAX潮漫酒店余姚店。新认定6家旅游推荐饭店,余姚旅游推荐饭店增至11家。
  (二)重视抓好行业文明旅游。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市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组织旅行社学习贯彻《旅行社行前说明服务规范》、《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两个规范,提升对导游领队“一岗双责”的认识,修改完善有关引导文明旅游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奖惩措施。举办旅游不文明“随手拍”活动。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组织舜水中学近1800名学生开讲《我们需要文明旅游》,印制《文明旅游手册》1万份。
  (三)加大旅游市场监督和安全生产力度。建立群体性投诉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协作。开展黄金周、小长假等重点时段的联合安全检查。依法对旅行社广告发布进行专项整治,开展合同现场交流、学习、检查。加强旅行社团队用车专项督查。重视学生春游安全,主动衔接相关部门,召开全市旅行社安全负责人的依法租车、规范用车专项会议,组织3次联合用车安全突击抽查,从源头抓安全。对3家漂流景区开漂前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免费发放导游专座座套、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手册及《宁波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宣传片》或U盘。
  (四)继续重视企业节能减排。召开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暨培训会议,签订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全年指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措施。开展节能宣传月和全国低碳日活动。鼓励重点能耗旅游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余姚宾馆总投资50万元对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完工后每年将节能448.6吨标煤;阳明温泉山庄投入315万元,启动供热系统改造,完工后预计每年将节能1121吨标煤。
  (五)切实抓好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先后举办了线上企业统计培训班、全市导游人员业务强化培训、导游年审清卡和景区讲解员的考证培训班、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等各类培训35期,参与人员1680人次。指导琴岛国际大酒店、丹山赤水景区开展各层岗位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预防处置事故能力。举办“文明旅游我先行”2015余姚市导游(讲解员)大赛,组队参加2015年宁波导游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和多名单项奖。
  五、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一流的余姚旅游公共服务。
  (一)旅游功能设施再完善。完成总投资450万元的地质公园入口道路改造。完成总投资70万元的旅游景点交通指引标识体系建设,启动河姆渡遗址旅游标识系统设计。开展旅游厕所普查,推进厕所和停车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全市A级景区最大承载量测算及核定。调查梳理全市8条古道。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成余姚旅游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并启动运作,加强市本级旅游网站建设和维护。
  (二)全力助推四明山生态旅游区建设。完成《加快推进余姚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实施细则(初稿)》,加大对四明山片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乡村旅游发展示范镇1个,示范村6个,特色民宿3处,打造3条精品旅游线路。拍摄制作四明山农业旅游微电影,编制四明山民宿推介招商手册和手机PPT。建设完善一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宁波地铁二号线四明山专列设计工作。大力推进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项目,包括羊额古道修缮二期、姚江源茶园观光基地、柿林村旅游停车场等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7000万元。召开“唐诗之路”余姚段旅游开发建设座谈会。
  (三)旅游咨询服务和惠民活动再到位。加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认真做好咨询接待服务工作,全年接待来访3315批次、5848人次、来电3455个。加强导游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印发《余姚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工作手册》,完善和规范工作流程。组织开展“小候鸟”第二故乡欢乐游和特殊群体一日游活动。继续开展“幸福家乡欢乐游”活动,全年市民参加人次超过16.5万人次。
  (四)机关作风和效能服务再提升。认真搞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回头看”,启动开展“助万企转型、促万众创新”活动,优化完善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联系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转型升级。制定完善鼓励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奖励补助政策和《2015年乡镇街道旅游业考核办法》,努力提高政策绩效。认真开展宁波、余姚人大政协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加强旅游投诉受理工作,注重旅游投诉案例分析与通报。全年共受理旅游投诉75起,结案率和游客满意度均达100%。加强机关学习,强化政治纪律和廉洁自律,扎实开展“党员组织生活日”活动,不断优化机关干部队伍。

余姚市旅游局

2016年1月25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