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3375/2015-00840 | 内容分类: | 本单位文件 |
文件编号: | 余卫发〔2015〕72号 | 发布日期: | 2015-07-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市卫生局 |
余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加强夏季高温期间医疗服务和安全工作的通知 | |
各公立医疗卫生单位: 一、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患者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市级医院对诊疗范围内的病人一律不得拒诊。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实行全程负责。遇到复杂病例或诊断未明的病员,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及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本院无相关诊疗科目的,可邀请院际会诊,诊断明确后及时转科或转院治疗。中心卫生院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对非诊疗范围内的病人、病情危重病人,特别是对于儿童、孕妇和重症患者确需转院的,转院前须事先与接收医院医务科或总值班联系,以便上级医院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救治准备,避免延误治疗和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和事故发生。上级医院接到下级医院的转院请求时,应了解病情,在保证转运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收治病人。 二、切实加强门急诊一线力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要统筹安排门急诊医疗力量,可采取组建高温季节院内支援急诊医疗队、组建党员和团员青年支援队等措施,增加医护人员,充实门急诊一线医疗力量。在夜间急诊高峰时段,应根据病人就诊情况及时抽调医务人员支援急诊。同时,应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遇抢救病人或批量伤员时立即启动急救“绿色通道”。设有急诊或儿科门急诊的医院应进一步加强一线当班医务人员尤其是高年资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 市“120”急救站要高度重视院前急救医疗工作,动员一切力量,尽量做好急救车辆增派工作,确保患者急救用车的需要。要与各市级医院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合理分流患者,减少就诊等待时间。市采供血点要确保临床应急抢救用血,各用血医疗单位要按相关规定做好用血分级管理工作,加强临床应急用血管理,做到精准用血。 四、要多举并措,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人民满意医院的评议创建活动”和局提出的“精细化十条服务”举措,在应对夏季高温中,积极创新和改善服务,落实病区和门急诊的通风和各项防暑降温的惠民便民措施。充分利用预约挂号、诊间付费等信息化手段,优化挂号、收费、发药等环节的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各医疗机构应根据高温季节的医疗工作特点和病人就诊情况,及时调整午间门诊、夜门诊、双休日门诊的服务时间;及时调整预检、挂号、收费、发药等窗口的数量,缓解病人排长队现象。遇到台风、雷暴雨等灾害性气候时,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值班,应急医疗队随时待命,以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五、建立平安医院创建的长效机制,确保医疗安全工作 夏季高温期间医疗工作任务繁重。各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高温期间的医疗安全工作,切实加强重要部门和重点科室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内部安全隐患。各基层医疗机构,要特别加强夜间的行政、医疗和门卫人员的值班,对夜间来急诊的患者,卫生院的门卫必须要做到全程关注,直到患者离开医院;行政值班人员要落实巡查制度;要在门卫或门急诊大厅的醒目位置安装呼叫门铃或相应指示标识、,能让患者及时找到值班医师。要组织开展有关夏季期间高发病例的模拟演练,进一步完善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预案,增强防范和处置纠纷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余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5年7月20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