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公文 > 余政发 > 2012
索引号: 002972698/2012-19544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文件编号: 余政发〔2012〕74号 生成日期: 2012-08-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市政府办公室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余姚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现将《余姚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8月15日


余姚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新余姚的关键时期。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和惠农富民的新制度为农业发展提供千载难逢机遇的同时,农业发展也面临资源约束增强、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结构升级的挑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和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推进我市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为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明确“十二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划。
  一、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面临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好势头,较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70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递增7.7%、12.5%。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产业格局日趋合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8.5万吨以上。粮经作物收入比由2005年的16.21:83.79调整为2010年的16.09:83.91;林特产业加快发展,建成兴林富民镇2个、村26个;畜牧业在农林牧渔产值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生猪、家禽规模养殖率在90%以上;水产养殖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的生态养殖转变。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型农业业态蓬勃发展,加工型蔬菜、畜禽、水产、茶叶、竹笋、蜜梨、葡萄、茭白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经营机制日益更新。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涌现出农业龙头企业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3家,比2005年分别增加42家和87家,以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为主的其他市场主体层出不穷。农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拥有宁波市级以上名牌40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宁波市级以上注册商标7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6件;无公害产地88个,无公害农产品99个。规模化经营水平日益提升,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1万亩,新建成宁波市农业产业化基地16个。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步伐加快,粮食、万亩以上大宗农作物、生猪、家禽优质良种良苗覆盖率分别达98%、95%、99%和95%。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应用加快,种养制度不断创新,“十佳”推广模式应用更为广泛。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开展,1万余名农民参加了“绿证”和新型农民培训,建立1000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深入推进,以首席专家为龙头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快构建,服务社会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以来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35个,治理畜禽规模场75个,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以上。农村生态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拥有宁波市级以上森林城镇3个、绿化示范村140个,23公里沿海基干林带基本合拢,40.1万亩重点森林生态公益林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05%。
  ——涉农改革不断深入,维权制度更为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改革不断深入,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整顿规范。以政府买服务的形式不断创新,组建了由70名人员组成的基层畜禽防疫队伍和由316名人员组成的森林护林员队伍。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加快推进。村级“三资”管理更为加强,农民知情权、监督权日益扩大。
  总之,“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加、快速增长,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当前农业发展面临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虽具有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等许多有利条件,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
  1.农业发展受资源制约越来越明显。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新造耕地地力差;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匀流泾多,利用率低;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对江河水面挤占越来越严重,农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少,农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短缺与承载能力不足已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农业生态环境失衡现象一时还难以改变。我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随着科技进步、投入增加和综合治理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工业和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农业化肥农药过渡施用、农田废弃物处置等农业面源污染仍然较为严重。同时,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碳汇能力低,承受生态安全保障功能脆弱,不同程度地构成了对水体、土地、生物到大气的立体生态环境污染。高山区域花木转移力度不大,生态屏障建设难度加大。
  3.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还不相适应。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水平还偏低,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农村劳动力呈现弱势化、兼业化,科技难落实,管理水平难提高;农业经营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与农户还没有真正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乡镇级农技队伍断层严重,人员新增少、转岗多,推广手段单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投入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要求难以配套;高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不足,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有这些都不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全面接轨世界,人物流通,内外疫情复杂,防控难度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气候增多,各类病虫灾害发展日趋复杂,对农业发展的威胁增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律意识能力不强,产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发展健康、精致、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切实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我市在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宁波市和全省的前列。
  (二)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生态高效农业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法制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农业功能多元化、结构高效化、技术高新化、经营产业化、环境生态化。到“十二五”末,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5亿元、23700元,年均分别递增6.5%、11.5%。
  ——产业结构更为合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总产量18.5万吨以上,蔬菜瓜果播种面积30万亩以上、总产量70万吨以上,肉类、水果、渔业总产量各达到4.3万吨、7.9万吨、3.5万吨,榨菜、茶叶、杨梅等三大主导产业的优势更加突出,农业休闲等多种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发展基础更为扎实。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种养业主要品种良种良苗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动物强制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万亩以上,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素质进一步提升。
  ——主体带动更为强大。新发展宁波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以上,土地流转率达到4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提高到55%以上,品牌农产品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5%以上。
  ——生态体系更为完善。农作物秸杆、畜禽养殖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高效循环利用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5.05%以上,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新增林木蓄积量38.2万立方米,新增生态公益林8万亩,建成宁波市级以上森林村庄90个、森林城镇8个。
  ——机制体制更为灵活。农业要素市场更为完备,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更加活跃,为农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以土地、林权制度为主的改革深入推进。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优化农业区域空间布局
  根据我市农业用地总体布局、区域资源条件、经济技术优势和发展趋势,从推进产业集聚的要求进行农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一圈四带”的空间布局结构。
  1.整合提升城市农业发展圈。以城区周边阳明、梨洲、兰江、凤山、低塘、朗霞等6个街道和泗门卫星城核心区为中心,以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服务城市、美化城市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时鲜蔬菜、休闲渔业、生态园林以及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农业。
  2.整合提升滨海农业产业带。以小曹娥镇和黄家埠、临山、泗门三镇329国道以北的滨海平原为重点,依托滨海区域的土壤特性和气候特点,突出发展以榨菜为主的加工型蔬菜、蜜梨、葡萄、生猪、南美白对虾等农业产业带。同时,积极推进沿海基干林带建设。
  3.整合提升姚西农业产业带。以牟山、马渚两镇和黄家埠、临山、泗门三镇329国道以南的五个区域为重点,依托姚西地区的种养习惯和产业优势,主要发展以中华鳖、大闸蟹为主的特种水产、优质稻米、西山白杨梅等产业带。
  4.整合提升姚东农业产业带。以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陆埠(除洪山片外)四个区域为重点,依托姚东地区的历史传承和产业特色,突出发展年糕稻米、荸荠种杨梅、茭白、草莓、畜禽、苗木等产业带。
  5.整合提升山区农业产业带。以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大隐等五个乡镇和梨洲山区片、陆埠洪山片等两个区域为重点,依托山区水质、土壤等资源禀赋和气候特点,以保护森林、涵养水土、净化水质为目的,积极发展茶叶、竹笋等传统主导产业和小水果、高山蔬菜、洁水渔业等花木替代产业带,并挖掘独有资源潜力,发展中高端森林休闲产业。
  (二)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
  以高效农业“315”示范工程为载体,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30个高效农业示范点。
  1.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以粮食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稳定发展以优质稻为主的粮食生产,粮食功能区达到“双千”目标。积极发展以榨菜为主的加工型蔬菜,不断延长蔬菜产业链,提高蔬菜附加值。大力推广标准化大棚等促早提质技术,推广应用稻茭轮作、茭菜轮作、茭鸭共育、茭田养鳖等生态种茭模式以及茭草综合利用模式,提高茭田综合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茭白复种面积达到6万亩,产值达到4.2亿元。大力发展适合速冻加工、冷藏保鲜的甜玉米、小黄瓜、辣椒、西兰花、鲜食毛豆、紫色番薯、香椿、菌菇等加工与保健型蔬菜的发展;积极发展草莓等设施型时令蔬菜和山地反季节蔬菜生产,以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以农业特色产业与山区、水乡的自然风貌、乡风民俗以及河姆渡稻作文化等为依托,创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林业。以推进规模化、现代化、优质化、产业化、品牌化“五化”建设为抓手,建设生态化、庄园化、人文融合的新型茶园,着力构建金、白、绿等三色绿茶鼎立的茶业经济格局。到“十二五”末,全市茶叶产值突破3亿元、出口交货值超过5亿元。围绕竹资源培育和竹产业发展,加快竹林改造和竹林道建设,推广应用扩鞭引鞭、喷滴灌等技术,建设竹笋两用山,大力提高竹笋产量;推行竹笋标准化生产,扶持竹材和笋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建竹林道50公里以上,竹林面积发展到32万亩,竹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大力发展观赏型花卉产业,套种乔木或珍贵树种,发展常绿混交阔叶林,同时加快四明山区域花木产业梯度转移,切实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全面实施杨梅五年提升规划,认真抓好品质提升、主体培育、品牌营销、深度开发等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余姚杨梅品牌。大力推广蜜梨先进设施栽培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优质果品率;积极开拓梨园赏花、采果观光以及放养鸡、鸭“一园多用”等功能,鼓励扶持蜜梨专业合作社引进果品分级设备和建设贮藏保鲜库,提高梨产业的综合效益。到“十二五”末,全市蜜梨面积稳定在2万亩,产值达到1亿元。以提高葡萄品质、发展观光采摘为抓手,优化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欧美杂交品种和欧亚种,发展设施栽培模式,提高标准化栽培技术;发挥“味香园”品牌优势,积极开拓市内外市场,提高余姚葡萄的知名度。到“十二五”末,全市葡萄面积2万亩、产值2亿元。积极发展四明山区的森林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等休闲游,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3.优先发展优质生态畜牧业。重点发展优质生猪、肉鸡、肉鸭、蛋鸭、獭兔、山羊等畜禽的养殖、加工和流通业,提高畜产品自给率和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家禽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和完善余姚番鸭祖代场和优质黄鸡种鸡场。以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模式,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健康生态养殖方式,加快畜禽生态养殖场建设,重点推进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建设,大力推进蛋鸭、肉鸭棚架生态养殖。加强畜禽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提高养殖安全水平。发展肉禽、禽蛋深加工产品以及生猪屠宰加工,加快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二级种猪场1至2个、农牧结合农业推广项目20个和农牧结合农业示范园区3个,畜牧业产值达到18亿元。
  4.重点发展健康精品渔业。以标准化鱼塘建设为抓手,改善渔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使全市标准鱼塘的比率达到70%以上;加快引进水产新品种,重点发展中华鳖、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等优势特色水产品和土著品种;积极推广对虾大棚节能保温养殖等新技术,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的养殖基地,提高单位水面的集约利用水平和养殖效益;全面推广健康养殖和洁水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养殖环境的生态化;积极发展融体验、娱乐、美食于一体的休闲渔业,重点发展休闲垂钓、滨海沿海岸集观潮、观海、品尝小海鲜等多功能休闲游,扩大渔业经济发展空间。到“十二五”末,全市保持可养水面8.3万亩,水产品年总产量达到2.8万吨以上,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占70%以上;渔业产值达到9.8亿元。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按照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到位、示范效应明显的定位,全面落实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布局、建设项目、实施步骤,着力提高园区建设整体水平。到“十二五”末,建成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亩以上、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3个;建成连片面积3000亩以上、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建成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20个。
  2.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有志于农业、年纪较轻、市场意识强、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发展成为种养业专业大户;支持个体工商户、农民经纪人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励引进高校毕业生投身于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业龙头企业和农林牧渔场等经营主体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300名。继续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种养能手和经营大户牵头创办各类新型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特别要加强流通类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五化”合作社的建设活动。“十二五”时期,全市重点培育和扶持50个规模大、运作好、服务能力强、带动面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转型升级。依托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尽快做大做强,成为每个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支持龙头企业技改,提高企业精深加工、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水平;在“扶强龙”的同时,加快“培小龙、育新龙”,扶持中小农业企业发展,使一些苗子型、新兴产业型的企业得以快速成长,成为推动整个企业集群发展的生力军;鼓励农业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加强农业龙头企业整合提升,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到“十二五”末,全市拥有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5家以上,其中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2家、5亿元的2家;60%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HACCP、GAP、GM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市农产品年加工销售额达到110亿元(含农批市场交易额),农产品出口交货值2亿美元。
  3.着力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营销模式,广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主体参加各类展会,大力推介余姚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产地市场为龙头,增强对农产品的吸收和扩散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队伍建设,发展流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带动农民积极外出展销、外进超市、设立窗口,进一步拓宽国内外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农民信箱”、“余姚农业信息网”等资源,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贸易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市场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末,全市建立起布局合理、产销结合、统一有序、立足本市、面向沪杭甬、辐射全国,且集物流、信息、集配、批发、会展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4.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坚持质量优先、品牌拓展战略,在鼓励发展自主品牌的同时,积极引导同类农产品生产者联合培育区域农产品知名品牌,重点提升“余姚榨菜”、“余姚瀑布仙茗”、“余姚杨梅”等三大公共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开展农事节庆活动,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加快建立优质优价形成机制,促进优质品牌农产品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末,主要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要求,全市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总数9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稳步增加;宁波市级以上名牌增加到45个、著名(知名)商标增加到40件,其中“余姚榨菜”升格为中国驰名商标。
  (四)着力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1.大力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肥药减量增效控害、畜禽规模场生态化建设、生态循环渔业和增殖放流保水洁水、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农村生态能源应用等五大工程,大力推广病虫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积极推行农牧结合、渔牧结合、立体种养等模式,推广应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推进农业节肥、节药、节种、节水、节能,促进农业清洁安全生产、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加强榨菜加工污水治理,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形成农业节约发展、循环发展、生态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体系全面建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0%,规模畜禽养殖场、农作物秸杆、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各达到97%、90%和80%以上。
  2.着力优化森林生态环境。围绕“森林余姚”建设,以平原绿化“320”行动和森林生态公益林质量提升为重点,扎实推进沿海基干林带、农田林网、森林村庄、珍贵树种等建设,积极实施四明湖环湖生态环境、陆埠水库上游生态湿地等建设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森林生态体系,着力推进“森林余姚”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沿海基干林带23公里、面积5000亩,新建或改建生物防火林带150公里以上,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比重提升1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9平方米,使我市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城市,基本形成北部为基干林带建成区、中部为农田防护林和村镇绿化建设区、南部为生态屏障区的点线面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在释氧固碳、涵养水源、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生态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3.努力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治林、强化基础的原则,切实抓好森林消防、野生动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森林管护员队伍建设,加强林木采伐、林地保护管理,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到“十二五”末,森林消防基础设施、队伍建设、森林火灾综合扑救能力全面提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以“森林余姚”为载体,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和“关注森林”活动,弘扬森林文化,充分挖掘生态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着力打造人文内涵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十二五”末,新增省级林业观光园区5处以上,以森林公园、林业观光园区为依托的森林休闲观光业得到充分发展,森林科普和文化教育基地更加多样化,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完善陆海污染综合防治网络,建立完善海陆联动执法机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加快建设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实行重点海域、主要功能区全天候常规环境监测。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牧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注重水生资源繁殖区的保护,强化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救护工作,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对中沙岛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保护中沙岛的生态资源、开发旅游娱乐等。弘扬先进海洋文化,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海洋文化宣传,培养社会对海洋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到“二十五”末,清洁海域面积力争达到15%以上。
  (五)切实提升农业发展保障水平
  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健全乡镇(街道)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构建市、乡镇(街道)和企业三级农产品质量管理网络。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研究制订和推广生产模式图,推广农产品产地证明和标识卡,全面推行生产经营记录制度,逐步建立以包装标识为重点的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承诺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及时更新和升级改造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硬件设备,并结合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建立和健全“市检测站、乡镇(街道)检测点、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检测室”的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执法监管,着力构建小农资店规范化长效机制。到“十二五”末,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覆盖面达到100%;全市蔬菜、生猪、水产、水果等主要农产品质量抽检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5%左右;全市经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增加到110个、面积 28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到 90 个、年产量达到 17 万吨。
  2.加快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溯源预警等项目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十二五”时期,全市动物强制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完善重大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抓好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主的外来有害生物和水稻“两迁”害虫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和专业队防治技术,建立健全功能齐全、运转高效、反应快速、覆盖全市的农作物病虫预警与控制网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健康。“十二五”时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7.6%以上,无公害防治率提高到90%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4%以下。
  3.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风险共担、自主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逐步将农业保险与农业项目扶持、农村信贷资金等结合,加快构建农业抗风险保障机制,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增加到20种以上,农民防范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捕捞强度,优化捕捞结构,有效防范发生各类渔业安全事故,确保渔区生产经营安全。加快推进避风港建设,重点保障航道、锚地、海洋环保、防灾减灾等公共设施建设的用海需求。不断完善农信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切实增强信贷为农服务能力。
  4.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标准农田易位管理、占补平衡各项规定,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并举,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技术和措施,培肥土壤地力,提高土地质量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市标准农田比率达到100%。加强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真抓好余姚番鸭、荸荠种杨梅、余姚黑猪等地方优良种质资源普查和登记工作,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建立种质资源保护目录、基因数据库和基地。完善海洋功能区划,严格海域使用许可管理,做好海域管理和土地管理的衔接协调。
  (六)强化农业科技与服务体系建设
  1.深入推进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全面实施种苗工厂化育苗和种子种苗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健全良种良苗繁育推体系,“十二五”时期水稻良种覆盖率稳定在100%,蔬菜瓜果、畜禽等主要品种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99%。加快建设与沿海基干林带、生物防火林带、珍贵树种发展、平原绿化、村镇绿化等项目相配套的优质苗木基地,保障重点工程建设对优良种苗的需求。到“十二五”末,新建主要造林树种市级林木良种基地1个、重点林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2个。加快水产繁育体系建设,着力培育规模化优质水产繁育基地,切实加强水产良种繁育技术研究,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率。“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传统淡水鱼种苗、鳜鱼等名特水产种苗和翘嘴红鲌、黄颡鱼等名特水产种苗、中华鳖种苗的繁育,使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提高到90%。
  2.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特色基地,积极推广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农业生产高新技术,探索建立精准农业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营销等环节的科学化和智能化,着力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SPF鸡生产基地2个、智慧树式营销网络2个。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力量,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协作攻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难题,努力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积极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引进科技人才,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提高经营主体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以稳定充实乡镇(街道)级农技推广人员队伍为重点,深化完善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制度,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努力形成多元化农业公共服务网络。“十二五”期间引进50名涉农类大学生,以壮大乡镇(街道)级农技推广队伍。不断探索科技为农服务机制和形式,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和科技下乡活动,及时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以全省开展的万村联网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我市“三线一报一箱”的优势,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引导种养、营销大户、农家乐经营者以及涉农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把产品直接打入国内外市场或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到“十二五”末,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家乐,均建立符合省规范化标准网站。积极推进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工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媒体,加大行政村、村民小组信息员的培训,建立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员队伍,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借助省农科院力量,建成由农业资源分布情况等要素构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4.着力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素质。鼓励各类农业专业人员继续深造,在做好常规培训工作的同时,择优选送优秀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到高层次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发达国家学习培训。大力推进农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过程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精心筛选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经营管理规范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高校毕业生来农业就业创业的实习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学以致用的平台。不断创新培训形式,突出抓好与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相结合的现场教学,积极采用实地考查、现场讲授、问答授课等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不断提升职业农民技能。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5万人次,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完善。
  四、“十二五”农业重点建设工程
  全面实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以政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按照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时期主要实施12项建设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10.3亿元。
  (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
  园区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面积22.1万亩,扶持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区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20个。
  1.滨海现代农业综合区。充分利用泗门、小曹娥等地农业资源优势,围绕田间道路、农业设施设备、种子种苗、培训管理设施、农产品产后处理、加工设施设备、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拓展等内容进行建设,着力提升滨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到“十二五”末,建成滨海水果等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瑞晶蜜梨等特色农业精品园6个。
  2.临山现代农业综合区。在原有3个宁波市级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田间道路、农业设施设备、种子种苗、培训管理设施、农产品产后处理设施设备、市场营销、智慧农业等方面建设,着力打造临山现代农业建设新高地。到“十二五”末,建成葡萄等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神农SPF鸡等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
  3.四明山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充分发挥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等山区乡镇的资源区位条件,围绕山地道路、农业设施设备、种子种苗、培训管理设施、生态休闲设施、农业文化拓展、市场营销等内容进行建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山区现代农业建设新亮点。到“十二五”末,建成大岚茶叶等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红枫樱花观赏林等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
  4.综合区以外的现代农业园区。立足我市姚东、姚西等地农业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种子种苗、观光旅游垂钓、农产品加工和保鲜设备设施、智慧农业、品牌营销、培训管理设施等方面建设,着力打造姚江流域现代农业建设新样板。到“十二五”末,建成河姆渡茭白等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西山白杨梅等特色农业精品园7个。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项目
  1.粮食功能区建设和提升项目。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模式创新等举措,全面完成16.8万亩的粮食功能区建设任务。同时,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生产能力,对划入省级粮食功能区的11万亩农田进行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实现粮食生产转型升级,确保“十二五”期间25万亩标准农田数量和18.5万吨以上粮食生产能力。
  2.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分期分批组织实施二等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农艺修复、培肥增肥等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力争使5万亩农田由二等田提升一等田,达到吨粮田标准。
  (三)农业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1.榨菜产业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和应用榨菜标准化、机械化播种技术,从源头上把好榨菜生产质量关,加强榨菜种子新品种的培育、培训和推广,提升榨菜鲜头品质,实现榨菜生产产量适中、品质优良、卖相好的目的,榨菜生产标准化率达到90%,加工率达到100%;整合提升榨菜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榨菜企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榨菜企业稳定在3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超过7家;年技改投入在1亿元以上。
  2.茶产业提升工程。主要用于余姚瀑布仙茗检测和服务中心及乡镇分中心的建设;建设好国家现代茶叶体系余姚试验站,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余姚瀑布仙茗品牌建设,重点产茶乡镇2万亩中低档茶叶的开发,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广300亩以上珍稀茶树新品种与实现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现代化高标准示范园区基地1000亩;改造初制茶厂2000平方米,加快余姚瀑布仙茗加工工艺改进攻关等项目建设,开展环保节能茶机的研发,拓展茶文化功能,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
  3.杨梅产业提升工程。以规模化精品杨梅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品种优化、树型优化、技术优化和生产销售全程标准化,延长销售期限,提升产品质量,同时集中打造“余姚杨梅”品牌,积极开展杨梅深加工和发展观光采摘旅游,延长杨梅产业链和附加值。到“十二五”末,全市杨梅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新发展粉红种、东魁等品种为主的园地2万亩,形成早中晚(1:7:2)熟期配套的品种优化格局;杨梅产业年产值达到3亿元,综合产值4.2亿元,吸引境内外游客达到40万人次;杨梅加工率达到10%以上。
  4.毛竹产业提升工程。以竹林道建设、喷滴灌设施安装、标准化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强竹林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竹山产出水平。以推进毛竹加工工业园建设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市内外资本,开发竹笋系列新产品,延长毛竹产业链,提高毛竹产业附加值。到“十二五”末,全市竹林面积达到32万亩,建成占地500亩以上的示范园区1个和占地100亩的加工工业园,新安装喷滴管面积1000亩,并成功申报为“中国竹笋之乡”。
  (四)农业科技服务项目
  1.科技兴农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农技人员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完善农技推广网络与责任体系建设;建设集农业科技试验、先进农技展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为一体的多功能示范基地10个,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构建科研、生产、推广无缝对接的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制定和修订农业产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模式图,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公开评选奖励“十佳”优秀农技推广人员和创新型“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项目。主要用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科学管理水平;培养造就250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领域创业创新;培训新型农民,普及绿色培训,全力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规模牧场设施建设工程。主要用于规模牧场场地绿化、集污暗管铺设、道路硬化、小型化沼气池建设等。计划每年安排建设10个牧场,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50个标准化牧场。
  2.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用于竹林专用道、茶园和经济林道路建设,逐步形成与森林经营管理相适应的林区道路网;推广应用喷滴灌、温室大棚、冷藏保鲜、无土栽培等设施栽培技术和林业作业机械,全面改善林业生产条件,努力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3.渔业设施改造与提升工程。按照宁波市标准,组织实施池塘改造工程,提高池塘生产效益,降低渔病损失,同时配备现代渔业机械,提高渔业设施化水平;开发杭州湾沿岸微咸水养殖池塘优势,发展南美白对虾节能保温大棚,提升渔业单位面积产能;推进池塘绿化建设,美化规模养殖环境。到“十二五”末,全市标准池塘覆盖率达到70%以上。
  4.避风港建设工程。主要用于建造满足150艘90马力以下小型渔船停泊的三级标准渔港,并配备管理、通讯、实时监控等设备,为渔船在台风季节提供安全避风锚地。
  5.森林消防“引水上山”工程。按照宁波市统一部署,在生态公益林、重点风景林区、森林公园以及重点设施、村庄、油库等周边区域铺设森林消防用水管网、消防栓、储水池增压等设施设备,实现“引水上山”,以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扑救能力。到“十二五”末,建成森林消防泵房80个,玻璃钢自引水蓄水池300只,室外消防栓400只,铺设管网2万米。
  (六)循环农业建设项目
  1.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用于发展农牧结合、秸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立体生态种养、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等模式,推广沼气工程项目、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肥药控害减量增效等节能减排技术。到“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建立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新建生态循环牧场5个,农产品质量均达到无公害标准。
  2.渔业生态循环基地建设。主要用于生态中华鳖多模式套养、空心菜净化水质、冬闲季节黑麦草种植,综合利用稻田放养泥鳅、河蟹等名特水产品,充分利用河道、溪流、水库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保水洁水型渔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渔业循环利用示范点7个,面积达到2000亩。
  (七)种子种苗工程建设项目
  向国内外引进农林牧渔及名贵花卉等各类种子种苗新品种,实施优质种苗工厂化繁育和种子种苗智慧创新平台建设,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增加后备性资源品种,加大新品种引繁和推广力度,争创高效生态种养新模式与名特优新的农产品品牌。到“十二五”时期,引进并成功筛选农林牧渔新品种200个以上。
  (八)森林质量和绿化提升建设项目
  全面开展造林绿化、改良扶育、珍贵树种造林等8项工程建设,其中新造沿海基干林带2000亩,新增生态公益林8万亩,新建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90个,努力促进余姚生态文明先行区林业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项目
  建立和完善市、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验室建设,生产经营主体购置农产品检测设备的补助;继续开展以实施标准化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定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控,制定或修订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模式图,并加以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市、乡镇(街道)二级水生动物检验检疫与渔业标准站建设,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转型升级。
  (十)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计划投资7000万元。用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新建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环境与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和农业科技人员再教育培训中心及综合性实验室,对外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和名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等,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手段,全力提升农技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十一)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加强村级“三资”监管网络和乡镇、街道标准化会计服务站建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培育一批组织建设规范、服务功能突出、带动效应明显的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发展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服务组织,重点加大对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的经营户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规模化、企业化、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十二)农林牧渔休闲观光产业建设项目
  1.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基地建设。在现有农业产业特色基地的基础上,建设集科技示范、生态健康种养于一体牛棚挤奶、家禽家畜喂养的体验式休闲观光项目和油菜花、草莓、小番茄、小黄瓜等赏景采摘式休闲观光项目。
  2.林业休闲观光产业建设。主要用于林业生态、景观、人文等独特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形成以东岗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主体,葡萄等水果基地、自然保护区和林业观光园区为补充的林业生态观光网络。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建5个省级林业观光园区,形成5条林业生态观光线路。
  3.休闲观赏渔业基地建设。主要用于规模休闲渔庄设施建设,丰富休闲娱乐,挖掘渔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休闲渔业档次,打造长三角休闲观光目的地;拓展水产品加工品种,做大腌制产品和烘干产品,开发休闲速食产品,全面拉长渔业产业链条,提升渔业经济效益。到“十二五”末,全市形成南部生态型休闲垂钓、中部城市娱乐休闲、北部海鲜美食的休闲渔业产业带。
  五、“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还将下降,而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因人地矛盾的不可逆转和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需要而日益上升。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各地要把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农业发展产业组织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并建立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和政策激励,共同推进我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深化改革创新,注入农业发展新活力
  农业发展必须以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和流转机制,加大土地流转推进力度,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合作社试点,探索“冬统夏分”等行之有效的季节性流转模式,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精心培育土地规模经营大户,发展现代家庭农场。在进一步完善山林延包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森林资源流转(招标、拍卖)、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产权交易等机制,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规范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完善市、镇(街道)两级土地流转组织体系,搭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强化土地流转指导管理,完善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村级“三资”管理水平。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三)推进科技进步,增添农业发展新动力
  以高效农业“315”示范工程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继续加大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做大做强优势种养业种子种苗产业。大力开展先进的农用设施装备、机械、物资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力争在设施栽培、养殖、加工、保鲜、储运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加强与省市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构建和完善以农技首席专家制度为主的农技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各项示范工程建设技术推动能力。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位一体”乡镇(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开展联合或合作,探索建立由市直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技推广培育体系,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动力。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团队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活动,为农业增收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发展财力保障
  进一步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机制,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业主投入为主体、社会和民间投入为补充”的现代农业投入机制,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的投入渠道。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加投入比例,把加强对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机设施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作为财政扶持的重点。设立现代农业园区和高效农业“315”示范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升规模集聚、专业合作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宁波市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特色基地、农田水利建设等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利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杠杆,引导信贷资金、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外资资本投资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拓展农业发展的投资渠道,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五)加强法制保障,提升农业行政执法能力
  农业执法必须以强化农业资源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为重点,创新农业执法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农业执法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以“严打专项整治”、“绿盾护林”为载体,重点打击盗伐、滥伐、加工使用林木(疫木)和乱垦滥挖、非法占用林地、毁林种花、无证(非法)调运种苗花卉等违法行为。坚持农业执法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加强对重点企业、主要经营区域和重点商品的监督检查,强化源头管理,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以渔业资源保护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电捕鱼行为。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宗旨,加快构建快捷安全的农业行政审批网络。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人武部,市法院,市检察院。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8月27日印发


下载相关附件:74.TIF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