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现将《余姚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余姚市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27日
余姚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余姚市交通运输局 余姚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二年二月
摘要 通过对余姚市“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回顾与评价,根据“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在吸取“十一五”期间宝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十二五”余姚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作为综合交通年度建设的任务依据。 目 录 1 总则 1.1 规划提出 1.2 规划功能 1.3 规划原则 1.4 规划编制依据 1.5 规划范围 1.6 规划内容 1.7 规划期限 2 “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回顾与评价 2.1 “十一五”期间回顾 2.2 “十一五”期间评价 2.3 存在问题 3 “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形势与目标 3.1 “十二五”期间发展形势 3.2 需求预测 3.3 总体目标 3.3.1 指导思想 3.3.2 总体目标 4 交通运输网络规划 4.1 公路网发展规划 4.1.1 规划目标 4.1.2 中长期主骨架公路网规划方案 4.1.3 “十二五”期间公路网规划 4.1.4 公路网综合评价 4.2 铁路网发展规划 4.2.1 规划目标 4.2.2 规划方案 4.3 水运网络发展规划 4.3.1 规划目标 4.3.2 规划方案 5 交通运输枢纽规划 5.1 规划目标 5.2 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5.2.1 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5.3 物流发展规划 5.3.1 规划目标 5.3.2 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5.3.3 货运场站布局规划 5.3.4 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5.3.5 物流业空间布局实施序列安排 5.4 规划方案评价 5.4.1 场站适应性评价 5.4.2 经济社会影响评价 5.4.3 环境影响评价 5.5 运输枢纽衔接 5.5.1 同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 5.5.2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 6 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6.1 规划目标 6.2 公交线网规划 6.3 城区公交站场规划 6.4 出租车规划 6.5 公交规划方案评价 7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附图(由市交通运输局印发) 1.余姚市公路网现状图 2.余姚市公路网规划图 3.余姚市铁路规划图 4.余姚市水运规划图 5.余姚市客运枢纽规划图 6.余姚市物流规划图 7.余姚市综合交通规划图 8.余姚市公路网布局图 1 总 则 1.1 规划提出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为我市妥善应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全面落实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培育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提供有效基础设施支持。 为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和全面推进“六个加快”,促进余姚市综合运输的科学发展,根据《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课题前期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宁波市交通局关于印发我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重大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的通知》,制定本规划。 1.2 规划功能 本规划是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是余姚市综合交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的实施性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制定余姚市综合交通建设年度计划的依据。 1.3 规划原则 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 (一)适度超前,保持持续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发展节奏,合理有序、平稳较快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形成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坚持建、养、运、管并重,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长期规划为依据的原则。充分尊重综合交通中长期规划和各类交通专项总体规划的指导性地位,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的任务和项目原则上以长期规划作为依据。 (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立足宁波综合交通发展的实际,以财政资金、融资能力和土地资源等资源供给为约束条件,合理制定“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与规模。 (四)把保障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坚持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加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实现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1.4 规划编制依据 (1)《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余姚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综合交通发展思路研究》; (3)《余姚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划研究汇编》; (4)《余姚市交通发展规划》(2002~2020年); (5)《余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年); (6)《余姚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9~2020年); (7)《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15年); (8)《余姚市公共交通规划》(2008~2020年)。 1.5 规划范围 直接规划区的地域范围为余姚市域(共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间接影响区范围为余姚周边县市,包括江北区、鄞州区、慈溪市、奉化市、嵊州市、上虞市。 1.6 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公路网规划、铁路网规划、水运网规划、综合运输枢纽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公路网规划: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 铁路网规划:随着铁路提速,为提高运营安全,完善相应路网配套建设。 水运网规划:包括内河航道和港口规划。 综合运输枢纽规划:包括客运枢纽(站场)建设和货运站、物流体系建设。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包括城区公共交通规划、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和出租车发展规划。 1.7 规划期限 本规划年限自2011年至2015年。现状基础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 2 “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回顾与评价 2.1 “十一五”期间回顾 “十一五”是余姚市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社会效应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回顾“十一五”期间交通发展成就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投资力度大。“十一五”期间余姚市强力推动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五年累计完成建设投资58.17亿元。 (二)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在公路方面配合省高速公路公司完成了余姚段42公里的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完成了43.75公里的一级公路并启动了42.3公里的一级公路建设,完成了78.5公里的县道改造,617公里的农村联网公路和600多个港湾式停靠站的建设,每年按计划改造了1~2条国省道,通过这些建设,使余姚市公路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更加畅通;“十一五”期间在水运方面完成了杭甬运河余姚段拓宽改造工程,以全省第一的速度率先实现通航目标,共拓宽改造四级(500吨级)标准航道25公里,建造了跨杭甬运河桥梁10座。“十一五”期间在铁路方面完成了萧甬铁路余姚段电气化改造24处道口平改立工程。 (三)客货运输场站条件逐步改善,并对余姚市的客运体制进行改革,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余姚市客运管理努力实现以国有资产为主题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和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两个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上述两项工作。货运管理上大力引导、培育。 2.2 “十一五”期间评价 (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全市经济。 “十一五”期间余姚市新增公路724.03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7.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分层次、分结构、分区块稳步建设中,另外还重点致力于改善和提高县、乡公路的技术状况及通行能力,确保安全畅通,对一些主要道路进行了拓宽、罩面等改造;新增内河500吨级泊位10个(水工部分已基本完成),客货运量均较“十五末”有显著增长。交通网络遍及城乡,全市路网密度大幅提升,通行能力大幅提高。 表2-2-1 余姚市“十一五”期间公路里程表 技术等级 里程(公里) 新增 里程 (公里) 增长 比例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合计 923.62 903.43 903.43 1471.21 1572.76 1647.65 724.03 78.39% 高速公路 41.99 41.99 41.99 41.99 41.99 41.99 0 0 一级公路 68.89 58.31 58.31 109.23 109.37 109.37 40.48 58.76% 二级公路 79.77 95.89 95.89 148.29 146.96 146.96 67.19 84.23% 三级公路 123.2 56.95 56.95 85.90 108.96 111.57 -11.63 -9.44% 四级公路 609.77 650.29 650.29 1085.80 1165.48 1237.76 627.99 102.99% (二)大胆改革客运体制,加强客货运输管理,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客货运输目标基本实现。“十一五”期间余姚市基本建立了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公交经营新机制,加强了对客运经营的调控能力,扩大了交通系统的管理权限,解决了乘车不方便、换乘较多、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在城区实行“一城一交”,五年间,共新增或调整公交线路9条,更新公交车154辆,新改建公交候车厅201只,目前全市城区公交达到16条,公交车辆204辆,公交候车亭352只,无论从数量还是档次上,较“十五”时期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十一五”期间余姚市通过对传统货运企业的引导、培育、扶植和规范,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业,目前全市共有货运企业286家、货运车辆5444辆,总吨位数为23万吨、日发送量达到了6600吨左右,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18.7%、6.9%、21.1%、29.4%。 表2-2-2 余姚市“十一五”期间客货运输量表 运输方式 计算单位 2005 2010 增长比例 数值 数值 客运量 万人 2832.20 3316.0 17.08%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100270.0 126520.0 26.18% 货运量 万吨 1195.4 1994.0 66.81%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86673 340972 293.40% 2.3 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总体仍处于落后水平。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公路网技术等级低,高等级公路所占比例偏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余姚市交通发展长期存在南北不平衡的局面,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山区,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道路交通落后,公路等级低,现代化公路网络尚未形成,严重阻碍了四明山区域经济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内河港口技术装备不足,航道等级偏低,航运线路通而不畅,主线航道杭甬运河余姚段虽已建成,但尚未开通,水运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开发利用率极低,各支线航道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水路运输处于衰退状态,内河船舶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到了2010年末余姚全市内河登记运营在册船舶只有6艘,运力为9917吨,149个客位,与2000年末的15艘,运力350吨,134个客位相比,船舶数量下降53.3%,贫乏的客源与水网密集的余姚市地貌和不断发展的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铁路网规模较小,运输能力较小,难以形成大量货物的大规模运输。而且萧甬铁路穿城而过,阻断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对城市造成了分割;客货站场方面则存在部分站场设施设备陈旧,功能不全,管理较混乱,跟不上余姚经济发展水平。 (二)运输结构不合理。余姚市全社会运输量结构中,运能低、能耗高、污染大的公路运输比重偏高,而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铁路、内河水运比重偏低;城市客运结构中,公共交通比重偏低,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比较缓慢,汽车站、火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站点衔接较差,部分客运枢纽布局不合理,缺乏综合型、多方式换乘枢纽和便捷的换乘方式,造成运输过程的混乱和管理的困难。 (三)建设资金和要素资源供应难度日趋加大。交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狭窄,市场化程度不高,公路建设主要依靠贷款,投资主体单一,资本金短缺,资金筹措难度不断加大,债务负担沉重,还贷压力大,今后建设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因素。另外,今后交通建设在土地征用和环保审批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将更加严格。 3 “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形势与目标 3.1 “十二五”期间发展形势 一是快速发展期。“十二五”时期余姚市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加快,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人员和物资流动加速,带来旺盛的客货运输需求。发展仍是交通运输工作的第一要务。必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保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适度规模和适当速度,坚持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基础上的超前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战略性布局,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供充足的运输供给能力,防止出现新一轮阶段性“瓶颈”制约。 二是发展转型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交通运输发展坚持建设、养护、运输、管理并重,更加注重质的提高、系统优化和协调发展,把扩大内需、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解决深层次矛盾、推动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建设方式、消费模式,提高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提升服务期。“十二五”期间,随着余姚市经济结构从产业结构调整转向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随着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运输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快速化和网络化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群、大城市客运和农村客运需求将呈现多元化增长趋势。这就要求大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质量,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安全发展期。“十二五”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对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和应急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安全发展,全方位加强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做到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有机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 五是改革攻坚期。“十二五”时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时期,对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多年来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新体制培育中出现问题相互交织,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诸多挑战。必须积极适应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新趋势,深化行业重点领域的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体系、提高管理效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3.2 需求预测 (一)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依据《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至2015年末,余姚市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期性目标为1000亿元,“十二五”年平均增长率为11.0%。 (二)人口预测 依据《余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到2015年末,余姚市常住人口将达到82.53万人,“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45‰(基年为2010年)。 (三)客运总量预测 根据对余姚市客运量的现状及历年发展趋势分析,对余姚市综合客运总量拟采用趋势外推法、回归法、增长率法进行预测。各种方法预测值如表3-2-1所示。 表3-2-1 2015年余姚市不同模型的客运量预测值 单位(万人) 年份 预测模型 2015年 趋势外推模型 4250.14 回归模型 4610.52 增长率模型 3848.43 结合以上模型自身特点和余姚的发展水平,最终推荐值为425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7%(基年为2010年)。 (四)货运总量预测 根据对余姚市货运量的现状及历年发展趋势分析,对余姚市综合货运总量拟采用回归法、弹性系数法、增长率法进行预测。各种方法预测值如表3-2-2所示。 表3-2-2 2015年余姚市不同模型的货运量预测值 单位(百万吨) 年份 预测模型 2015年 弹性系数模型 32.90 回归模型 26.85 增长率模型 30.81 根据模型预测值,结合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参考相关规划对综合货运量的预测及对客运量预测时所做的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余姚市2015年综合货运总量的推荐值为29.85百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8.2%。 (五)交通系统方式结构预测 客运和货运方式结构的预测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本次预测分别对客运和货运的交通系统方式结构预测,根据规划期内公路运输系统的完善程度、铁路货运能力的释放、航道网络的升级,最终预测结果如下: 表3-2-3 2015年余姚市规划年客货运方式结构预测(%) 运输方式 服务对象 铁路 水运 公路 合计 客运 6.8 0.05 93.15 100 货运 6.6 3.2 90.2 100 3.3 总体目标 3.3.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党的十七大会议明确提出的发展要求以及余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国家战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的要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富民”与“强市”并举,在综合交通的总量、结构、质量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构建公、铁、水运三位一体的余姚市综合交通网络,发挥综合交通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提高余姚市综合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和国防安全保障能力,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3.3.2 总体目标 顺应“外联内通”网络化要求,以构建余姚市域干线公路网为重点,优化对外快速通道,完善对内交通干线,建立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平原乡镇半小时”、“市域一小时”交通圈。 公路:新增高速公路23.74公里,总计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5.73公里,新增公路里程465.52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113.22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38.4公里/百平方公里。 铁路:新增铁路里程39公里,总计达到81公里,其中新增客运专线39公里。 水运:新增杭甬运河东港区500吨级泊位3个,总计500吨级泊位13个。 客运场站:形成“三主两辅“的主枢纽和8个乡镇客运站体系。 货运场站:形成“一主四副“的5个物流中心、6个公路货运站、1个铁路货运站、1个港口作业区的布局。 常规公交:城区公交线路达到18条,城乡公交线路达到36条。 出租车:中心城区出租车运力规模控制在670辆左右。 表3-3-1 “十二五”期间余姚市综合交通设施规划主要指标表 交通系统 单位 2010 2015 “十二五” 新增规模 公路 高速公路 公里 41.99 65.73 23.74 一级公路 公里 109.37 193.00 83.63 公路总里程 公里 1647.7 2113.22 465.52 水运港口 500吨级 个 10 13 3 铁路 铁路总里程 公里 42 81 39 客运专线 公里 - 39 39 城区公交 公交车数量 标台/万人 6 8 2 公交车线路 条 16 18 2 城乡公交 公交车线路 条 - 36 - 出租车 城区出租车数量 辆 - 670 - 4 交通运输网络规划 4.1 公路网发展规划 4.1.1 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主要以继续完善“十纵十横一连二通道”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特别是加快国省道的提升改造,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余姚市区与泗门、梁弄、陆埠、马渚等中心城镇之间基本实现四车道公路连通,一般平原镇之间实现双车道公路连通,山区乡镇之间实现四级以上公路连通;村村通等级公路;公路高级、次高级路面比重达到100%。 (2)具体目标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余姚市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余姚市境内已建和规划高速公路有三条,分别为:杭甬高速、杭甬高速复线、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高速公路网,重点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配合宁波市交通委),形成“外联”快速对外通道。 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的主要作用是连接高速公路,弥补高速公路间距较大的不足,缩短各主要乡镇的行车距离,从而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十二五”期间,继续建设“十一五”期间开工的余梁公路北延工程,余姚(古路头)至江北(乍山)公路河姆渡段等工程,重点新建杭甬高速公路至宁波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一期工程、梁周线拓宽改造工程、余慈城际快速通道工程、329国道至61省道余姚连接线(泗门~马渚)、329国道南复线、陆埠至丈亭公路、大隐至二六市公路、北环线西延等工程,另外还将重点抓好 329国道余姚段提升工程、甬余线余姚段提升工程两条国省道的提升。 农村公路 按新农村建设和片区统筹规划要求,继续进行第三层次县乡道的新建和改造(150公里左右)以及农村联网公路(250公里左右),加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之间的联通,与干线公路一起形成便捷的“内通”网络格局。 另外针对四明山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十二五”期间主要以提升四明山区域现有的道路技术等级,基本确立四明山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完善四明山区域内、外骨架路网体系为主要任务。重点建设浒溪线(大岚至奉化段)改造工程,并逐步改建或扩建荷梁线、黎白线、陆上线等四明山区域内的现有道路,其中浒溪线(梁弄至奉化段)、荷梁线改建后成为区域内的骨架道路,黎白线、陆上线改建后成为四明山区域的对外道路。 4.1.2 中长期主骨架公路网规划方案 在合理确定规划期公路的合理规模和等级结构以后,规划期各条线路的技术等级配置利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对于干线网主要通过干线的区位功能分析,明确其在余姚市公路网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同时参考路线交通量来确定其技术等级。而对于一般的县乡路网,则主要根据路线的交通量的大小,与干线网的配套地位情况和所处的地理条件来确定其技术等级。一个较为合理的公路网布局方案,一要顾及各条线路的服务水平要求,尽可能减少里程饱和度;二要顾及全线路网的服务水平和投资要求,使最后配置情况基本符合公路网的等级优化论;三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只有根据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对布局方案做出定性分析修正后,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等级结构配置,最终达到干支结合、四通八达、布局合理、效益最佳的要求。 根据上述思路,依据节点重要度法,参考交通区位线法,结合余姚市的经济与地理位置,表明目前余姚市正在规划构建的远期至2030年的“十纵十横一连二通道”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能够适应余姚市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其具体线路见图4-1-1。 图4-1-1 余姚市公路网布局(2010~2030) (1)纵一:牟临线(牟山高速道口-329国道-杭甬高速复线) 该线起始于杭甬高速,连接了余姚市西北部的牟山镇、黄家埠镇和临山镇,较大方便了三镇之间的联系。此外,该线与杭甬高速、G329、G329余慈复线和G329南复线相交,作为杭甬高速和G329的重要的连接线之一,是余姚市最西部的运输通道。 (2)纵二:329国道至61省道余姚连接线(泗门~马渚) 泗门镇、马渚镇都位于余姚市西北部,都是是省级中心镇,其中泗门还是宁波卫星城市。该线贯通泗门镇和马渚镇,与G329及G329国道南复线相交,极大地促进了两镇与市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是两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3)纵三:杭甬高速公路至宁波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一期工程(61省道-沿海北线) 该线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高架下的地面道路,南北跨度较长,纵跨余姚市西北部重要镇及街道,包括小曹娥镇、泗门镇、朗霞街道、阳明街道、马渚镇,是余姚市西北部地区重要的纵向通道,是余姚市西部重要城镇相互联系的通道,方便了余姚市西部各镇、街道间的相互交流与贸易往来。 (4)纵四:兰周线(即经十八路,329国道-兰江街道-梁弄) 该线临近余姚市区,为纵向线最长的一条,起始于朗霞街道北部,通过朗霞街道、阳明街道、兰江街道,最终达到余姚市南部中心镇梁弄镇,极大地促进了镇与镇之间的交流与贸易往来。 (5)纵五:梁周线(梁辉-周东) 该线为余姚市中心区各街道之间的干线,连接的街道有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兰江街道和梨洲街道,线路部分由城区西环南路组成,是余姚市南北联通的交通要道。 (6)纵六:浒溪线(梁辉-四明山) 该线始于余姚市南部,是纵线较长的线路之一,纵贯梨洲街道、梁弄镇、大岚镇和四明山镇,是四明山区唯一的一条纵向干线,该线主要由S213组成,线路向南延伸到奉化市,该线是余姚市通往南部各镇的主要通道。 (7)纵七:东连接线及延伸段(杭甬高速余姚道口-慈溪连接线-329国道) 该纵线与纵六相接,是梨洲街道、凤山街道、低塘街道的连接线,线路向北可至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余姚市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该线路也是余姚市市区东部的交通干道,因此该线对城区交通需求的承担作用较为明显,有效地减轻了市区的交通压力。 (8)纵八:余慈城际快速通道(杭甬高速余姚道口-61省道-慈溪西三环) 该线为余慈两市间的快速通道,对加强两市的联系与促进两市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9)纵九:陆埠至丈亭公路(陆埠-丈亭-慈溪) 该线为杭甬高速陆埠互通的连接线,是陆埠镇与丈亭镇的主要连接线,也是余姚市东部片区的主要纵向线之一,向北连接慈溪市横河镇与匡堰镇,因此为余姚市东部各镇与慈溪市各镇联系的主要通道,促进了沿途各镇的交流。 (10)纵十:大隐至二六市公路(甬梁线-二六市甬余线) 该线路为余姚市最东部纵向线,连接余姚东部的三七市镇、河姆渡镇和大隐镇,是姚东主要的纵向道路,与S61和甬梁线相交,承担姚东地区的交通需求。 (11)横一:滨海大道(黄家埠-小曹娥) 该线是杭州湾畔的一条横向交通主干道,西接上虞滨海新区,横穿余姚市滨海产业园,往东延伸至慈溪北部乡镇及杭州湾新区,对于滨海产业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横二:329国道复线(姚北大道,上虞世纪大道-牟临线-慈溪中横线) 该线路为329国道余慈复线,方便了黄家埠镇、临山镇、泗门镇、小曹娥镇和朗霞街道与慈溪市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经济往来,分流329国道的过境交通。 (13)横三:329国道(黄家埠-低塘) 该线路为329国道,将上虞市、余姚市和慈溪市联系起来,是余姚与东西方向物资交流、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方便了黄家埠镇、临山镇、泗门镇、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与东西部城市的交流与贸易往来。 (14)横四:329国道南复线(黄家埠-低塘) 该线为G329南复线,横穿黄家埠镇、临山镇、泗门镇、朗霞街道与低塘街道的中部,对减缓G329的交通压力有明显作用,为各镇之间及与慈溪市的联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15)横五:新华至五车堰公路(姚慈路) 该线是余姚市横向干线较长的线路之一,线路部分由S213组成,主要承担了余姚市黄家埠镇南部、牟山镇、马渚镇、阳明街道和凤山街道北部与上虞市、慈溪市的联通,是又一贯穿余姚市北部、连接东西各地、促进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16)横六:甬余线(三七市-余姚-牟山) 甬余线横跨余姚市牟山镇、马渚镇、阳明街道、凤山街道、丈亭镇与三七市镇,线路向西为绍兴上虞市,向东为宁波市江北区,沿线密集了物流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是余姚市经济发展的主轴线之一。 (17)横七:古乍线(余姚古路头-河姆渡-宁波江北乍山) 该线路横穿余姚市区,将兰江街道、梨洲街道、陆埠镇、河姆渡镇与市区紧密联系,推进了余姚市东部各镇与余姚市区的便捷联系,是承担至河姆渡镇的旅游需求的主要道路之一,同时也是为余姚、宁波之间的一条快速通道。 (18)横八:甬梁线(大隐-梁辉) 该线位于余姚市区南部,与杭甬高速交错,对促进梨洲街道、陆埠镇、河姆渡镇与大隐镇的人员流动和经济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19)横九:荷梁线-梁朱线(鹿亭上庄-梁弄) 该线路主要连接梁弄镇与鹿亭乡,线路向西连通上虞市永和镇,向东到达宁波市鄞州区,对梁弄镇、鹿亭乡与东西相邻市区的经济、旅游等方面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横十:黎白线(梨洲-白龙潭) 该线为余姚市最南端横向线,线路位于四明山镇境内,与S213相交,线路连通上虞市、嵊州市与奉化市,线路途经四明山森林公园、仰天湖乡村度假区,线路加强了四明山周边市的经济往来和旅游需求。 (21)连接线一: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小曹娥-夏巷) 该线路为高架,减轻了该线交通对其他道路和周边环境的干扰,同时也提高了线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22)通道一:杭甬高速(牟山道口-大隐道口) 杭甬高速途径杭州、绍兴和宁波三个地市,线路横贯余姚市中部,是余姚市东西向最重要的交通干道。该线路经过余姚市牟山镇、马渚镇、兰江街道、梨洲街道、陆埠镇、河姆渡镇和大隐镇等镇(街道),目前在余姚市境内有牟山互通、余姚互通与大隐互通三个互通立交,因此该线路不仅加强了余姚市与周边地市的经济贸易往来,也推进了余姚市的城镇化建设,更是作为物流的纽带整合更大的经济资源,为余姚市塑料和模具方面的物流运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23)通道二:杭甬高速复线 杭甬高速复线紧邻余姚市北海岸,面朝钱塘江,与沈海高速、杭州湾大桥和杭州湾大桥南连接线相连接,建成后将形成绕杭州湾环线高等级干道,使余慈地区与上海市、嘉兴市的经济往来更加便捷,为余慈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4.1.3 “十二五”期间公路网规划 (1)路网建设规划 公路网实施序列安排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次规划的实施序列如表4-1-1所示。 表4-1-1 “十二五”余姚市公路网实施计划一览表 序 号 类 别 项目 起点 终点 性质 起止年限 建设规模 用地 (亩) 投资估算 (亿元) 总投资 “十二五” 高 速 公 路 “十二五”开工并完工项目 1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 夏巷 小曹娥镇 新建 2001-2015 高速、23.74公里 - 40 40 干 线 公 路 “十一五”期间续建项目 1 余梁公路北延工程 谭家岭 西路 梁周线 新建 2009-2012 一级六车道、8.0公里 已批 9.81 7.81 2 浒溪线改造工程 梁弄 奉化 改建 2009-2013 二级、42.8公里 已批 4.89 3.39 3 古乍线(河姆渡段) 姚东大桥 乍山 新建 2010-2011 一级、8.82公里 已批 4.75 2.15 “十二五”新开工并完工项目 4 杭甬高速公路至宁波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一期工程(61省道至329国道段) 61省道 G329 新建 2011-2012 一级、10.9公里 450 6.7 6.7 5 梁周线拓宽改造 工程(一期) 姚州大桥 周东 改建 2011-2012 一级六车道、14.060公里 370 7.2 7.2 6 大隐至二六市公路 59省道 61省道 新建 2012-2013 二级、8.2公里 375 2.5 2.5 7 329国道至61省道余姚连接线 泗门 马渚 新建 2013-2015 一级六车道、7.812公里 577 5.1 5.1 8 北环线西延工程 畈周 食禄江桥 新建 2013-2014 一级六车道、2.5公里 190 4.5 4.5 “十二五”跨“十三五”项目 9 余慈城际快速通道(余姚段) 北滨江路 329国道 新建 2011-2016 一级六车道、8.5公里 970 9.8 6.8 10 甬余线余姚段拓宽改造工程 慈城 牟山 改建 2012-2016 一级六车道、45.047公里 1100 18.0 12.0 11 陆埠-丈亭公路 杭甬高速 61省道 新建 2012-2017 一级、6.0公里 454 12.5 5.0 12 329国道余姚段提升工程 黄家埠 低塘 改建 2013-2016 一级、30.161公里 750 16.5 10.0 13 329国道南复线 黄家埠 慈溪 新建 2015-2017 一级、25.8公里 1600 18.9 2.0 农 村 公 路 “十二五”新开工并完工项目 1 重要县、乡道改造 - - 改建 2011-2015 150公里 - 11.0 11.0 2 新农村联网公路 - - 新建 2011-2015 250公里 - 2.5 2.5 “十二五”期间余姚市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用地小计 6836 88.65 前期研究项目 1 杭甬高速至四明山至甬金高速连接线余姚段 夏巷互通 奉化 新建 - 高速、35公里 50.0 - 2 新华至五车堰公路 新华 五车堰 新建 - 一级、21.0公里 10.0 - 3 荷梁线斤岭顶段 - - 改建 - 二级、4公里 2.2 - (2)路网节点规划 公路网节点改造后可较大程度提高通行速度,增大通行能力,同时能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拟对下表的公路节点进行改造。 表4-1-2 余姚市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节点规划 序号 交叉口名称 交叉口类型 总投资估算(亿元) 1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杭甬高速 枢纽互通立交 计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 2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北环西路 一般互通立交 计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 3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姚慈路 一般互通立交 计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 4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329复线 一般互通立交 计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 5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杭甬高速复线 枢纽互通立交 计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 6 陆埠至丈亭公路-杭甬高速陆埠互通 一般互通立交 1.5 7 梁周线—北环路 一般互通立交 计入梁周线拓宽改造工程 8 世南东路—城东路 一般互通立交 0.5 (3)公路养护站规划 从“十一五”期间实践来看,公路养护具有养护范围广、养护内容多,养护成本难以定量计算,经济效益小但社会效应显著等特性,为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需要,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根据公路养护的特性,“十二五”期间,公路大中修养护的实施继续走市场化道路,公路日常的养护要逐步回归公益性和事业性。公路养护管理站与路政管理中队合并办公,实现信息共享;高等级公路养护全面实现机械化,各类公路的日常养护水平全面提高,公路抢修抢险、战备抢险等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4.1.4 公路网综合评价 (1)路网技术评价 ① 路网总里程及等级结构 根据分期建设序列表4-1-2,可得到各阶段公路技术等级结构如表4-1-3。各特征年的等级结构图如图4-1-2所示。 表4-1-3 余姚市公路网技术等级结构表 单位(公里) 年份 高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等外 总里程 2010 41.99 109.37 146.96 111.57 1237.76 —— 1647.7 2015 65.73 193.00 195.89 343.63 1314.98 —— 2113.22 图4-1-2 规划路网各里程等级变化图 公路网主要指标评价 到2015年,公路网的等级将由原来的3.45提高到3.25,使得高等级公路在公路总里程中的比例上升,从而增加公路网的通行能力。2010年余姚市公路网密度为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15年余姚市公路网密度达到138.4公里/百平方公里,网人口密度、网面积密度逐年增加。2010年路网的连通度为1.39,布局总体介于树状与网格状之间,各节点之间多为两路连通,到2015年,路网的连通度为1.79,网络布局由树状接近方格状,重要节点多为四路连通。公路网主要技术参数指标如表4-1-4所示。 表4-1-4 公路网主要技术指标评价 年份 等效 里程 (公里) 网 等级 网容量 (veh/d) 网流量 (veh/d) 饱和度 网人口密度 (公里/万人) 网面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连通度 2010 826.72 3.45 3763 1430 0.38 19.84 107.9 1.39 2015 1269.17 3.25 4504 1660 0.37 25.61 138.4 1.79 (2)经济社会影响评价 公路网的建设,不仅要有直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余姚市公路网规划的实施将对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①将使余姚市有限的国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加速土地资源的开发,提高道路两侧土地的使用价值。 ②将为改善余姚市的投资环境打下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在余姚市投资。 ③将使余姚市的产业与人口分布更趋于合理化,有利于余姚市经济的外向型发展。 ④发展余姚市的公路建设,可增强余姚市公路与铁路的协调程度,增强余姚市的经济辐射力。 ⑤交通条件的改善,减少物资消耗。 ⑥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力地促进余姚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更多的游客。 ⑦交通、经济的发展,将为该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人员的生活水平。 (3)环境影响分析 余姚市公路网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生产环境、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生产,但另一方面也将必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如过大的交通噪音、汽车废气排放等。因此,在公路网的规划阶段,就必须考虑公路网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因工程建设给环境保护带来的不良后果。 4.2 铁路网发展规划 4.2.1 规划目标 随着余姚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重视铁路的发展,充分利用浙江省发展铁路的政策机遇,尤其是高铁的发展机遇,增加铁路的里程、扩大铁路网的规模、完善铁路网的结构,形成布局合理、运输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的现代铁路运输体系,提高铁路对余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力争“十二五”期间杭甬客运专线建成通车,余姚市铁路网形成以杭甬客运专线以及已经完成提速升级的萧甬铁路为“两横”的主干线格局。 4.2.2 规划方案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浙江省铁路网规划》、《宁波市铁路总体规划》,《余姚市城市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余姚铁路网重点任务是:(1)萧甬铁路实施剩余的12处电气化改造平改立工程。保留现状余姚站的城际客运功能,省际客运由杭甬客运专线余慈站承担,并将货运功能调整至城市西面的铁路货运西站;(2)推进杭甬客运专线的续建工程;(3)根据沪甬客运专线的建设计划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4.3 水运网络发展规划 4.3.1 规划目标 重点建设杭甬运河的两个中心港区,加快完善杭甬运河功能,使余姚市水运交通基础设施产生根本性转变,促进综合运输网的逐步完善,以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3.2 规划方案 (1)内河航道规划 十二五规划期内以继续完善杭甬运河功能,并控制其他规划等级航道的跨航道构造物为主要任务。跨规划等级航道构造物的控制原则为新增构造物需满足规划航道相应净空、净宽的要求。根据《余姚市交通发展规划(2003)》的相关规划,余姚市规划内河等级航道见表4-3-1。 表4-3-1 余姚市规划的等级航道及十二五实施内容表 序号 航道等级 航道名称 起讫点 “十二五”目标 1 四级航道 杭甬运河 杭州-宁波 继续完善 2 六级航道 丈镇线 余姚丈亭-镇海静德桥 控制跨航道构造物 3 六级航道 余慈线 余姚-横河-水云浦 控制跨航道构造物 4 六级航道 五余线 上虞五夫-余姚三官堂 控制跨航道构造物 5 六级航道 马渚-六洞闸线 马渚-六洞闸 控制跨航道构造物 6 六级航道 曹墅-马渚-西三线 曹墅-马渚-西三 控制跨航道构造物 7 七级航道 余周线 余姚—周巷 控制跨航道构造物 8 七级航道 余临线 余姚—临山东 控制跨航道构造物 (2)港口规划 “十二五”期末,根据杭甬运河通航要求基本建成杭甬运河余姚东港区,杭甬运河西港区作为预备项目,根据杭甬运河的开通情况开展前期工作,视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可在“十二五”期间适时开工建设,使余姚内河港口发展能够完全满足内河航运的需要。 余姚市港口规划情况如表4-3-2所示。 表4-3-2 余姚市港口规划明细表 名称 位置 建设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功能定位 “十二五“目标 泊位吨级 (吨) 泊位 个数 杭甬运河 余姚东港区 杭甬运河余姚市区下游 500 13 15000 主要为余姚市和下游区县及宁波港域之间的货物运输服务,接卸煤炭、矿建等货物 “十一五”期间已完成投资12000万元,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杭甬运河 余姚西港区 杭甬运河余姚市区上游 500 10 - 主要承担矿建、钢铁及其它货物的装卸任务 开展前期工作,根据杭甬运河开通情况做适时调整 另外根据余姚北部独特的杭州湾滨海自然资源,“十二五”期间,将开展余姚海岸线地形、地质、水文、水域、陆域条件等综合情况的收集、分析,进行余姚滨海码头建设的前期可行性研究。 5 交通运输枢纽规划 5.1 规划目标 客运枢纽:以余慈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为契机,打造区域综合客运枢纽,整合对外客运场站资源,纯化既有铁路余姚站客运功能,形成以余慈综合客运枢纽站为中心,铁路余姚站为辅助、汽车西站、汽车东站分片服务的高效、集约的空间布局形态,并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协调,实现场站分级、线路分层、服务分区的网络化客运交通组织模式。 货运枢纽:依托公路客运站、铁路货运站、港口等重要节点,构建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物流中心为基础、配送中心为延伸的物流节点体系,实现社会物流资源的充分整合,从而构筑完善、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 5.2 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5.2.1 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结合《余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以及余姚客运场站的现状,根据场站的功能及运输方式构成的差异性,余姚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形成客运枢纽布局基本框架: 公路客运枢纽形成“三主、两辅”的主枢纽和8个乡镇客运站体系。其中,“三主”——余慈客运综合枢纽站、客运西站和高速汽车站;“两辅”——东站、南站;乡镇客运站的建设包括梁弄、陆埠、三七市、大岚、四明山5个乡镇城乡公交客运站的新建和改建工程,保留原有的临山、泗门、丈亭3个城乡客运站。 铁路客运枢纽主要是余慈客运综合枢纽和萧甬铁路余姚站。 水运枢纽由于还未成体系,“十二五”期间主要是根据水上旅游项目开发情况做适时建设。 2011年至2015年,余姚市完成市域客运枢纽布局基本框架,即综合客运枢纽、公路客运枢纽、铁路客运枢纽、水运码头的建设,其具体的实施序列表如下5-2-1所示: 表5-2-1 “十二五”期间规划客运场站实施序列表 层次 客运场站 名称 性质 站级 功能定位 规划用地 (亩) 投资估算 (万元) “十二五” 目标 综合客运枢纽 余慈客运综合枢纽 新建 一级 承担余姚城乡客运,及到慈溪、宁波、杭州、上海中短途客运 200 27657 建成 公 路 客 运 站 客运西站 改建 一级 承担余姚市全部跨省、市长途客运,及除宁波、慈溪外的跨市中短途客运 82.5 5000 建成 高速汽车站 保留 / 主要为跨市、省的长途客运服务 / / / 客运东站 改建 二级 提供东部城镇的旅客中短途服务 34.5 3150 建成 客运南站 保留 / 为南部城镇的旅客集散提供中短途服务 / / / 铁路 客运站 余姚站 保留 / 主要为来往宁波和萧山方向的旅客服务 / / / 城 乡 客 运 站 临山客运站 保留 / 为临山镇及黄家埠镇东片区域。 / / / 泗门客运站 保留 / 为泗门镇及姚北部分乡镇,人口分布较多 / / / 丈亭客运站站 保留 / 为丈亭镇、河姆渡镇。 / / / 梁弄客运站 新建 五级 为梁弄镇、大岚镇北片、鹿亭乡部分乡村。 10.5 1000 建成 陆埠客运站 改建 五级 为陆埠镇、河姆渡镇 10.5 1000 建成 三七市客运站 新建 五级 为三七市镇及周围地区的旅客提供服务 10.5 1000 建成 大岚客运站 新建 五级 服务范围为大岚镇。 3 300 建成 四明山客运站 新建 五级 服务范围为四明山镇。 3 300 建成 注:高速汽车站搬迁至余姚高速道口附近(南雷南路)的前期研究工作视客流需要随时进行,现暂按保留考虑。 5.3 物流发展规划 5.3.1 规划目标 结合《余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及《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规划阶段目标为: (1)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到2015年,余姚市“一主四副”现代物流布局成形;培育若干家具有显著示范效应的重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部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形成适应现代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2)货运场站布局规划:规划6个公路货运站分别为姚北货运站、货运南站、货运北站、梁弄货运站、泗门货运站和姚东货运站;1个铁路货运站为铁路西货站;2个港口作业区分别为杭甬运河东港区和杭甬运河西港区。 (3)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余姚市物流信息系统由行业管理子系统、现场子系统、车载子系统、物流企业子系统和用户子系统五大子系统构成。可作为宁波市共用信息平台的下层子系统,负责余姚市的物流数据的采集和物流服务的提供,并向上级系统负责。 5.3.2 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根据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以及物流需求源分布特点,确定余姚市现代物流业网络层次结构为:物流发展综合功能区域-——区域物流中心(物流功能区)——基层物流配送点三个层次;空间布局结构为“一主四副”。 其中:“一主”为新建的姚北综合物流中心(综合功能区),“四副”为城北物流中心、城西铁路物流中心、姚南区域物流中心、姚东区域物流中心。 5.3.3 货运站布局规划 规划6个公路货运站分别为姚北货运站、货运南站、货运北站、梁弄货运站、泗门货运站和姚东货运站;1个铁路货运站为铁路西货站;2个港口作业区分别为杭甬运河东港区和杭甬运河西港区。 5.3.4 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余姚市物流信息系统由行业管理子系统、现场子系统、车载子系统、物流企业子系统和用户子系统五大子系统构成。可作为宁波市共用信息平台的下层子系统,负责余姚市的物流数据的采集和物流服务的提供,并向上级系统负责。 通过物流业空间布局的规划将物流发展重点区域、区域物流中心与基层物流配送点结成网状物流系统。 5.3.5 物流业空间布局实施序列安排 2011年至2015年,完成姚北综合物流中心、城北物流中心、城西铁路物流中心、姚南区域物流中心、姚东区域物流中心5个物流中心的建设;完成6个公路货运站分别为姚北货运站、货运南站、货运北站、梁弄货运站、泗门货运站和姚东货运站;1个铁路货运站为铁路西货站;2个港口作业区分别为杭甬运河东港区和杭甬运河西港区。(见表5-3-1) 表5-3-1 “十二五”期间物流发展建设项目实施序列 类 别 编 号 名称 性质 设计发送能力 (万吨/年) 占地面积 (亩) 功能定位 “十二五” 目标 物 流 中 心 1 姚北综合 物流中心 新建 1700 1100 服务于姚北区域(含姚北各镇及朗霞街道、低塘街道) 建成 2 城北物流 中心 新建 400 300 服务于城北区域(含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 建成 3 城西铁路 物流中心 新建 1000 800 服务于城西区域(含城西各镇及兰江街道) 建成 4 姚南区域 物流中心 新建 120 60 服务于姚南区域(含姚南各镇) 建成 5 姚东区域 物流中心 新建 500 310 服务于姚东区域(含姚东各镇) 建成 公 路 货 运 站 1 姚北货运站 新建 / 90 服务于姚北工业区 建成 2 货运南站 新建 / 45 服务于浙江远东工业城 建成 3 货运北站 新建 / 45 服务于中国塑料城、中国模具城 建成 4 梁弄货运站 新建 / 15 服务梁弄镇及南部山区 建成 5 泗门货运站 新建 / 37.5 服务泗门镇、滨海产业园等 建成 6 姚东货运站 新建 / 22.5 服务姚东片区工业 建成 铁路货运站 1 铁路西货站 改建 / 37.5 服务于铁路运输方式到达的散杂件托运中转 建成 港口作业区 1 杭甬运河东 港区 新建 / 680 服务姚东及区域水运服务 建成 2 杭甬运河西 港区 新建 / 340.1 服务中心城区及姚西北为主 预备项目 5.4 规划方案评价 5.4.1 场站适应性评价 采用专家评判法,结合余姚市的规划方案及相关经验,选取评价指标,通过比较相关因素的重要性,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评价结果来进行评价。 (1)客运站适应性评价 客运站适应性评价主要分析客运场站的自身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的影响等,这里主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A1)、城市发展协调性(A2)、城市交通影响程度(A3)、利用率(A4)、服务水平(A5)、软硬件设备(A6)、发展空间(A7)等方面考虑建立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余姚市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经验,采用专家评判法,通过比较相关因素的重要性,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结果见表5-4-1。 表5-4-1 客运站适应性评价结果 指标 总分 权重 0.15 0.11 0.14 0.15 0.16 0.13 0.16 87.39 得分 85 89 86 87 92 88 85 由以上结果看出,规划后的余姚客运站客运环境良好,能够较好的避免出现客流严重拥挤现象,能较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客运能力大大提高,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客运的需求。 (2)货运站适应性评价 货运站的适应性评价主要分析货运站的自身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的影响等,主要考察以下7个指标:城市规划适应度(A1)、对城市交通影响程度(A2)、系统运能匹配度(A3)、软硬件水平(A4)、市场潜力(A5)、经济社会效益(A6)、发展空间(A7)等。 结合余姚市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经验,采用专家评判法,比较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结果见表5-4-2。 表5-4-2 货运站适应性评价结果 指标 总分 权重 0.14 0.11 0.15 0.15 0.18 0.13 0.15 87.4 得分 83 89 85 87 84 89 90 整体来看,规划后的余姚货运站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软硬件水平较高,建有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货运站、物流中心,提高货运站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也提供集疏运服务。总之,规划后的货运站将大大提高货运能力,使货运更加安全、便利、快捷。 5.4.2 经济社会影响评价 运输场站的规划建设,将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发展,使旅客换乘方便;港口建设,支撑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 5.4.3 环境影响评价 在运输场站的规划阶段必须考虑运输场站规划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因工程建设给环境保护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操作实施规划中应该: (1)在运输场站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居住区,以减少废气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2)由于余姚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在场站选址时少占耕地,并减少取土量。 (3)对取土、弃土、建筑材料开采等改变自然环境的地方应进行恢复自然环境的附属工程设计。 (4)加强场站周围的绿化,在场站规划时预留绿化带,场站周围应设置隔音设施。 5.5 运输枢纽衔接 综合交通衔接的研究重点是:同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不同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其中,同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主要是公路体系内部的衔接和铁路体系内部的衔接;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主要通过场站进行衔接。 5.5.1 同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 (1)公路体系衔接分析 ①高速公路间的衔接分析。高速公路之间的衔接均采用枢纽形式,从而构成衔接有效的高速网络。 ②高速公路与其它等级公路之间的衔接分析。高速公路与其它等级公路之间的衔接主要采用高速上跨、双喇叭互通、苜蓿叶互通的衔接方式。 ③其他公路间的衔接分析。为保证行车秩序和行车顺畅,本规划建议一级公路相交时考虑采用互通转换;其它等级公路相交处以及一级公路与其它等级公路相交处均采用信号灯平面交叉口形式进行衔接。 (2)铁路体系衔接分析。铁路系统中,铁路与铁路之间的衔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铁路联络线实现线路衔接;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铁路站场实现不同方向铁路线的交通衔接,如通过余慈客运综合枢纽,实现不同铁路线的联接。 5.5.2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是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关键,公路交通作为最灵活、便捷、机动的交通运输方式,通过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和城市主干路与其它交通方式实现高效连接。 6 公共交通发展规则 6.1 规划目标 (1)发展目标: ①抓紧城区公交线路优化,在余慈枢纽建成前做到线路基本覆盖,在余慈枢纽建成后做到线路基本合理,远期余慈公交一体化。 ②加大公交投入,完善公交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使城区公交各项评价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城区居民公交出行2015年达到17%。 ③加快城乡干线、支线和区间三级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建设,努力使主要中心镇(包括慈溪的重点中心镇)到汽车中心站有大容量快速公交,主要行政村到城区有公交支线,南部山区、北部滨海地区和东部平原区间有公交,使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出行。 (2)指标目标: 城区公交 ①公交车拥有量:中心城区范围内公交拥有量至2015年达到8标台/万人以上,达到7~8标台/万人的国家标准。 ②线网密度: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5公里/平方公里,达到国家标准3.0~4.0公里/平方公里的中间值;城市边缘地区公交线网密度2.5公里/平方公里以上,达到国家标准的2~2.5公里/平方公里高限。 ③公交线网覆盖率: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3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70%以上,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外围区域覆盖面积大于60%。 ④公交线路长度:8~12公里,符合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的实际情况;城郊线路、环线和城乡公交可适当增加。 ⑤公交准点率达到90%。 城乡公交 ①步行1000米公交村镇通达率达到90%以上。 ②进出城区和中心镇的公交出行比例达到65%。 ③以城区为中心,公交出行时间在80分钟以内的面积覆盖整个规划区域,出行时间在50分钟以内的面积覆盖整个规划区域的60%以上。 6.2 公交线网规划 (1)城区公交线网规划 随着余姚城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及姚北新区的居民公交需求快速增长,根据“稳步发展、尽量覆盖、便于实施”的原则,对城区公交线路进行规划,目标是完善和优化线网布局,扩大公交覆盖面,提高城区整体公交服务水平。“十二五”末,城区公交线路达到18条,新增2条,具体城区公交线路安排如下: 表6-2-1 城区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线路 编号 首末站 线路走向(调整情况) 101 汽车南站—汽车北站 汽车南站-它山庙-检察院-江南菜场-四明西路-万年桥路-江南新城-市政府-新西门路-新西门-老西门-山后新村-舜水北路-舜北小区-体育馆-新建北路-子陵新村-模具城-公交公司-碾子头-仙桥-中国塑料城-汽车北站(北站开往南站无万年桥路站) 102 汽车南站—汽车北站 汽车南站-余姚四中-磨刀桥-最良新村-最良桥-南门头-学弄-通济桥-念慈桥-阳明东路-火车站-候青门-联盟桥-子陵新村-模具城-公交公司-碾子头-仙桥-中国塑料城-汽车北站 103 汽车西站—汽车北站 汽车西站-二高路-长新新村-农贸市场-家私城-丰山前-下畈-舜水北路-体育馆-新建北路-子陵新村-模具城-公交公司-碾子头-仙桥-中国塑料城-汽车北站 105 梁辉汽车站—梁辉汽车站 梁辉汽车站-梁辉卫生院-梁辉开发区-海关路( )-远东工业城-余姚四中-磨刀桥-最良新村-最良桥-市政府-新西门路-新西门-审批中心-南门头-最良桥-最良新村-磨刀桥-余姚四中-远东工业城-海关路( )-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梁辉汽车站 201 汽车东站¬¬—汽车西站 汽车东站-城东管委会-东环北路-世南中学-星光苑-嘉悦购物广场-人民医院-丰泽华庭-康家弄-子陵桥-金昌路-联盟桥-南河沿路-桐江桥-阳明公园-富巷新村-西石山路-新城市花园-玉立路-二高路-汽车西站 202 汽车南站—九垒山 汽车南站-它山庙-检察院-江南菜场-四明西路-万年桥路-梨洲医院-最良新村-兰江中学-南园新村-花园新村-杜义弄-通济桥-桐江桥-人民桥-中医院-凤山菜场-皇山桥-康家弄-剑江村-下木桥-九房-杨家桥-九垒山(九垒山开往南站无万年桥路站点) 203 汽车南站—汽车西站 汽车南站-它山庙-检察院-江南菜场-江南新城-余姚中学-上菱新村-新西门路-市政府-南门头-审批中心-南滨江路-建委大楼-姚江桥-仁寿桥-西石山桥-富达花园-滨江新村-老年公寓-开丰桥-锦江华园-二高路-汽车西站(西站开往南站无南滨江路站点) 204 人民医院—安置小区 人民医院-丰泽华庭-中山家园-子陵路-丹凤小区-凤山社区-凤山菜场-舜江名苑-东朝街-花园新村(余姚二中)-南园新村-南门副食品市场-最良桥-江南菜场-江南新城-余姚中学-四明公寓-名仕花园-黄山公园-职成教中心-三凤桥村-下横埭路-工业区(一区)-日月星苑-兰江街道办事处-岳地村-黄山村-安置小区 205 人民医院—全民健身中心 人民医院-丰泽华庭-春江花月-中山北路-金昌路-模具城-子陵新村-联盟桥-南河沿路-桐江桥-学弄-南门头-最良桥-江南菜场-江南新城-余姚中学-四明公寓-名仕花园-国防中心-开丰路-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开往人民医院无国防中心站点) 206 陶卫城—梨洲街道 陶卫城-农贸市场-家私城-春晓华园-胜山西路-舜北新村-舜北公园-南河沿路-桐江桥-通济桥-姚江怡景-东朝街-花园新村(余姚二中)-白云商贸中心-磨刀桥路-谭家岭东路-古路头-城东路-梨洲街道 206延伸线 陶卫城—亿达集团 陶卫城-农贸市场-家私城-春晓华园-胜山西路-舜北新村-舜北公园-南河沿路-桐江桥-通济桥-姚江怡景-东朝街-花园新村(余姚二中)-白云商贸中心-磨刀桥路-谭家岭东路-古路头-城东路-梨洲街道-双桥村- 村-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小学-纵二路-纵三路-亿达集团 301 人民医院—人民医院 人民医院-丰泽华庭-中山家园-子陵中学-文山菜场-联盟桥-火车站-五洞桥-候青门-武胜门-山后新村-富巷新村-西石山路-新城市花园-玉立路-开丰桥-德发花园-阳明街道-西石山桥(第三人民医院)-下菱新村-新西门路-市政府-南门副食品市场-南园新村-花园新村-东朝街-舜江名苑-凤山菜场-凤山社区-丹凤小区-康家弄-皇山桥路-汽车东站-人民医院 302 汽车北站—汽车北站 汽车北站-中国塑料城-仙桥-双河桥-翁家新村-安山路-凤山街道-人民医院-汽车东站-剑江村-高家畈-古路头-谭家岭东路-磨刀桥-交通大楼-实验学校-黄山公园(谭家岭村)-职成教中心-三凤村-国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开丰桥-玉立路-长新新村-农贸市场-家私城-拾尺桥-康山村-运政稽查大队(临时站牌)-东方物流-柏树地-新华村-舜宇路-兴业路-兴贤路-兴城路-汽车北站 401 全民健身中心—黄箭山车站 全民健身中心-下菱新村-新西门路-市政府-南门副食品市场-南园新村-东旱门路-东园新村-白山头村委-竹山桥-谢家湾-樟树下村-八角丘-夏家(明伟小学)-明伟卫生院-楼家-郁家湾-郁家湾东(临时站点)-郁浪浦-唐家桥-西姜-桥西-东姜-浦口-前园-一高-一高南-黄箭山村委-陈巷-黄箭山车站 402 火车站—大将桥村 火车站-候青门-联盟桥-新建北路-体育馆-舜水北路-下畈-丰山前-家私城-丰山桥-康山-康山小学-前华家-后华家-太平桥东-太平桥西-点兵山(丰北中学)-小田屋-丰北小学-后凤庙-邵家渡-石山头东-芝山村-石山头西-翁王路-邮电路-方桥村委-石卜坎村-西街(方桥小学)-孙家-禾山—王家—大将桥村 403 全民健身中心—郭相桥 全民健身中心-下菱新村-新西门路-市政府-最良桥-最良新村-磨刀桥-余姚四中-汽车南站-路横桥-看守所-金星公司-三凤村-职成教中心-夏家-燎原灯具-高畈-石婆桥-肖东路-肖东中学-黄山-蔡家堰-莫家湖-直江路-谭家岭西路-上板桥路-郭相桥 405 全民健身中心—龚冯 全民健身中心-下菱新村-新西门路-市政府-最良桥-最良新村-天鹅湾-白云商贸中心-白云小区-云河绿洲-高家畈-保利广场-第四堡-阳光公寓-姚家垫-西姜-姜家渡-后新屋-前园-应家闸-花门头-孙家-傅家-上方-郭姆村-仓前-老四房-九四房-管家-河姆渡大桥-翁家-方家-方家东-长河塘-河姆渡镇政府-江中-孙家(河姆渡)-河姆渡镇中-童家-斗后-李家-杨石塘-遮楼-泾浦庵-潘家-罗江-罗江工业园区-白罗江-蒋家园-龚冯 城东区间 人民医院—人民医院 人民医院-嘉悦购物广场-星光苑-世南中学-君悦国际花园-柳夹岙-梁湖头-童夹岙-兵马司-余山头-田屋-安山桥-天邦科技园区-科创中心-安山苑-凤山街道办事处-嘉悦购物广场-人民医院 注:“1”字头线路为南北向线路,“2”字头线路为东西向线路,“3”字头线路为环形线路,“4”字头线路为城郊线路。 (2)城乡公交线网规划 城乡干线公交是指由城区公交枢纽站出发到余姚主要中心镇(包括慈溪城区及部分重点镇)的大容量城乡快速公交,其重要功能是为客流比较集中的中心镇提供一个集中换乘高速铁路、轻轨、长三角高速班线、城乡公交、城区公交的快速通道。城乡干线公交通行的道路一般是干线公路,采用的车型一般是8~10米标准公交车,发车密度高。 根据余姚中心镇的空间布局形态、客流聚集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十二五”末,规划城乡干、支线公交达到36条,包括到余姚中心镇15条,到慈溪城区及重点镇4条;规划城乡区间线公交线路达到37条,详细方案参见表6-2-2以及6-2-3。 表6-2-2 城乡干、支线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线路 首末站 线路走向 城 乡 干 线 支 线 公 交 501 余姚西站—临山 余姚西站—上畈—张巷—罗渡—西货站—菁江渡—斗门—斗门幼儿园—胡家—大成房—大河沿—锁澜桥—马渚—东横路—四季堰路—高速马渚站—驾校—马渚北—渚青路—后俞巷—前俞巷—狮山村—青港—毛杜—孙家—牟山镇政府—魏家—牟山小学—东吴—西吴—双堰—华吴路—五车堰岔口—五车堰—回龙—上塘—九隆建材城—黄家埠站—千金湖—方山—迎风路—临山医院—临山 502 余姚西站—古塘站 余姚西站—姚州大桥—群立村—浒塘—国华电厂—汤家闸东—汤家闸—马漕头—高家—梁巷—北祥路—大施巷—北盛路—高速马渚站—中心粮库—南魏—奖嘉隆—西江堰—后戚—开元—八楞柱—唐巷—唐巷北—青山—谢家—沿山村—滑家桥—夏王宅河南—夏王宅河后—全佳桥村委—全佳桥—后宋—沙堰头—张家—石山庵—水路头—东大街社区—文化艺术中心—汝湖公园—中央名府—审批中心—光明路口—塘后小学—古塘站 503 余姚南站—梁弄 余姚南站—路横桥—看守所—金星公司—三凤村—职成教育中心—下横埭路—工业区—日月星苑—兰江街道—岳地村—黄山村—安置小区—立交桥—浙东垂钓中心—筀竹岭—后池头—龙舌—卢家—牛栏口—锦绣四明—青峰村—万家—上虞岔口—黄浦岭—下坞—雅贤村—后岗头—前潭—邱家—湖东—石家—四明山门—梁弄镇政府—敬老院—二职校—梁弄 505 汽车东站—丈亭站 汽车东站—照山桥—九垒山—桐湖—吴夹岙—同光村—同光小学—蔡家—平湖—施岙—汇头—张家—汇龙村—新周家—长乐路—朝阳路—渔溪市场—桂家—丈亭工商所—余姚三中—公铁立交桥—丈亭 506 汽车东站—二六市 汽车东站—照山桥—九垒山—桐湖—吴夹岙—同光村—同光小学—蔡家—平湖—施岙—汇头—张家—汇龙村—新周家—长乐路—渔溪—交警队—桐寺院—傅家—凤东—高溪头—姚东村—三河线路口—大霖山路口—菜场—三七市—井头—官桥—大枫树下—二六市—民主岙—缪家—朱家山 507 余姚南站—陆埠站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南苑小区—梅山—卧龙—叶岙—老年中心—跳头—黄箭山—陈巷—十五岙—阳明山庄—元宝岭—陆埠桥西—陆埠 508路 余姚西站—余姚西站 余姚西站—姚州大桥—群立村—浒塘—国华电厂—汤家闸东—汤闸—马漕头—高家—梁巷—北祥路—大施巷—北盛路—高速马渚站—中心粮库—南魏—奖嘉隆—西江堰—后戚—开元—开元市场—南张—后张—转水河—南边—南庄—乡村大世界—天华—黄家—谢安桥—南徐—老年公寓—朗霞小学—朗霞—朗海公路—大庙周—水阁周—振兴路—中国银行—镇中心小学—东大街社区—水路头—镇南村—杨家—东昇小学—东蒲村—陆家庄—大将桥—四将桥—后庄—青山诸家—下沙畈村委—陈桥庄—木斗魏—施家—章家—渚青路—马渚北—驾校—高速马渚站—北盛路—大施巷—北祥路—梁巷—高家—马漕头—汤家闸—汤家闸东—国华电厂—浒塘—群立村—姚州大桥—余姚西站 城 乡 干 线 支 线 公 交 509路 余姚南站—大岚 余姚南站—路横桥—看守所—金星公司—三凤村—职成教育中心—下横埭—工业区—日月星苑—兰江街道—岳地村—黄山村—安置小区—立交桥—浙东垂钓中心—筀竹岭—后池头—龙舌—卢家—牛栏口—锦绣四明—青峰村—万家—上虞岔口—黄浦岭—下坞—雅贤村—后岗头—前潭—邱家—灯具城—四明山门—梁弄镇政府—敬老院—二职校—梁弄—梁冯桥—荷梁线岔口—让贤新区—平山里—后孙—车岗头—道士山—宫前庙—白水冲景区—黄纸厂—上黄纸厂—杨家山—上于山—钱库岭—下管岔口—铁顶山—夏家岭里村—夏家岭—邱庄村委—四丰岔口—大岚 510路 余姚西站—周巷站 余姚西站—家私城—丰山桥—康山—康山小学—前华家—仙桥—太平桥—旗山村—谷家堰—赵家浦—河里—兽头—梁家堰—董家—南王—沈家弄—后黄—熊家街—荪塘堰—马廊夏—赵家村—泥堰头—辉桥路—新新公路—振工路—周巷站 511路 余姚北站—周巷站 余姚北站—舜宇路—高铁站—胜堰—胜堰北—郑巷南—郑巷—郑巷花坛—后郑巷—张清桥—吕家—冯家闸—剑江路—唐家—汤家闸—低塘镇南—低塘职校—低塘—低塘卫生院—新城家园—高速低塘站—周东—周巷家私城—周巷站 512路 余姚北站—临山 余姚北站—兴城路—兴贤路—兴业路—舜宇路—新桥村—克山村—樟树下—贴水桥—杨漕—西墟村—剑江路—沈吕漕—余姚二中—新洋线—纬三路—高速低塘站—周东—周巷家私城—周巷—振工路—新新公路—塘堰桥—干家路村—裘皮城—朗霞—朗海公路—大庙周—水阁周—泗门—河塍路—光明路—环城路—湖北路—湖堤—周百—临南路口—临山 513路 余姚南站—四明山站 余姚南站—路横桥—看守所—金星公司—三凤村—职成教育中心—下横埭—工业区—日月星苑—兰江街道—岳地村—黄山村—安置小区—立交桥—浙东垂钓中心—筀竹岭—后池头—龙舌—卢家—牛栏口—锦绣四明—青峰村—万家—上虞岔口—黄浦岭—下坞—雅贤村—后岗头—前潭—邱家—灯具城—四明山门—梁弄镇政府—正蒙街—东溪村—荷梁线岔口—让贤新区—平山里—后孙—车岗头—道士山—宫前庙—白水冲景区—黄纸厂—上黄纸厂—杨家山—上于山—钱库岭—下管岔口—铁顶山—夏家岭里村—夏家岭—邱庄村委—四丰岔口—大岚—后朱岔口—明山路—李俞线—蜻蜓岗—西岭下—红孔—吊台跨—杂柴坪—华山—泥平岙—四窗岩—灵溪—旦孔—瓦窑岭三角站—四明山老站—四明山站 515路 余姚南站—高速收费站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南苑小区—梅山—卧龙—叶岙—老年中心—跳头—黄箭山—陈巷—十五岙—阳明山庄—南雷村—元宝岭—陆埠桥西—陆埠—白龙岗—五马工业区—山下—沿溪村—支溪岙—沿丈路口—十房—陈袁方—东江沿—车厩粮站—车厩—车厩大桥—东澄村—小东澄—河姆渡遗址—河姆—上皇—舒夹岙—天下玉苑—学士桥—大隐—学士东路—高速收费站 516路 余姚南站—上庄(鹿亭)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南苑小区—梅山—卧龙—叶岙—老年中心—跳头—黄箭山—陈巷—十五岙—阳明山庄—南雷村—元宝岭—陆埠桥西—陆埠大桥—施家旦—干溪新村—桑园—干沙路—干溪—干溪卫生所—老年中心—西岙岔口—袁马—袁马桥—洪山中学—繁荣—丫叉头—下方—翁家老宅—上方—高爿—翁岙—翁岙岔口—狮山钟秀—砂弯—裘岙—小石塔—大洋山—郑洋岔口—牛塘岔口—上庄(鹿亭) 517路 余姚西站—青港 余姚西站—上畈—张巷—罗渡—西货站—菁江渡—斗门—斗门幼儿园—胡家—大成房—大河沿—锁澜桥—水厂—下姚—上姚—过水路—五藏岙—窑头—竺山—姜山—西湖岙—湖西陡—湖西陡岔口—大园—湖滨—牟山湖村—方家—徐家—青港 城 乡 干 线 支 线 公 交 518路 文山路站—黄湖 文山路站—凤山街道—安山路—高罗韩家—有色金属材料城—高铁站—笆里—郑巷村—前夹岙—洪山—姆湖—姆湖村委—张巷—低塘镇中—东升—低塘镇南—低塘职校—低塘—低塘卫生院—新城家园—高速低塘站—周东—褚家村—低塘街道—芦城老站—双建—芦庵线—天元大道—惠爱医院—历山—历石线—帅康—洋山—三房—洋山村委—牌轩头—牛钱—黄山村—黄湖农场—湖南山—监狱东门—黄湖 519路 余姚东站—丈亭站 余姚东站—照山桥—九垒山—桐湖—吴夹岙—钟家门头—章家—蔡家—湖口弄—岭脚下—柳家岙—杨家岙—柳家岙—俞家岙—桥头—陆家山顶—通天庙—南岙—舒朗岗—南岙东—张孙—南岙东—东岙—吴家—新周家—寺前王—渔溪—渔溪市场—桂家—丈亭工商所—余姚三中—公铁立交桥—丈亭站 520路 余姚东站—李家 余姚东站—照山桥—九垒九—桐湖—吴夹岙—永宁路口—黄古鲍—蜀山(大河)—应家墩—旧宅—应王—大池头—湖田湾—龙南—李家 521路 余姚南站—龙坑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梁辉站—九龙湾—叶家棣—后溪—横山—黄明—金冠村委—龙坑—岭下 522路 余姚南站—冠佩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梁辉站—九龙湾—叶家棣—后溪—横山—黄明—金冠村委—外金冠—金冠—外冠佩—冠佩 523路 余姚南站—章雅山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梁辉站—九龙湾—叶家棣—后溪—横山—黄明—金冠村委—龙坑—岭下—洪山桥—楼家基—章雅山 526路 余姚南站—上旺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梁辉站—九龙湾—叶家棣—后溪—横山—黄明—金冠村委—龙坑—岭下—洪山桥—范太坞—施家—后山岗—高头岗—下章—岭头—茭湖—茭南—岗后—教堂—南黄路口—下南黄—南黄路口—上王岗村委—叶郎山—方家岔口—里边—徐英—上王 527路 余姚南站—邵家湾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梁辉站—九龙湾—水利局培训中心—流水潭—游场岗岔口—燕窝东湾—燕窝村委—岭岗—洪家洋—高牌—紫龙庙—毛山—邵家湾—邵家 528路 余姚南站—乌丹山 余姚南站—路横桥—看守所—金星公司—三凤村—职成教中心—夏家—燎原灯具—高畈—石婆桥—肖东路—凤亭工业区—付家畈—凤亭村委—梅园—张巷—黄泥坎头—敬老院—康岭—金沙岭—下冯村岔口—冯村—新桥头—清水门—庄里—乌丹山 529路 余姚南站—邵家潭 余姚南站—远东工业城—海关路—梁辉开发区—梁辉卫生院—童湖—童湖新村—五一新村—南童—茶亭—三溪口—三溪口小学—三溪口村委—三溪口小学—三溪口—三溪口南—向家弄水库—向家弄—罗家—下园—社坛庙—箬岙—邵家潭 530路 滨海—汽车北站 滨海—海惠电镀—圣诺电镀—滨海新城—双潭村—滨海村北—滨海村南—小曹娥镇政府—徐家路—食品园区—海南村—上新屋—兰曹国道—朗霞—裘皮城—干家路村—塘堰桥—新新公路—振工路—周巷—周巷家私城—周东—高速低塘站—新城家园—低塘卫生院—低塘—低塘职校—低塘镇南—汤家闸—唐家—剑江路—冯家闸—张清桥—后郑巷—郑巷花坛—郑巷—郑巷南—胜堰北—胜堰—高铁站—舜宇路—汽车北站 531路 余姚西站—万九房(单向) 余姚西站—上畈—张巷—罗渡—西货站—菁江渡—斗门—斗门幼儿园—胡家—大成房—大河沿—锁澜桥—马渚—东横路—四季堰路—黄泥堰路—马渚卫生院—水厂—下姚—上姚—过水路—江下—荷花新村—云楼村委—义家槽头(单向)—张家山下(单向)—四联新村(单向)—后周(单向)—西河头(单向)—畈园(单向)—下坝(单向)—万九房(单向) 城 乡 干 线 支 线 公 交 532路 上庄-余姚南站 上庄-深坑岔口-金家-大溪-云河漂流-晓云新村-洞桥-晓云村委-上村-汇头岭岔口-庄畈-中姚-斤岭顶-上横路口-斤岭下桥头-斤岭下-金子岙岔口-东溪村-正蒙街-梁弄镇政府-四明山门-灯具城-邱家-前潭-后岗头-雅贤村-下坞-黄浦岭-上虞岔口-万家-青峰村-锦绣四明-牛栏口-卢家-龙舌—后池头-筀竹岭-浙东垂钓中心-立交桥-安置小区-黄山村-岳地村-兰江街道-日月星苑-工业区-下横埭路-职成教中心-三凤村-金星公司-看守所-路横桥-余姚南站 533路 汽车中心站—三七市 汽车中心站、城东路、S319、X210、丈亭、河姆渡、X225、三七市 534路 汽车中心站—陆埠 汽车中心站、城东路、南环东路、南雷南路、S318、陆埠 535路 汽车中心站—梁弄 汽车中心站、城东路、南环东路、南雷南路、梁辉、S213、梁弄 536路 汽车中心站—牟山 汽车中心站、余慈公路、梁周线、S319、马渚、牟山 537路 汽车中心站—黄家埠 汽车中心站、余慈公路、梁周线、G329、泗门、临山、黄家埠 538路 汽车中心站—杭州湾新区 汽车中心站、城东路、东连接线、芦城、天元、长河、俺东、杭州湾大桥、杭州湾新区 539路 汽车中心站—慈溪西站 汽车中心站、城东路、东连接线、芦城、历山、慈溪西站 540路 汽车中心站—慈溪东站 汽车中心站、余慈公路、横河、慈溪东站(中心站) 表6-2-3 城乡区间线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线路 首末站 线路走向 城乡区间公交 601路 临山—高桥 (黄家埠站) 临山—临山医院—迎凤路口—麟泉桥—南塘路—临山镇政府—临山北—城隍涂—临浦新村—临海—临海信用社—迎凤路—范家丘—兰海市场—兰海—邵家丘—横塘—横塘村委—冯徐丘—韩夏村—黄家埠村—姚西—镇中学—黄家埠镇政府—高桥(黄家埠站) 602路 三七市—老年中心 三七市至江中:三七市—菜场—大霖山路口—三河线路口—上方—翁家墩—祝家渡—柳家—祝江—宋家—马家—工业园区—江中—老年中心 三七市—张方 三七市至唐李张:三七市—井头—官桥—大枫树下—二六市—田螺山遗址—阴郎店—下董—上董—王家—唐家—李家—张方 603路 丈亭站—车厩 丈亭站—新民中路—宋家—河姆渡大桥—翁家—方家—方家东—长河塘—河姆渡镇政府—江中—孙家—上童界—车厩大桥—东澄—车厩大桥—车厩 605路 陆埠站—杜徐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洪山中学—邮电所—洪山小学—繁荣—溪上—状元地—下陈—上陈—上陈菜场—沙田—丈台—沙田上—杜徐村委—杜徐 606路 陆埠站—石门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院—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下庵—西岙—项家—黄泥直—梅林—黄泥直—戴家—江沿山—石门 607路 陆埠站—高山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洪山中学—邮电所—洪山小学—繁荣—丫叉头—五夹岙—下方—翁家老宅—上方—高爿—翁岙—翁岙岔口—大石河—沿夹岙岔口—沿夹岙—沿夹岙岔口—龙潭下—沿山—陈巴岭岔口—陈巴岭下—陈巴岭—深坑—高岩—高山 城乡区间公交 608路 陆埠站—石笋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洪山中学—邮电所—洪山小学—繁荣—丫叉头—五夹岙—下方—翁家老宅—上方—高爿—翁岙—翁岙岔口—狮山钟秀—砂弯—石笋 609路 陆埠站—余鲍陈村委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南洪桥—杨家岭—黄土岭—赵岙庙岔口—磨石坑—蒋岙—蒋岙菜场—蒋岙村委—余家—余鲍陈村委 陆埠站—周方地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南洪桥—杨家岭—黄土岭—赵岙庙岔口—磨石坑—蒋岙—蒋岙菜场—蒋岙村委—余家—余鲍陈村委—陈家—邵家—汪家—周方地岔口—周方地 610路 陆埠站—孔岙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南洪桥—杨家岭—黄土岭—赵岙庙岔口—赵岙—华盖山—赵岙—赵岙庙岔口—磨石坑 611路 陆埠站—天下玉苑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南洪桥—杨家岭—黄土岭—赵岙庙岔口—磨石坑—蒋岙—蒋岙菜场—蒋岙村委—余家—余鲍陈村委—陈家—邵家—汪家—周方地岔口—芝林—芝林菜场—毛家埠—樟山庙—刘家塔—章山新村—云旱—大隐中学—大隐—天下玉苑 612路 天下玉苑—蒋岙 天下玉苑—大隐—大隐中学—云旱村—章山新村—刘家塔—樟山庙—毛家埠—芝林菜场—芝林—周方地岔口—周方地—周方地岔口—汪家—邵家—陈家—余鲍陈村委—余家—蒋岙村委—蒋岙菜场—蒋岙 613路 天下玉苑——河姆 天下玉苑—大隐—大隐中学—云旱村—章山新村—刘家塔—樟山庙—毛家埠—芝林菜场—徐家—陶家—冯家南—冯家—河姆菜场—河姆 615路 陆埠站—车厩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南洪桥—郑家菜场—郑家—青龙山西—青龙山—姆岭—田屋—山坑—虹岭岔口—上庄—舍根—虹岭—舍根—上庄—虹岭岔口—牌门头—史家—晚桥头—孙家—车厩村委—新桥头—车厩 616路 陆埠站—宋岙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南洪桥—杨家岭—好运桥—黄土岭岔口—张家—中央村—宋岙 城乡区间公交 617路 梁弄——岭顶 梁弄—镇中—晓东—晓山—上下张—横岙桥—埭头—桂义—贺溪—建隆—麻地下—义家弄—下陈—汪家—蔡家—西溪—沿山房岔口—着树湾—楼下—青山—楼下—着树湾—沿山房岔口—东山岭顶 618路 梁弄—大岭顶 梁弄—梁冯桥—梁冯小区—甘宣村— 甘泉畈—横坎头—牛轭丘—大岭下—下馋—竹家大丘—麻屋—蒲塘—麻屋—岭头村—万家岙—官园—岭顶—大岭顶 619路 梁弄站—大坪 梁弄—梁冯桥—荷梁线岔口—金子岙岔口—斤岭下—斤岭下桥头—斤岭顶—东岗—大坪 620路 梁弄站—明湖村 梁弄站—镇中—晓东—晓山—上下张—横岙桥—横路—大园—建山—老年院—大坝下—明湖村 621路 梁弄—上庄 梁弄—梁弄菜场—梁冯桥—荷梁线岔口—金子岙岔口—斤岭下—斤岭下桥头—上横路口—斤岭顶—中姚—庄畈—汇头岭岔口—王石坑岔口—路坑岔口—岩头—大年—岩头—路坑岔口—王石坑岔口—汇头岭岔口—上村—晓云村委—洞桥—晓云新村—云河漂流—大溪—金家—深坑岔口—上庄 城乡区间公交 622路 上庄—大年 上庄—深坑岔口—金家—大溪—云河漂流—新村—晓云村委—上村—汇头岭岔口—王石坑岔口—外厂—王石坑—外厂—王石坑岔口—路坑岔口—岩头—大年 623路 上庄—上庄 上庄—鹿亭卫生院—敬老院—祝家堰—李家塔—中村卫生院—中村—白云桥—童皎村—白云桥—中村—中村卫生院—李家塔—祝家堰—敬老院—鹿亭卫生院—上庄—冬青—门石—冬青—上庄 625路 上庄—赤石 上庄—鹿亭卫生院—敬老院—祝家堰—李家塔—二小区—石潭新村—石潭岔口—桥对岸—岙底—桥对岸—石潭岔口—梁湖岔口—小地碗—梁湖—小地碗—梁湖岔口—陈岩—白鹿—下姚—赤石岔口—高岩头岔口—赤石 626路 上庄—大岚 上庄—鹿亭卫生院—敬老院—祝家堰—李家塔—二小区—石潭新村—石潭岔口—梁湖岔口—陈岩—白鹿—下姚—赤石岔口—叶家杨—甘上线岔口—细岭岔口—夹山—新岚村委—甘竹—雅庄岔口—大路下—大路下村委—观下村—老屋基—下芝庄岔口—李俞线—明山路—后朱岔口—大岚 627路 大岚站—上马 大岚站—菜场—大岚镇政府—明山路—李俞线—下芝庄岔口—下芝庄—朱家宅—雅庄西—西庄—雅庄—大陈—雅庄岔口—甘竹—新岚村委—夹山—细岭岔口—城山司—分水岭—分水岭站—分水岭—细岭岔口—甘上线岔口—上马 629路 大岚站—柿林 大岚站—菜场—大岚镇政府—明山路—李俞线—蜻蜓岗—茶厂—黄泥岭—丹山风景区—柿林 630路 大岚站—后朱 大岚站—菜场—大岚镇政府—明山路—后朱岔口—后朱 631路 大岚站—糜山 大岚站—戴王村—糜山 632路 大岚站—阴地 大岚站—菜场—大岚镇政府—明山路—李俞线—蜻蜓岗—西岭下—红孔—黄家庄—黄家庄西—凉亭垮—阴地—上龙潭—龙潭—上龙潭—阴地 633路 四明山站—唐田 四明山站—镇中—北溪—密北线岔口—跳坑岔口—茶培—坪头—冷水孔—龙潭坑—落后岭—唐田 635路 四明山站—密家山 四明山站—四明山老站—瓦窑岭三角站—庙下—湖里—岭里岔口—下林场—小罗岗—森林公园三角站—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南门—平莲岔口—平坑—唐湾里—龙岩岗岔口—莲花村—龙岩岗岔口—唐湾里—平坑—平莲岔口—船底湾—黄海田岔口—西湖头—白杨树—红家山—密家山 636路 四明山站—芦田 四明山站—四明山老站—瓦窑岭三角站—庙下—湖里—岭里岔口—下林场—小罗岗—森林公园三角站—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南门—平莲岔口—船底湾—群英桥—棠溪—群英桥—芦田 637路 四明山站—溪山 四明山站—四明山老站—瓦窑岭三角站—庙下—湖里—岭里岔口—下林场—小罗岗—森林公园三角站—界牌头—鹁鸪岩岔口—仰天湖—石门湾—大山地质公园—朱曹—细郎—三石—悬岩(屏风山)—岭南岔口—滴水岩—溪山 638路 大岚站—四丰村 大岚站—四丰村 639路 大岚站—大岚站 大岚站-石鼓—大岚站 640路 岙底—上庄 岙底—桥对岸—石潭岔口—石潭新村—二小区—李家塔—祝家堰—敬老院—鹿亭卫生院—上庄 641路 陆埠—磨石坑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南洪桥—杨家岭—好运桥—黄土岭—赵岙庙岔口—赵岙—华盖山—赵岙—赵岙庙岔口—磨石坑 642路 陆埠—沿夹岙 陆埠站—五职校—兰溪街—撞钟山—干溪新村—货郎桥—干溪—干溪卫生所—干溪老年中心—西岙岔口—小灵峰—袁马—袁马桥—洪山中学—邮电所—洪山小学—繁荣—丫叉头—五夹岙—下方—翁家老宅—上方—高爿—翁岙—翁岙岔口—大石河—沿夹岙岔口—沿夹岙 6.3 城区公交站场规划 “十二五”期间根据城区公交线路的安排规划新建或保留16个配套的城市公交首末站,其中7个带有停车场,规划方案具体见表6-3-1。 表6-3-1 公交首末站布局规划方案 序号 位置/名称 用地(平方米) 功能 1 汽车中心站 10000 发车、停车 2 公交南站 5000 发车、停车 3 公交西站 5000 发车、停车 4 公交东站 4000 发车、停车 5 火车站 500 发车 6 人民医院站 1000 发车、停车 7 梁辉站 500 发车 8 黄箭山站 500 发车 9 郭相桥站 2000 发车、停车 10 禾山站 500 发车 11 九垒山站 500 发车 12 陶卫城站 1000 发车 13 梨州街道 500 发车 14 石婆桥西路站 500 发车 15 郭姆村站 500 发车 16 全民健身中心站 1000 发车、停车 合计 33000 另外规划建成2个大型公交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公交车辆的夜间停车和保养任务,并作为办公场所,具体见表6-3-2。 表6-3-2 城区公交综合场站近期规划方案 名称 建议选址 占地(平方米) 服务能力 汽车中心站 综合服务中心 余慈站余慈公路北侧 35000(其中15000平方米为汽车中心站配套停车用) 办公、调度、停车、保养、修理 城东新区综合 服务中心 城东新区金型路与经二路交叉口东南角 20000(其中15000平方米为汽车中心站配套停车使用) 办公、调度、停车、保养、管理 6.4 出租车规划 (1)出租车运力发展规模 作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的一种补充和辅助方式,至2015年出租车客运量达到0.28亿人次/年,客运周转量达到1.28亿人公里/年,中心城区出租车运力规模控制在670辆左右。 (2)出租车站点规划 建设出租车静态服务设施,逐步形成由出租车服务站、点以及出租车候客站、点组成的出租车服务网络,为广大出租车司机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为广大出租车乘客提供便捷的候客站点。到2015年,所有出租车公司拥有自主的综合服务站,所有车站以及50%以上的大型公园、大型广场、大型商业集聚区等重点旅客集散点建成配套的出租车候客站。 6.5 公交规划方案评价 (1)城区公交规划方案评价 表6-5-1 城区公交规划方案评价 评价指标 2010年 2015年 线路条数(条) 16 18 线路总长度(公里) 155 262 线路非直线度系数 1.68 1.35 线路重复系数 2.85 2.58 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建成区 2.8 3.6 外围区 1.9 2.7 站点覆盖率(%)(R=300米) 建成区 60 82 外围区 35 55 站点覆盖率(%)(R=500米) 建成区 80 93 外围区 50 70 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 6 8 公交出行比例(%) 10.1 17 公交出行全日OD量(万人次) 8.2 19.2 由上表可以看出,十二五末,余姚市公交线网非直线系数指标值、站点覆盖率均达到相关规范范围,公交线网覆盖率明显提高,城区居民公交出行比例明显提高。 (2)城乡公交规划方案评价 对城乡公交规划实施后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论如下: ①基本形成了场站设施完善、线路布局合理的城乡公交客运体系。 ②农村居民进出城镇的中远距离出行公交分担率,由现状的60%提高到75%左右。 ③由于公交化运营,城乡公交高峰时段的平均满载率,由现状的95%降低到90%左右,显著改善农村居民乘车环境。 ④由于公交化运营,城乡公交班车准点率,由现状的70%提高到85%左右,显著提高农村客运服务质量。 ⑤城乡公交主干线的平均运距800~1000米,沿途站点设施进一步完善。 ⑥城乡公交线网覆盖率显著提高,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7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协调发展是余姚市综合交通规划实施所应考虑的核心内容。综合交通规划实施时的协调性,涉及到交通系统内不同运输子系统间的协调、各运输子系统内部协调、运输系统与其它系统间的协调(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综合交通规划实施时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性,涉及到保障规划实施时的支撑条件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余姚市综合交通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提高认识。各地和各部门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综合交通在城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程中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地位,积极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支撑余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体制机制。适应党的十七大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有利于余姚综合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城际、城乡、城市交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城际、城乡、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二是探索有利于综合交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立法保障的角度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三是探索建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四是探索建立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运营 管理的市场化机制,推动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缓解停车矛盾。 ——要素保障。“十二五”期间余姚市综合交通的实施需要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的保障。 资金保障:一是加大市财政对重大项目和公共交通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要力争将重大项目列入省、市有关规划。最大限度的争取省级、市级财政的支持;三是要创新综合交通建设投融资政策,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吸引非公有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稳定的交通建设投入体系。 土地保障:一是要把“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尽量纳入省级规划中,充分利用重点项目在土地政策上的优势,尽可能争取重大交通项目计划用地指标;二是加强规划控制,落实重点项目的土地控制;三是合理确定交通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技术标准,千方百计节约用地,少用耕地。 人才保障:一是要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给;二是要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三是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科技信息。交通科技和信息化是余姚市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技术基础和支撑,是余姚市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的具体体现。“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推进交通科技进步,促进智慧交通的发展。通过市场、政策和行政等手段相结合,加大对交通科技的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全面提高交通设施、运输装备和运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交通节能。交通行业是能源消耗型行业,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10-25%,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不仅有助于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加强交通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一是要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法规标准体系、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节能减排监管能力显著提升;二是要以集约化运输方式为重点,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三是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载运工具,加速载运工具的更新,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廉政建设。廉政建设关系到余姚市交通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强与综合交通有关的各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是要加强廉政教育,警钟长鸣;二是要完善制度,预防职务犯罪;三是要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办力度,坚决打击腐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人武部,市法院,市检察院。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1月30日印发
下载相关附件:102.TIF
|